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是教育的核心,每一科的知識傳授都是通過閱讀來實現的,閱讀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培養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閱讀是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手段,也是現代人的基本素養。小學生英語教學中要逐漸培養每天閱讀的習慣,掌握閱讀策略,使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體驗閱讀帶來的樂趣,最終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為其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但是學生畢竟年齡比較小,所以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是每一個小學教師都需要仔細考慮的事情。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習慣;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198-01
通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幫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閱讀對人的影響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夠被表現出來。小學階段的教育對學生良好的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技巧的掌握影響意義重大。只有通過合適的方式幫助提升學生對學習技巧的掌握、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真正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影響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因素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之中,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因素嚴重阻礙了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對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培養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作用。因此想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就必須要認真對待這些影響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的因素。
1.心理認知因素。
在小學學習英語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生必然會經歷由易到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因為學習難度的不斷提升,學生有時候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一定程度的質疑。特別是在閱讀習慣的培養上,因為在這一時期學生的閱讀任務比較重,加之這個時期的閱讀內容的篇幅比較長,因此學生對產生畏難情緒。在這樣的條件之下進行閱讀學生會靜不下心,其閱讀效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又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學生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必然會受到消極的影響。
2.文化理解和單詞記憶因素。
在小學英語閱讀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生首先要能夠看得懂文章,這樣才能夠說得上閱讀。但是當前小學閱讀的難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陌生的單詞出現在了閱讀內容之中。此外,人的記憶不是永久的,在一段時間之后必然會對之前的學習內容有所遺忘,所以學生閱讀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熟悉的單詞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此外因為中外文化的差異,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必須要按照外國文化習慣理解文章,而有時候學生對這些文化差異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其閱讀的時候就必然困難重重。此外單詞的多義性也是造成學生閱讀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個單詞多種意思導致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會搞不清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單詞。
3.學習技巧有待完善。
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之中筆者發現學生們的閱讀習慣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主要邊現在有的學生喜歡默讀、復試還有用筆指著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讀,這樣的閱讀必然會使得學生的閱讀速度受到很大的影響,此外因為學生的心理問題等因素的影響,這樣的閱讀會讓學生的閱讀質量大打折扣。
二、如何科學而定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想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幫助學生解決掉上述的這些問題。只有解決好了學生的這些問題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英語素養的提升提供積極的幫助。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鍛煉學生的耐心。
小學階段學生仍然比較好動,但是同時他們的好奇心也比較強。除此以外在小學階段學生對英語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同時又缺乏有一定的耐心,所以解決好這兩個問題至關重要。首先我們來說耐心,耐心是解決好一切問題都必須要具備的素質。只有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我們才能夠真正的解決好一些問題。小學英語閱讀習慣的培養也是如此。學生之所以害怕英語學習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學習英語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學生記憶單詞需要大量的時間,而理解文章同樣需要時間。而訓練學生的耐心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進行限時訓練。舉個例子來講,筆者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會對學生的完成時間進行要求。一般來說課后習題的完成時間需要10分鐘所有,因此筆者要求學生必須要在10分鐘之內完成作業,然后由筆者現場批改。在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之后將時間縮短成為8分鐘。實驗的結果很明顯,學生的正確率不僅明顯提高,而且也能夠靜下心來,在正確率提高以后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得到了明顯的增強。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覺得英語學習是比較容易的,而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能夠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
2.提高學生的單詞記憶效率。
提高學生的單詞記憶效率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感到更加的輕松,而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率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教學模式。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從讀音、詞義還有形狀等多角度來進行記憶,此外,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記憶單詞的時候不僅僅要動腦,還要動手和動手。多種感官的同時調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記憶效率。此外,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記憶的遺忘規律,所以教師需要有針對性的及時幫助學生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此外在記憶時間的選擇上也應該體現其科學性。一般來說上午六點到十點和下午四點到五點以及晚上八點到十點記憶效果更好。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這個時間記憶和背誦單詞。
3.用科學的閱讀技巧進行閱讀,同時拓寬學生的視野。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應該交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技巧。默讀、復試等閱讀方式會阻礙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教師要通過科學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成組視讀的好習慣。同時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師應該多向學生介紹一些國外的文化,讓學生對英語的文化環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教師因人而異,進行個性化教育,雖然當前其還存在有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所以廣大教師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幫助學生真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游向穎.有效閱讀 快樂成長——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5(19).
[2]彭家兵.激趣、深入、提升——牛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三部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