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文本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對教學文本進行細讀。細讀文本可以提升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程度,從而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通過細節閱讀,讀懂文章內涵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當學生能夠初步了解課文的大意之后,教師需要通過文章中的細節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
例如,在《陶罐與鐵罐》這篇課文的閱讀過程中,首先教師粗略地將課文解釋一遍,將文章中涉及的生字詞向學生注釋說明,然后再著手理解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說,在這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至少要帶領學生閱讀全文三遍以上。在細讀文本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文章中的細節來理解全文的含義,如,在文章的開頭“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的,一個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這句話中交代了文章中的兩個主人公,并且描述了鐵罐的性格,也為后文主人公的對話作了鋪墊。文中“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這句話其實已經暗示了鐵罐的結局,最后在千百年之后,陶罐被人們當作稀世珍寶,而鐵罐卻早已氧化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多看他人的長處,而不要奚落別人的短處,保持謙虛的態度。細讀文本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通透地了解文本,同時也可以掌握細讀的方法。
二、激發情感共鳴,讀通中心意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閱讀理解占據重要地位,對學生而言,雖然他們的世界觀尚未成熟,但是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辨別簡單的是與非,因此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共鳴,進一步理解文章意義。
例如,在《我們成功了》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介紹這篇課文的寫作背景是2001年我國第一次申奧成功。通過課文當中表達出來的感情,讓學生領悟到申奧成功對于我國的重大意義。文章的開頭,“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了。喜訊傳來,人們不約而同地涌上街頭,北京立刻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弊x到這里,學生產生疑問:“為什么申奧成功會這么高興呢?”此時教師講解了有關奧林匹克運動會與中國歷史的聯系,同時告訴學生申奧成功對于我國的重要意義。在講解“中華世紀壇人如海,歌如潮。人們相互擊掌,相互擁抱,任激動的淚水盡情流淌”一句時,可以播放北京申奧成功的紀錄片,特別是薩馬蘭奇在投票會上喊出北京的那一刻,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共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更加透徹地了解文章的意義。
三、通過閱讀引導,深層剖析文章
小學課文中蘊藏著很多人生哲理,這些哲理對學生有著極強的教育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方向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流露出的感情,讀懂文章內涵。
比如,針對《媽媽的賬單》這篇課文的教學,文章中的主人公小彼得經常幫助自己的母親做家務,一天,媽媽發現她的餐盤旁邊放著一份賬單,上面寫著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掛號件送往郵局10芬尼、在花園幫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10芬尼,共計60芬尼。而彼得的母親則什么都沒有說收下了賬單,并且給了報酬。晚餐時,彼得也收到一份賬單,彼得欠她的母親如下款項: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芬尼,共計0芬尼。彼得看了之后羞愧萬分,將錢還給了媽媽。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母親為子女無私地奉獻著青春,我們應當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通過閱讀引導,可以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學生能更加深刻地讀懂文章的內在含義。
四、利用閱讀框架,理解文本內涵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的內在含義十分含蓄,以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很難在第一遍閱讀過程中就理解透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根據大致的框架展開閱讀。
比如,在《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文章的閱讀中,教師首先為學生擬定一個框架,這篇文章講的是保護環境的故事,然后讓學生根據這個框架去閱讀,這樣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就會有意識地找一些與環境有關的話題,比如“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這句話表示當地的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為后來的結局埋下了伏筆,文章的最后一句話點明了主題“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告訴我們,當人類通過犧牲環境換來的利益最終都會被大自然收回,包括人類生存的權利。在這種閱讀方式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框架來找出自己的理解方向,更容易理解文章內容。
五、強化興趣培養,實現自主閱讀
在小學語文課文閱讀中,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閱讀屬于一種枯燥無味的學習方式,教材中的很多文章不符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此無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閱讀方式,讓學生實現自主閱讀。
以教學《草船借箭》一文為例。這篇文章改編自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文章主要介紹的是赤壁之戰當中的一個故事片段。針對這種節選名著的閱讀教學,學生對前后文的理解不足,雖然在閱讀完成后可以了解這一故事的含義,但是學生對于當中任務角色的特點卻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學生在閱讀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大致介紹《三國演義》這部名著的相關故事。這樣一來學生在接觸這篇課文時就已經對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對這篇文章也會更加感興趣。
此外,教師在引導閱讀的過程中,需要交代里面人物角色的性格特點,然后讓學生找出代表人物性格特點的語句,比如周瑜的心胸狹窄,在文章中表現為:“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么打算,回來報告我?!濒斆C的忠厚老實,在書中表現為:“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倍n文都表現出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比如,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尋找文章中代表人物性格特點的語句,學生不僅對閱讀更加感興趣,而且在閱讀過程中更加細致,實現了文本細讀的教學目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文本細讀是讓學生讀懂文章每一句話的意思,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有一種代入感,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文本,仔細研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ㄗ髡邌挝唬航K省濱??h正紅鎮第二中心小學)
?。ㄘ熑尉庉?張 妤)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