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運用文本細讀,享受魅力語文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文本細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讓學生在對文字的品味中感受語言的魅力,理解文本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情感,發現表達的密碼,從而讓學生在文本細讀中真正讀懂文本,學會閱讀,讓語文教學演繹出無限精彩。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文本細讀;演繹精彩
  在語文教學中,所謂“文本細讀”,指的是教師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細致、深入的閱讀,在閱讀中理解文本內容,感受作者情感,領悟文本的寫作方法,從而深入挖掘文本的教學價值。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文本細讀,可以演繹出無限的精彩。那怎樣進行文本細讀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斟酌字句,感受語言魅力
  閱讀始于文字,文本細讀更是如此。作家寫作文章,是通過對一系列文字的運用來完成的,是通過文字來表達內容,借助內容抒發情感,文本之中蘊含著文字的奧妙和表達的密碼。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對文本的字句進行斟酌,特別是對文本中的關鍵字句,要反復琢磨,不僅要理解它的表面意思,還要深入理解它的內含,體會文字表達的妙處所在,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演繹出無限精彩。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是杜甫因安史之亂被迫漂泊他鄉,聽到叛亂被平定,祖國重新統一時寫下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充滿著“喜悅”之情,被稱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詩。全詩語言通俗,如同和老朋友交談一般。在這明白如話的詩句中,表達出了作者聽到收復薊北的消息時無比喜悅興奮的心情,詩句充滿了神奇的魅力。如“忽傳”一詞非常普通,卻構成了全詩情感的開關,將作者驚喜的心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然后用“涕淚滿衣裳”來表現自己聽到捷報的瞬間喜極而泣的心情,是以形象描寫表現內在情感,寫得非常巧妙。之后是六句對偶,語言淺顯如同說話一般,通過“漫卷讀書”“青春作伴”具體表現詩人的無比喜悅,接著通過“即從”“穿”“便下”“向”幾個詞語巧妙地表現出了詩人渴望回到家鄉的急切心情。詩人為何如此喜悅,又如何急于還鄉呢?這正是由于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正是通過對詩作的細讀,讓學生感受到了詩歌語言的魅力所在。
  通過斟酌字句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對文本的學習更加深入細致,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刻理解文本內容,還能夠在斟酌字句的過程中感受作者語言運用的巧妙,體會語言的魅力,讓閱讀教學綻放精彩。
  二、品味細節,體會文本內涵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承載著作者思想情感的文學作品更是如此。很多文章往往是文字表面一個意思,而文字背后又蘊含著更深刻的內涵,頗有幾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領學生抓住那些富有內涵的細節,通過細細地品味與琢磨,弄懂文字背后的真正意思,領悟作者的表達意圖,從而讓語文教學精彩而高效。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七律·長征》,這是毛澤東在1935年10月,紅軍翻越白雪皚皚的岷山時寫下的一首七言律詩,形象地概括了長征的偉大歷程,抒發了詩人的革命豪情,贊揚了紅軍戰士不怕艱險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全詩語言十分通俗,令人一目了然??墒?,要想真正弄懂詩句的內涵并不簡單,需要品味詩句的細節,才能領悟其的真正內涵。如“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寫的是紅軍巧渡金沙江的戰斗經歷。當時蔣介石妄圖用金沙江這一天險阻擋紅軍前進的步伐,并趁機殲滅,可是紅軍卻憑借過人的智慧巧妙地渡了過去,詩中金沙江的水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一個“暖”字巧妙地表達了詩人戰勝困難時的喜悅心情。正是通過引領學生品味細節,才讓他們體會到了文本的深刻內含。
  品味細節,就是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蘊含了作者真正表達意思的文本,通過聯系文本背景、作者實際與換位思考等方法,在文字表面的基礎上發現文字的內涵,從而真正讀懂文本,理解作者的“醉翁之意”。
  三、細讀文本,發現表達密碼
  語文是一門兼具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綜合性學科。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斟酌字句、品味細節來理解文本內涵,感受語言魅力,只是完成了教學的部分功能。我們還要通過文本細讀,讓學生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發現文本的表達密碼。這樣通過教學,學生對于文本不僅能夠知其然,還要能夠知其所以然,對于寫作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實現閱讀教學由理解到表達的精彩飛越。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截選自蕭紅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課文記敘了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自由、快樂的美好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祖父的深切懷念。這篇課文以孩子的視角觀察祖父的園子,以孩子的口吻進行寫作,語言優美而富有詩意,字里行間蘊含著濃濃的童趣。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細讀文本,發現作者在文中不僅以兒童的心理描寫了園子中的一切景物(構成了擬人的寫法),還在寫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虛寫”,通過展開想象,把園子中的事物描寫得富有生命,擁有孩子的天真個性,整篇課文充滿了快樂的童趣。在細讀文本時,我要求學生體會文本描寫事物的方法。通過細讀,學生們紛紛找出了答案:除了采用多種修辭方法外,作者還運用動靜結合、寓情于景的寫法,把自己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熱愛表達得形象而強烈。正是在教學中運用細讀文本的方法,才讓學生對文本反復細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一步步發現了文本的表達密碼。
  通過細讀文本,引導學生發現文本的表達密碼,這是語文教學更高一層的境界,是由學習到運用的一種轉變。不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單元主題,有側重地進行“發現”,切不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運用文本細讀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細讀之中理解文本內涵,體會作者情感,感受語言魅力,發現表達密碼。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精讀為主,略讀為輔,要依據教學需求有所側重,這樣閱讀教學才能高質高效,精彩無限。
  【參考文獻】
  [1]翟兆霞.文本細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法[J].課外語文,2019(01):46-47.
  [2]蔡玲玲.文本細讀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9(01):61.
  [3]陸巍鋒.文本細讀,催生教學智慧——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8(94):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33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