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議初中英語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是學生學習行為的一種積累和一種傾向,也是學生學習好英語的關鍵點。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具備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本文針對初中英語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習習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132-01
  一、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復習習慣
  對于初中英語學習來講,預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必須要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在初中教育中,由于每個班級中的學生數量較多,很難實現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而且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往往是大眾化的,很難有效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想要有效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效率,一定要對課堂要講解的內容進行了解,并且需要明確自身的接受能力與學習能力,對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以便于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此外,教師還需要及時提醒學生進行復習,經過復習,學生可以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消化,可以靈活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在講解“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時,該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現在完成時的語法。由于在Unit 7的講解中,對現在完成時的用法已經講解過,這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預習和復習相關知識點,其中包括過去開始延續到現在的用法、現在完成時的結構、瞬間動詞與持續動詞的區別、現在之前完成動作的用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可以實現對上一個單元知識點的復習,還可以實現對本單元新知識點的預習,以便于在課堂教學中更好的進行學習。
  二、培養學生形成專心聽講的習慣
  初中生受到年齡的影響,其思維較為敏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但是,有效的課堂學習要求學生在課堂45分鐘內集中注意力。若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做到專心聽講,即使在課后認真補習,學習效果也不夠理想。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來源于多個方面,要求學生必需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積極主動的思考,積極主動的探究,緊跟教師的步伐,做到心、眼、口、耳、手到,做好課堂筆記,以便于對相關英語知識進行及時記憶和理解。
  如在講解“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時,教師把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對學生進行提問,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可以認真聽講。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 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以后,教師可以對其他學生進行提問:How does he get to school ?
  這樣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專心聽講。
  三、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朗讀與閱讀習慣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其可以扎實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如短語、詞匯等,這些對學生的閱讀與朗讀有著重要的作用。英語朗讀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每天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朗讀。在朗讀時,學生需要運用飽滿的情感與語調,長期以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語感。在朗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對其中重要句子與詞匯的記憶,從而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通過英語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但是,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適當的指引,不僅可以指引學生對教材和輔助材料進行閱讀,還可以指引學生對英語書刊和報紙進行閱讀。通過閱讀,可以使學生有效克服母語的影響,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在講解“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 ”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該單元的課文進行集體朗讀,通過集體朗讀,可以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和動力。而且,在朗讀過程中,英語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可以帶領英語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進行朗讀,從而提升全班學生的整體閱讀質量。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并且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主要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教和學、聽和說之間的結合,并且還需要注重課堂和課外的結合、學校和家庭的結合。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有針對性、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
  習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1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