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121-02
  “核心素養”是教育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對教學質量評價、教師專業發展、教學方式和課程教材改革等具有重要的影響.《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正式將核心素養教學提上日程,且從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這幾個層面,分別闡述了數學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這就為高中數學教師真正落實核心素養教學提供了教學指導。教師作為教育理念的終端執行者,如何將理論化的教學指導落實到實際;學生作為核心素養培養的主體,對教師的教學指導將會作出何種反饋,是本文試圖探討分析重點。
  一、培養什么樣的人
  作為基層教師,我們在解讀課標中的教學指導時,常常會犯的錯誤反而是太務實。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作為基層教師,我們關注的重點往往是某個或者某幾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這是由我們的職業性質所決定的。當新課標到來時,我們的關注點即變成如何落實新課標中對數學核心素養具體內容的培養,這確實是我們的主要任務。但就像數學教學本身的矛盾性一樣,我們只能通過學生會不會做題來反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事實上,很大一部分應試教學下的學生,根本不知道他們做的那些數學題中邏輯的美妙之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指出,高中教育的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作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其中核心點有三個:全面而個性、適應性、終身發展。對數學學科具有指導意義的兩點即在于適應性和終身發展。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門科學,不僅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可以說,數學是很多學科的基礎。然而對我們的大部分學生而言,數學就是難以理解的抽象,學不好數學即意味著理解不了很大一部分世界,如何造就全面而個性的人才呢。在理解了這些層次的原因后,作為基層教師,我們才可以開始思考,我們的基層教育需要在哪些地方動刀子,才可以最高效的完成我們的根本任務:讓學生完成了高中數學的學習后,能夠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理解世界;讓數學思維成為一種能力伴隨學生的終身發展。
  二、核心素養高效課堂的構建
  1.突出重難點,精選課程內容。
  在基層教育中,大部分高中數學教師的普遍困擾就是:趕進度。這導致一系列的惡性循環,上課填鴨式教學,學生缺少獨立思考和練習的時間,題目講解留于表面,考試前缺少系統的復習和提煉總結,一部分內容還沒有搞懂就已經進入下一部分內容。
  新課改的推出,調整刪減了部分考試內容,讓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素養培養思路更清晰,也給基層教師留出了更多的時間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而不僅僅教會他們做題。對教師而言,如何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背后的邏輯,將成為以后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同時,對教學內容的難易區分也可以更有底氣,但如何突出重點,精選內容也將會成為教師教育思考中的一個重難點。
  2.把握數學本質,改進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往往教師是教學的主角,而學生只能作為知識的接受者,因此,造就了學生只會被動的接收知識而不會自主創新的局面。新課改認為,數學教學活動應采用“雙主體”教學模式,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認為這種模式是落實核心素養教學的最有效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的以下數學學習能力:
  (1)自主性。
  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主制定計劃、自主安排學習進度和課程、自主管理自己的時間。其核心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課堂教育能使學生樂于學習數學知識、主動學習數學知識,才能使學生自主地進入到問題中去,才能使學生更牢固的記住知識。高中生的興趣激發,與小學初中不同,他們更希望教師以更加尊重更加成熟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可以與學生創設一些更平等的討論形式,適應他們的成長水平,而非一味的套用小學試的“學一學、猜一猜、想一想”等模式,會讓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產生天然的抵觸情緒。有了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培養自主性,自主能力的培養關鍵是“放手”,要讓學生自己學會承擔學習中的責任,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這種自主能力的培養,正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也正是當代中學生所欠缺的。
 ?。?)探究性。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數學中的很多知識、概念,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方能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圓錐曲線方程》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模式,巧妙地利用變式教學。首先應注意到,有關圓錐曲線的問題雖然難度很大,但處理方法和注意事項基本相同,解題時幾乎都是先假設點的坐標,再從點組成的直線與圓錐曲線對應的方程入手,對直線方程與圓錐曲線聯立的方程組求解。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這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教師不應只是“就題論題”,應通過講解直線與圓錐曲線??碱}型,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積極創造適當的條件,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解題思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其體會自己思路與教師指導思路的不同所在,并確定一種更適合自己認識數學的思維。要知道,即使學生對概念、定義等理論知識掌握的再好、背的再熟,如果不能成為自己的、不會靈活運用,那么這對于學生來說是無用的。
  在數學課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這一點對于促進數學課程的改革,對于促進數學知識的進一步延伸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實踐性。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提升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這也與前文提到的適應性相對應,學生要將數學知識真正融入,必須理解其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性。
  值得重視的是,原本非常重要的應用問題,卻是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中最為頭疼的問題,這里面涉及到兩個步驟,第一個是如何將現實問題轉換為數學語言;第二個才是我們平時課堂中處理得較多的數學方式解決數學問題。而很多學生因為缺乏這方面的訓練而卡在了第一個步驟上,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量上,我們也應該有意識地提升應用類的題目數量,運用前面提到的自主性、探究性等、讓學生真正把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重視起來,提高實踐能力。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之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應當以學生的能力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而對于高中數學的教學而言,邏輯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都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核心素養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良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艷.聚焦核心素養打造高中數學高效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2018(01):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4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