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獨立學院《多媒體技術與應用》教學中激勵機制方法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課程不僅具有多學科和多技術的交叉性特點,同時又是一門非常注重實踐的課程,現在已經被很多高校列為核心課程。本文針對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傳統“灌輸式”、“單向式”教學模式,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給學生啟發性的指導,充分發揮內在激勵和外在考核制度激勵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獨立學院;多媒體技術與應用;激勵;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032-02
  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和通信以及廣播電視技術得到飛速發展,并且相互滲透相互融合,進而形成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課程是一門交叉性學科,也是非常注重實踐的課程,既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及特點,又要掌握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應用。
  一、目前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
  1.重視理論灌輸,忽略實踐學習。
  高校多媒體技術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多媒體計算機軟硬件環境,音頻、圖形圖像、視頻處理技術,數據壓縮技術,多媒體應用系統的集成與開發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傾向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在課時受限的條件下,課程的實踐環節被嚴重壓縮,導致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停留在表面,不能夠通過實踐去深入理解,這也無形中增加課程學習的枯燥感。
  2.多種應用軟件學習時間分配不均衡。
  該課程教學涉及到聲音、圖像、動畫、視頻、多媒體系統制作等技術,需要掌握的相關應用軟件較多。很多教師對于應用軟件的教學,僅僅是停留在課件演示或者課堂展示,學生處于一種“看得到,摸不著”的狀態,這種教學方法缺乏教與學的互動,也壓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3.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較差。
  獨立學院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況不容樂觀,多數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狀態,部分原因在于以往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習慣;在學習方向選擇方面,多數學生不會制定計劃,對書本以外的專業技能學習缺乏渴望;在自我培養與反思方面,部分學生不能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遇到問題時不去積極反省,找到問題的根源。
  然而當前的網絡環境下,年輕一代的大學生們擁有異常豐富的網絡資源可供選擇,比如MOOC。學生能否發揮這一優勢促進專業學習,其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無疑是其中的關鍵。
  二、課程教學方法改進
  1.實施翻轉課堂,師生互換角色。
  在部分章節的講授上,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課下帶著問題去找答案,把作業以PPT的形式在課堂展示。比如多媒體計算機系統這一章節,主要是計算機的軟硬件介紹,內容比較瑣碎??梢詫热莶痖_成若干個小點,如把硬件部分分為:CPU,主板,內存,接口,聲卡,顯卡,手寫板,掃描儀,數碼相機,麥克風,觸摸屏,顯示器,打印機,音響和耳機,存儲設備(光盤,磁盤,U盤等)。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種硬件,課下搜索相關的資料,包括材質,分類,工作原理等各個方面內容,越詳盡越好。然后將資料整合成PPT在課堂讓學生輪流展示其成果。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主動性和成就感,而且對內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同樣,在后期的音頻,視頻,動畫軟件學習中,不再將軟件的使用學習講授安排在課堂,而是給一些相關的主題,讓學生課下完成軟件學習以及制作作品,讓學生在作品的展示的同時向其他同學介紹軟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多樣化教學手段。
  啟示法,在講解超聲波、次聲波之前,結合現實中的有趣的自然現象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啟發學生學習興趣;案例展示法,在講解單音信號和復合信號時,使用音頻編輯軟件分別打開兩種音頻,讓學生直觀看到波形的區別。同時,還要注重學生間的差異性,鼓勵個體個性發展,對于有軟件使用基礎的同學,實施分類指導,充分發掘學生內在潛能和創新能力。
  3.實施激勵機制,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a.內在激勵。首先通過加強就業規劃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讓其意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或者實用性。其次,在課程初始時期讓每位學生設立課程目標,如學會制作簡單動畫、制作網站、制作精美的PPT、會精修圖片等,激發其任務使命感和成就感,從而激勵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和自我延續。
  b.外在激勵。
  首先是改革考核。學生的成績由期末卷面成績(60%)和過程考核成績(40%)組成。過程考核成績包括課內作品展示,實驗成績和平時表現?,F可以將過程考核成績比例提高至50%,增加過程的重要性。在課內作品展示環節,可以讓學生扮演“評委”,在軟件作品展示時,其余學生要打分,作品展示結束后隨機抽取部分學生的打分值取平均值,作為該學生的課內作品展示成績。同時,還要建立嚴格的淘汰機制,對于作品直接網絡抄襲者,一經核實直接取消其展示資格,課內作品展示分數為零,這樣一來可以抵制不良學風,二來可以大力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
  其次,可以營造好的外部激勵環境,聯合相關社團,積極組織一些校內比賽,或者鼓勵學生參加專業相關比賽,以賽促學,如:動畫制作,視頻編輯等,促進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競爭氛圍。這樣以來的獲獎同學不僅可以提高自信,提升技能的同時還能夠影響更多的同學參與比賽,構成良性循環。除此自外,競賽中獲得的獎勵,還可以增加學生的素質學分,從而正面影響學生對獎學金的獲取。
  三、總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應該一味做知識的搬運工,而是應該做一個引導者。在多媒體技術與應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改革教學方法,善用翻轉課堂和激勵學習機制,同時適當提高實踐成績的比重,站在實踐的角度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課程內容,提高自身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袁貝貝.獨立學院《多媒體技術》課程教學研究[J].科技視界,2012(26):124-125.
  [2]曾凡軍.談《多媒體技術及應用》的實踐教學[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10):217-218.
  [3]侯楚著.激勵機制在高職數字圖文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4):48.
  [4]張建楠.激勵理論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2):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4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