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過渡期獨立學院高等數學學習的探究和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等數學到高等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教育過渡期,本文針對獨立學院大一新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特殊性和差異性,從在教育過渡期數學研究對象的變化、學習偏重點的變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化三個方面分析,提出獨立學院高等數學幾點教學策略,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過渡期;獨立學院;初等數學;高等數學
獨立學院是新形勢下高等教育辦學機制與模式的一項探索和創新,是擴大高等教育資源的一種有效途徑。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差異性,因此,獨立學院需要探索適合自身的教育機制和辦學模式,并且不斷地進行創新和發展。
《高等數學》是獨立學院公共基礎必修課程,它對各專業后繼課程的學習,以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都起著奠基的作用。對于剛走入大學的學生來說,初學《高等數學》,難免會不知所措,可以說是“談數色變”,特別是獨立學院的學生,存在數學基礎參差不齊的特點,甚至有些學生在高中數學基礎挺好的,但是到了大學,適應不了高等數學的學習,導致成績不理想,對數學失去了信心,產生畏懼心理,便放棄了學習高等數學,進而慢慢地也影響了其他課程的學習,荒廢了學業。作為獨立學院的一名數學教學工作者,做好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的銜接是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
一、 獨立學院的特殊性和差異性
獨立學院學生與普通高等學校本科(二本)學生相比,具有諸多特殊性和差異性。獨立學院是面向全國各地招生,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差,偏科現象嚴重,基礎學科底子薄弱,這些問題都給高等教育帶來了很大影響。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渡期掌握高等數學學習方法,下面筆者將探討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的銜接問題。
二、 教育過渡期(初等數學到高等數學)面臨的問題
(一) 研究對象的變化
初等數學研究對象是常數、常量,規則不變的圖形,以靜止的觀點研究問題,高等數學研究對象是變量,不規則的圖形,引入極限的方法,用運動、辯證的觀點研究問題。如初等數學求的是規則圖形的面積,高等數學求的是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初等數學求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常力沿直線做功,高等數學求的是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變力沿直線做功,這種解決問題的關鍵正是借助極限的方法將近似量轉化為精確量的思想。
?。ǘ?學習偏重點的變化
中學數學課程的中心是從具體數學到概念化數學的轉變,高等數學偏重于概念的理解,學好高等數學需要三個基本,簡稱“三基”。一基:基本的概念,二基:基本的理論,三基:基本的方法。許多學生認為數學只是計算,而在高等數學的學習上,首先就是要理解一個新的概念,要時刻強調理解概念非常重要,讓概念指導計算,讓學生很快地適應高等數學的學習。如,在求一個函數在一點的可導性時,許多學生不知如何下手,歸根結底還是沒吃透可導的概念。所以,教師要時刻強調概念的重要性,改變學生以往只注重計算的學習方式。
?。ㄈ?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化
首先學生對大學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感到不適應。中學數學教學完全是按教材的內容進行的,以老師講授為主,內容少,課時多,難度相對較低。中學課堂具有依賴性和被動性。而大學高等數學課程,內容多,課時少,難度較大,進度快,而教材僅是作為一種主要的參考書,課后去鉆研教材和閱讀大量的同類參考書,然后去完成課后習題。大學數學學習具有主動性。所以,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課前做好預習,使學生能夠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策略
(一) 做好過渡期的銜接工作
初等數學是高等數學的基礎。高等數學第一堂課就是作為銜接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的一堂課,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和熟悉感,比如在涉及三角函數、冪函數和指數函數的時候,他們都非常熟悉,但是大部分學生初等數學知識有缺陷,比如中學只介紹3個三角函數,而實際上三角函數有6個,反三角函數都不在涉及,所以教師要及時彌補知識的缺陷,補充后續學習中需要的知識,讓舊知識導出新知識,幫助學生順利完成過渡,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初等數學基礎。
?。ǘ?課堂教學改革
獨立學院的學生在學習上存在“3不”的特點:課前不預習,課上不集中精力,課下不及時鞏固,這恰恰是學習上的致命的缺點。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應該做好相應的措施。要求學生做好適當的預習,課上提問學生本節課主要內容,檢驗預習情況,對課堂內容,根據學生基礎,把握重難點,將難點深入淺出,慢慢分解,使學生逐步消化理解。另外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實際問題,講解數學史,引入交叉學科等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引入牛頓-萊布尼茲公式時,可以探討為什么用兩個人的名字來命名?還比如在講心形線時,給學生介紹廣告“百歲山”背后的愛情故事,給學生講解一下數學史,讓學生了解數學發展史,激發學習興趣。
?。ㄈ?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指導學習
在這個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學習可以彌補課堂上的不足,而且還能進一步了解課堂外的知識,擴展自己的知識空間,比如網課資源,能夠解決獨立學院很大的問題,比如高等數學名師和優秀教學資源的不足。網絡學習可以豐富我們課堂上做不到的教學情景,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而且還給教師不斷探求知識、尋找更好的教學方式方法提供了平臺,提升教學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學習網站和參考書,主動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學習,利用好網絡資源,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蔡紅歌.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銜接問題的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5.
[2]張愛華.如何做好初等數學到高等數學的過渡[J].成功(教育),2012(5):53.
[3]車方馳.基于慕課下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技術與市場,2017,24(4):289-290.
作者簡介:
趙化嬌,助教,江蘇省南京市,南航金城學院基礎教學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