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藥的污染現狀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我國的農藥使用量和殘留量都是高居不下,這與我國農業生產密度高,強度大,相關職能部門對農藥的使用管理不嚴格,以及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均有關系。本文就現有農藥污染的危害進行列舉,側重闡述如何應對農藥污染問題。
  關鍵詞:農藥;環境污染;防治措施;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人口大國,[1]人均資源小國,在有限的資源中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能量需求,就需要單位面積的產出更多。在這樣的現實要求下,很多農業生產者大量使用農藥。農藥可在短時間內殺死病蟲害,保護農作物,是一種難降解,在環境中停留時間長,具有潛在危害性的有機污染物質。目前,農藥造成的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已經越來越嚴重。
  從農藥污染的機理方面來說可將農藥污染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兩點:(1)農藥對作物的直接污染作用。滲透性農藥通常黏附在蔬菜以及水果等的表面;內吸性農藥會進入到作物的體內。受到外界環境條件或者活體內酶系的影響,部分農藥能夠被降解消失,不過降解的速度差別較大。(2)農藥在食物鏈和生物富集作用。農藥會隨著生物鏈富集到其他動植物或人體內,經過長時間地富集和累積后,動植物體內和人體各器官可能會蓄積更高濃度的農藥,且農藥的代謝率非常低,潛伏性長,當農藥積累到一定濃度時,會影響動植物和人體健康。
  一、農藥的危害
 ?。ㄒ唬┺r藥對動植物的危害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農藥,在殺死有害蟲的同時,也會殺死一些益蟲,會造成農作物周邊生態鏈的失衡。農藥在農作物、蔬菜等植物體的根系、葉片、果實上均有殘留,簡單沖洗即食的方法,可導致對人體的嚴重中毒事件。
 ?。ǘ┺r藥對土壤的污染[2]
  由于殺蟲劑等農藥的大量使用,導致我國現有優質土壤質量下降,農作物產量下降,生態平衡被打破,農民想要提高產量就會不斷增加農藥的使用,這樣土壤質量更差,形成惡性循環。過量使用農藥會導致土壤水分流失、板結,土壤質地被破壞導致土壤退化。
 ?。ㄈ┺r藥對地下水的污染[3]
  農藥噴灑在農作物上,一部分殘留在葉片、果實中,另外一部分會隨著雨水的沖刷和淋溶作用進入地面徑流和地下,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降低水質,對人體和動植物造成危害。
  二、對農藥污染現狀的防治對策
  農藥的使用對動植物、土壤、水質的危害已經引起了我們的重視,先就如何進行防治,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ㄒ唬┘訌娹r藥的管理以及對農藥使用的宣傳
  農藥的管理在我國不是很嚴格,相關法律法規也不盡完善,導致農藥的使用泛濫。今后,相關部門應該做合理的規劃,將農藥使用細則規范化,爭取做到有理有據、有效使用。
  在我國,農業生產還沒有達到集約化、機械化,大部分的生產活動還停留在小規模作業,進行農業生產的農民文化水平低,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為了追求作物的產出量及經濟效益,往往會過量使用農藥。所以,相關部門在對農藥進行合理的管控下,應該在農民中加強農藥使用知識的宣傳,并強化其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從源頭上控制農藥的使用量。
 ?。ǘ┻m時監測農藥污染濃度
  在各地農業集中生產區域應建立健全農藥監測機制,定時監測弄作物、土壤、水質中農藥的殘留量,統計數據,做長期規劃,根據水體和土壤自身對農藥的緩沖能力和自凈能力,考量環境的容納力,在相關環保部門和執法部門的協助下,逐步實現我國農業發展的可持續。
 ?。ㄈ┘訌娹r藥污染的執法力度
  現有農藥的使用量均已超出規定用量,在加強宣傳的同時,也要做好對農藥污染導致的危害性的執法處理?,F階段,可從經濟處罰入手,逐步發展到民事、刑事的執法上來。只有國家和相關部門重視起來,農藥的使用才會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才能不斷強化人們保護環境,保護生態的意識,才能使我們的子孫后代更好地享受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實現可持續發展。
 ?。ㄋ模﹥灮r藥生產工藝
  農藥污染性強,潛伏時間長,低劑量即可致死,加之我國現有農藥使用不規范,農藥污染問題日益顯著。治污治本,要想源頭上解決,必須從農藥生產的源頭入手,加大農藥生產流程和工藝的基礎研發,提升其性能水平。在入場農業和其他林業的生產中,積極研究污染系數低的農藥品種,有效控制農藥生產過程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要合理管控有毒有害氣體、廢水、固廢的排放,更新生產線與生產裝備,優化工藝流程,確保農藥污染的最低限值。積極研發植物源農藥,替代毒性較強的農藥,進而減少和避免農藥污染問題的發生。
  三、結語
  農藥在我國的使用量大、殘留量大,但其降解速度慢,在土壤,水體中可停留幾年甚至數十年。[4]低劑量即對人體、動植物產生巨大的危害。除以上防治措施外,還應該不斷研制對環境毒害小,易降解的農藥產品,在控制其使用量的同時,加強管理和引導。植物、土壤、水、大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保護好我們的家園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使命。
  參考文獻:
  [1]趙鵬,陳阜,馬新明,等.麥玉兩熟秸稈還田對作物產量和農田氮素平衡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0,28(2):162-166.
  [2]張玉潔,吳婷,趙娟,等.生物炭添加對秸稈還田土壤細菌群落結構和多樣性影響[J].環境科學學報,2016,15(38):38-53.
  [3]王喜枝,王崇華,王立河,等.有機物料腐熟劑對玉米秸稈腐解效果及小麥產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5,44(9):51-53.
  [4]田桂,唐太和,張培光,等.昭通土壤[Z].昭通:昭通地區土壤普查辦公室,1981:10-1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33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