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省發展文化產業增強文化自信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章以寶雞市發展文化產業的模式為例,旨在探究“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省如何通過發展文化產業增強自身文化自信,從而提升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文化自信;文化軟實力;寶雞市文化產業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5-0223-02
   文化產業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兼顧教化性和商業性的朝陽產業,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是我國目前發展文化產業的主要方式,文化產業是表達和體現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在今天,文化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被納入國家戰略。
  1 文化產業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人們對本民族文化的信心和對民族文化所持的一種心態”。文化自信與文化產業之間的關系可以高度概括為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二者之間不存在隔閡。文化自信的樹立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自信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石,發展文化產業則是對文化自信內涵和價值的延伸。文化產業的獨特性在于其重點強調的是作為文化的屬性,其生命力和活力的體現在于其文化價值的實現,因此并不趨同于其他產業。所以,堅持文化自信有利于確保文化產業永葆活力。同理,文化自信的成功建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步驟,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依賴于文化自信的增強。
  2 寶雞市通過發展文化產業增強文化自信
   以文化旅游市場為依托,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是寶雞市目前發展文化產業的主要方式。寶雞市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炎帝故里”,是“周秦文化的發源地”,是“青銅器之鄉”,是“佛骨圣地”,其對于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大多依賴于大量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歷史景觀的開發,如太白登山節——法門寺文化節,文化節的興起是寶雞市政府依托文化加旅游的發展模式并在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下發展文化產業的體現。民俗村、周禮園、風情游等歷史文化經典皆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對鳳翔泥塑、鳳翔木板年畫和寶雞社火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更是提升了寶雞市的文化影響力,在寶雞市政府和各界文化人士的努力下,充分發揮其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運用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高規劃的設計視野和設計標準,在保護的過程中開發,在開發的過程中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發展,努力打造有利于文化傳承和文化產業發展并使得文化經濟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雙效同步提升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為實現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不竭動力。
   近年來,寶雞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出臺了許多調整文化產業發展方向、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投入了許多招商引資項目,目前寶雞市的文化產業已初步呈現門類齊全、特色明顯、結構趨優的發展新格局。例如,第七屆寶雞市文化旅游節以“西府民俗 樂游寶雞”為主題,向大眾全方位地展現了寶雞西府的特色美食、民間工藝、禮儀習俗等具有西府民俗特色的文化產品,并通過挖掘寶雞市深厚積淀的民俗文化資源,通過多種宣傳營銷手段促進文化、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加快寶雞市文化與旅游在滿足大眾個性化、多樣化的旅游需求的同時,兼顧了傳統的審美期待和審美價值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寶雞市文化旅游節是陜西省保留的16項節慶活動之一,從2012年開始舉辦,先后在千陽千湖國家濕地公園、鳳縣古羌文化旅游產業示范區、眉縣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隴縣關山草原景區、太白縣青峰峽景區、陳倉區九龍山景區成功舉辦了6屆。寶雞西府老街,是聚集了西府“街市”建筑的精華而建成的一座瑰麗的歷史文化街區,并以獨特的建筑、飲食、民俗文化組成了西府老街景區別致的文化底蘊,彰顯了寶雞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風情,是寶雞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目前,寶雞市的各類文化企業和個體文化經營戶總數達8 000余家,國家級和省級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近20個。目前,具有市場主體的文化企業有市藝術劇院有限公司、戲曲劇院有限公司、寶雞劇院有限公司等10多家,其經營業務囊括了歌舞演藝、戲曲演出、電影放映等,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國家對文化自信、文化軟實力的高度重視,寶雞市文化產業建設體系還將進一步完善。
   眾多文化企業懷著對寶雞市優秀文化的堅定與自信,不僅深入挖掘這片土地上優秀的文化故事,并把其開發成旅游景點,而且在旅游景點中加入了周禮文化、石鼓文化、宗教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使其與當地民風民俗相結合,不但打造了迎合觀眾口味的文化精品旅游項目,并且準確地表達出這片土地上獨特的精神內涵和精神信念。
  3 陜西省發展文化產業的舉措
   陜西省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構筑以文化軟實力為橋梁,以發展文化產業為發展鏈,從而增強文化自信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陜西省政府鼓勵各市依托當地優秀歷史文化資源和特色物產創辦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活動,扶植培育并壯大文化產業,以此來打造獨特的關中文化品牌,以此推動地區和地區之間文化產業朝著集群化方向發展,通過培育穩定的文化產業品牌,建立核心創新區,其創新方式需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并通過開發文化資源打造特色街區來實現。因地制宜,發展自身特色文化產業,打造越來越多高質量的文化精品、實施創新項目驅動帶動搭建文化產業平臺,是陜西省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舉措。陜西省作為資源大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無論是飲食、婚喪、文學還是藝術等方面都具有獨樹一幟的風格,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這些優秀瑰寶的開發是陜西省發展文化產業的必由之路。
   例如,在2019年寶雞市文化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寶雞市高新區分別簽訂了“巨頭鯨創新創意谷”和“文化創意產業創客空間”兩個文化創新創意項目,總共招商引資2.7億元人民幣?!熬揞^鯨創新創意谷”項目投資約2.6億元,由陜西巨頭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可吸納通過互聯網向線上用戶有償提供信息或技術服務的互聯網信息服務類中小企業,以及從事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工藝與設計等文化創意類中小企業400余家,進一步壯大高新區互聯網信息服務和文化創意類產業規模,促進高新區互聯網信息產業與文化、金融的深度融合?!拔幕瘎撘猱a業創客空間”項目位于陳倉老街,總投資約1 000萬元,由寶雞市高新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和陜西省動漫產業平臺管理中心共同打造。該項目是集創客咖啡綜合服務區、VR體驗館、會議中心、培訓中心、創意成果展示窗口等功能為一體的創新創意項目,并圍繞文化創意、設計策劃、營銷推廣、動漫媒體等建立一個現代化試驗站。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寶雞地區文化創意研發企業的聚集區、文化創意成果展示窗口和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基地。項目建成后,可吸納通過互聯網向線上用戶有償提供信息或技術服務的互聯網信息服務類中小企業,以及從事廣播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工藝與設計等文化創意類中小企業400余家,進一步帶動陜西省文化產業發展。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內在動力是文化自信,自信源自實力,文化軟實力正是連接和溝通文化產業與文化自信的橋梁。文化軟實力隨著文化產業的強大而提升,文化自信隨著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而增強,但要將這種發展文化產業的強大動力和創造力轉化為文化軟實力,還需要依托于各地區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的發展。
   研究寶雞市如何發展文化產業以增強文化自信,從而形成地區和地區之間運用各自優勢相互促進文化集群發展,并引領全國聯動互補發展文化產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增強全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全民族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
  參 考 文 獻
  [1]管寧.把握文化自信內涵 推進文化產業發展[J].學術評論,2018(1).
  [2]賴春,張力,趙燕.陜西發展文化產業增強文化自信初探[J].新西部,2017(11).
  [3]師婭利.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學,2018.
  [責任編輯:高海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4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