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下的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備考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核心素養發展之下,對于教學工作的要求越發提高,更多的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養,需要全面關注到學生的成長。[1]在核心素養指導之下,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教學工作需要關注到學生的綜合發展,全面推動教學工作的發展,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獨立思考與閱讀能力的養成,實現閱讀理解能力的全面構建。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考 英語閱讀理解
引言
閱讀理解在高考英語中占據重要地位,就比例而言,閱讀理解以及相關的選詞填空、聽力、短文改錯等,都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要求。核心素養強調學生的學習能力,核心素養指導之下,對于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備考,也應當更多的關注到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等,而非單純地記憶詞句,進行知識的背誦積累等。
一、核心素養之下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備考現狀
核心素養之下,我國當前高考從題型到內容上都發生了很大轉變,明顯可見的是工作思路的調整——考察更側重于學生的能力,而非學生的技巧。[2]對于英語學科的考察,閱讀理解占據著重要地位,滿分150分的試卷中,除了閱讀理解本身占據的40分分值,還有占據30分的完形填空等,僅這兩項就占據70分,約占一張試卷的一半以上,可見其分值比例。綜觀近年來閱讀理解試卷中,適當的陌生詞匯、舊詞新意等,考察題型也更為有跡可循,成為當前教學發展的關鍵所在,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核心素養之下,教師關注到學生的成長,關注到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全面培養,以備戰高考。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原本英語閱讀理解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需要及時加以調整。在整個備考過程中,學生應當注意到閱讀和解題兩方面能力的提升,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全面推動日常教學的發展,在日常閱讀教學中,能夠為學生的成長帶來更多的關注,最終達成發展。
二、核心素養下的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策略思考
1.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當前高考英語教學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的努力方向所在。整體而言,提升學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關注到讀的范圍、讀的方法、讀的量、讀的內涵等。在讀的范圍上,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綱》)中明確規定了“熟練閱讀不同文體、不同題材的文章,能讀懂書、報、雜志中有關一般性話題和說明性話題的簡短文章及公告、說明、廣告、科普信息等,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題材常為:科普說明類、廣告類、人物故事類、社會文化類和新聞報道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到不同題材文章的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
在閱讀方法上,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如在閱讀過程中遇到陌生詞匯、遇到相應的語法等應當如何處理,這些都是學生在未來考試中也可能遇到的,此時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加以糾正,實現發展。扎實掌握閱讀方法,遠比單純地記憶背誦有效。在閱讀量上,一定量的積累有著重要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拓展閱讀的范圍,找到閱讀積累的方向,做好足夠的積累。最后,在閱讀的內涵上,閱讀本身,并不是僅僅注意到詞語、句子的積累以及語法能力的突破,更重要的是,看到詞語背后蘊藏的英語語言文化,在熟悉文化背景下的閱讀才是有靈魂的閱讀。在當前的高中閱讀中,教師應當針對學生所具備的閱讀能力加以有針對性的指導,最終實現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2.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
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是指在學生閱讀一篇英語文章時——“不以詞害意”。這里的“不以詞害意”主要是指學生不能陷入到單純地詞語積累與記憶中,一個事實是,學生不可能通過單純地字詞積累讀懂所有的文章,因為即使是認識的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之下也會有有不同的內涵,這些是不能憑借記憶完成的。在當前教學中,通過閱讀思維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在面對一篇文章時,能夠看到其背后蘊藏的語言邏輯,如根據上下文結構分析和推斷詞義;根據篇章結構去探尋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等。蘊藏在閱讀中的邏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述的內涵,找尋到教學發展的關鍵所在,為學生的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全面推動日常教學工作的發展,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3.把握一定的解題技巧
把握一定的解題技巧,是應對高考的重要方式手段。近年來,高考英語越發的關注到對學生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的考察,這些都不能單憑記憶背誦來完成。在高中閱讀教學中,針對閱讀理解,還是要教學生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針對于當前的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可以針對不同題型作出指導。在《考綱》中明確指出,我國當前高考常見的題型有五類:主旨大意題、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詞義猜測題、邏輯結構題,而這些題目的解答,分別都是有具體的技巧的:
主旨大意題,常見的出題角度在于選擇最佳標題、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兩種,如“What is the main idea/topic/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針對這樣的問題的解決,在于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每個段落的段落大意,以及一些關鍵詞等。在為文章選擇標題的時候,也要關注到標題的概括性、醒目性和標題性等。
細節分析題,分為直接事實題和間接事實題,針對這類問題,先看題干,抓住關鍵詞;再讀文章,帶著目標尋找答案,最終在反復閱讀中追尋答案。
推理判斷題,經常出現推理文章出處、作者觀點等。解決這類問題,也是需要抓住文章關鍵詞,尤其是關注到一些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結合語境進行分析。
詞義猜測題,可以分為生詞的推測和熟詞生義的猜測,對于詞義的猜測可以根據詞語所處的上下文語境分析、也有根據構詞法的分析等。
邏輯結構題,針對這類問題的解決,著重于考察邏輯思維,可以根據文章的組織方法和段落排列方法加以解決。
近年來,為了配合教學改革的發展,高考制度也發生了轉變,逐漸確立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3]在此基礎之上,各學科教學工作也在發生著諸多調整。在高考英語教學中,教師更多的關注到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等,實現對學生解題能力與閱讀能力的雙向提升。
參考文獻
[1]廖國榮.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亞太教育,2016,18(5):65—66.
[2]林健.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文存閱讀,2017,12(3):53—54.
[3]孟令艷.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7,21(4):48—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6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