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派出所民警現場勘查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現場勘查工作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案件偵破率的高低,公安部提出的“一長四必”現場勘查新機制就是要做到“必勘、必采、必錄、必比”。公安機關不但要更快地破大案,還要更多地破小案。基層派出所主要承擔轄區內因果關系明顯、案情簡單、無需專業偵查手段的刑事案件及治安案件的現場勘查、錄入采集工作,所以如何有效提高基層派出所民警現場勘查水平值得我們重視和探索。
一、目前派出所現場勘查工作存在的問題
?。ㄒ唬┧枷胍庾R不到位。一是現場保護意識不強。民警現場保護意識不強表現在:未及時、嚴肅告知受害人不能進入現場,造成現場被破壞;派出所民警因忽略現勘專業性,致現場被非故意性破壞。二是證據發現意識不強。有的民警在勘查中存在繞現場走走、看看,照個相、畫張圖,就完成勘查的情況,因思想意識懈怠,往往容易忽視現場上的一些痕跡物證。三是證據保全意識不強。檢材的保存和送檢上,保存載體選取隨意、檢材放置隨意,且送檢不盡及時,造成檢材污染,影響檢驗價值。
?。ǘI技能亟待提高。一是自學能力有限?,F場勘查工作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技術性工作,對勘查人員各方面素質要求較高,自學可以有效解決“會”的問題,但很難實現“精”的跨越。部分派出所在勘查中較為依賴上級技術人員,存在不會勘、不敢勘、不想勘的情況。二是專業培訓缺乏。大部分基層派出所民警沒有受過現勘工作專業培訓,雖能完成現場勘查工作,但離現場勘查工作的高標準和嚴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三是交流培訓機會少。省部級公安機關組織的交流培訓名額有限,很難分到基層派出所技術員頭上;同時,基層派出所人員配置緊張,很多時候都是一警多職,抽不出有限的時間參加交流培訓。
?。ㄈ└黜棻U现尾蛔?。一是工作時間、精力保障不足。派出所的兼職技術員都是身兼數職,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細化現場勘查業務。二是勘查裝備保障不齊備??萍嫉难该桶l展使犯罪手段不斷升級,公安刑偵相應的設施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現場勘查工作。
二、加強基層派出所現場勘查工作的幾點思考
?。ㄒ唬┧枷胍庾R上要強化“三個重視”。一是重視現場保護。派出所民警在到達現場第一時間就要根據案情設置警戒線,劃定現場保護區域,把保護現場放在第一位。二是增強證據意識和訴訟意識??辈槿藛T的證據意識和訴訟意識關系著辦案的質量,派出所民警只有從思想上重視,牢固樹立“證據第一”的理念,在工作中把現場物證轉化為有效的訴訟證據,才能實現自身現場勘查水平的提升,服務訴訟與審判。三是重視關聯現場。關聯現場是發現痕跡物證的重要場所,派出所民警要強化責任感,充分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扎實細致開展關聯現場物證提取工作。
(二)能力提升上要抓好“三個培訓”。一是抓好集中培訓。由市局或者分局刑偵部門牽頭,分批對派出所民警進行集中培訓,重點對現場勘驗流程、現場照相、現場痕跡物證的發現與提取等進行學習,進一步明確現場勘驗工作的職責,讓派出所現勘人員確實掌握“勘查什么、怎么勘查、勘查到什么程度、提取到什么有效痕跡物證、怎么運用痕跡物證”的工作標準。二是抓好隨崗培訓。從提升現場勘查質量、痕跡物證的運用、生物檢材的有效檢出率出發,定期選派基層派出所優秀民警作為兼職技術人員到技術室跟班學習,參與系列案件、重特大案件現場勘查,采用實戰練兵的形式,不斷推進基層派出所民警單兵作戰能力提升。不斷加強技術中隊及派出所技術員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整個技術員隊伍能力提升。三是抓好外送培訓。針對基層派出所刑事技術人員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積極選派技術骨干參加部、省、市業務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加強新興技術手段和先進技戰法的學習,促進刑事技術可持續發展。堅持不懈地抓好基層派出所專兼職技術員的學習培訓,不斷提升全局勘查隊伍的業務素質和服務實戰效能。
?。ㄈ┕ぷ鞅U仙弦訌姟皟蓚€建設”。健全完善勘查工作規范 ,以“一長四必”為切入點和著力點,精準服務打擊實戰。一是進一步加強專兼職技術員隊伍建設。針對近年來部分派出所由于人事調整,兼職技術員出現缺位的現狀,要每年年底結合隊伍狀況調研,對各派出所兼職技術員進行重新明確,將一批業務能力強的年輕民警充實到全縣技術員隊伍,實現農村派出所至少1名、城區派出所至少2名兼職技術員的目標,為刑事技術工作提供良好隊伍保障。二是進一步加強基層勘驗裝備保障建設??萍荚谘该桶l展,犯罪手段也在不斷升級,公安刑偵相應的設施也要不斷地更新換代,在硬件上要保證現場勘查工作的有效開展。筆者所在分局領導就高度重視這項保障工作,以三年攻堅為契機,先后投資200余萬元,100%配齊了上級要求的9類18件必配類勘查設備,包括現場快速錄入設備、視頻快速拷貝設備、勘查箱、光源等器材。目前這些設備均已應用于一線,有效解決了派出所的勘查設備問題,大幅提高了派出所的勘查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