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有效提高課堂有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道德與法治》是提高初中學生思想道素質與法律意識的一門必修學科,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其全面發展,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是如何提高其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當下新課標改革和任課老師的難題。本文以此為線索,從原因入手,分三個方面探究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課堂有效性;道德與法治;初中學生
  一、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有效性的原因
  如今,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初中生的學習和生活也不例外。毫無疑問,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不良網站包含的極端言論太多,會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初中教師以育人正德為己任,這是道德與法治教育需要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患于未然是道德與法治教育需要提高的第二個原因,事后再開展相關教育容易釀成重大過失。因此,教師必須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全面滲透德治教育,培養學生的德治意識。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可以得到上述的教育需求,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尋求新的方法以提高初中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
  二、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這門學科要確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這不僅是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潮流和趨勢。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意愿來實施教學內容。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存在差異性,其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因人而異,教師必須要充分尊重個體,充分揣測分析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的一般規律,根據大眾偏好來設計道德與法治教育內容。與其它學科相比,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一門開放性較高的學科,因為其主要的教學壓力來源于學生的內心活動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時,這門學科也要求學生個人思考,而教師需要做的是作為引導者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譬如,在設計“發現自己認識自己”相關章節的教學內容時,教師應該根據當時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引導學生充分認知自身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來開展教學。
  (二)以情景教學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就初中學生來說,其普遍對不熟悉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如果對學生的好奇心拿捏到位,便能很好地將其轉為學習動力。其中,最有效措施是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親身體驗。教師需要做的是,指導學生代入實際情況,在教學內容中考慮學生的思維方式,由此引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情景教學可以很快地帶動教學氣氛,營造良好地教學環境,這就能找到學習的興趣所在。
 ?。ㄈ┓蛛A段、分層次開展教學內容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講究循序漸進,同時對于學生的提問權利應當予以尊重。在設計教學內容中,教師應該主動劃分內容的階段性教學。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應該把培養意識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因為其心智尚未成熟,對道德與法治意識較為模糊,許多相關內容都難以接受;對于中年級的學生,應該把簡單的法治教育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因為其通過相關的學習,已經培養起一定的意識,此時加強基本的法律意識,有助于防范因不懂法而違法犯罪的現象。而就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一方面其擁有相當多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其擁有十分明顯的基于年齡、生理因素帶來的叛逆心理。于是,教師應該重點把握高年級學生不良心理和思想問題,以幫助其進行糾正。通過這樣的分階段、分層次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優化教育質量,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同時,提問作為學生的基本權利之一,道德與法治教育這門學科更應該對此予以尊重。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解答學生的學習難題。
  (四)對課本內容的二次開發
  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作為教師必須從單一的教材執行者變成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提倡教師充分利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教材,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教師要通過對教材的二次開發,讓教材成為課堂演出的劇本。比如說,在八年級的上冊《道德與法治》中,整本課本都是圍繞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進行的,我們可以打亂課本的教學章節,從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的章節入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對課本內容進行拓展、刪減、整合、創編,重新編輯出適合自己、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導案。
  三、結語
  現代法治社會的建設與發展,要求提高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其深入人心。教師應該通過自身積極認真負責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態度來引導學生,使得道德與法治滲透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讓學生感受到法治社會所帶來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歸屬感,這才是提高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根本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馬迎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社會科學,2017(9).
  [2]楊明全.新課程下的課堂觀[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8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