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背景下,音樂教育已成為小學初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對小學生來說更是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拓寬學生的視野,對小學生未來的各個方面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主要對作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合唱教學在具體實施教學時的現狀以及如何提高其有效性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提高有效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的家長越來越注重孩子們的全面發展,不僅要求孩子們文化課知識水平得到提高,同時還要求孩子在德育、美育、體育、勞動教育等方面都得到發展,而音樂教育在提升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這就使得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逐漸受到學校以及老師們的重視。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積極探索合唱教學途徑。
  一、深化新課程標準改革理念,貫徹落實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措施
  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順利實施首先需要學校領導們以及老師們形成統一的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深入理解和認識,這是提升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必要前提。只有各個學校領導以及各位老師樹立了統一的認識,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著足夠的重視,才能確保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順利開展,最終達到提升小學生全面發展的效果,為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素養,加大對音樂教師的培訓力度
  良好的教師專業團隊是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必要保障。學校應該加強對小學音樂教師的能力培養,提升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素質,特別是小學音樂教師的現代科學技術素養,如應用多媒體技術以及現代網絡資源進行教學的能力等,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使合唱教學更加貼近小學生的現實生活,針對小學生的樂于探索,熱愛新鮮事物的天性,采取適合小學生學習的現代教育技術,只有這樣,小學音樂教師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暢游音樂合唱世界的海洋。
  三、采取多樣化的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組合形式,豐富合唱隊形
  小學音樂教師在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合唱教學時,不能盲目地將所有學生全部組合起來開展大合唱活動,這種“一鍋煮”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產生倦怠心理,從而影響學生進行合唱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最終影響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在組織音樂合唱課堂教學時,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組合,充分考慮班上所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綜合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使合唱組織形式變得科學合理,有趣味性,多樣化。比如說,教師可以根據班上男生的發音特點,將不同音調的男生組合到一起;或者按學生的音樂水平進行分組,將水平較低的小學生和水平較高的小學生分為一組;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成立“校園合唱隊”,讓學生真正體會團隊的魅力所在。采取多樣化的分組方式,將有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幫助拓展提升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同時還有助于學生產生團結互助的心理,優勢互補,全體學生共同發展。
  四、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拓展學生視野,增強小學生合唱興趣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科學技術已被應用到現代教育教學中,然而,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導致其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很難借助科學技術這方面的幫助開展教學。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想真正組織好合唱教學,必須首先努力學習相關科學技術文化知識,運用網絡資源以及豐富的多媒體資源設備,設計豐富的、有趣味性的合唱教學引入形式,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多種多樣的音樂文化形式,展示不同的樂器在合唱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并在合唱過程中根據演奏歌曲科學合理地添加音樂器材,激發學生對音樂樂器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音樂合唱的興趣。
  五、在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科學把握教學目標,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合唱教學
  一個科學的教學目標是有效開展教學的核心所在。教師教學過程的所有目的均指向教學目標,最終都為了教學目標的完成。因此,音樂教師首先要結合具體的合唱曲目確定可操作、簡便易行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正確的方向。在新課程標準改革背景下,各個學校均提倡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因此,教學目標也必須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這一基本理念,根據不同學生主體的多樣性特征、心路歷程以及學習方式等問題組織教學目標,把握課堂節奏,依據合唱形式,按照分組依據,指定有效的教學目標。同樣的,在選用教學方法時,教師應以調動學生音樂合唱積極性為前提,激發學生音樂情感上的共鳴,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熱愛音樂合唱。
  六、帶領學生感受合唱歌曲的魅力,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滲透合唱文化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鑒于小學生的現有知識基礎以及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師生合作的組織形式,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合唱學習,共同開展合唱活動。在課堂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大聲帶領學生進行合唱活動,引導學生逐漸適應合唱的旋律,感悟到合唱歌曲文化后,再逐漸降低聲調,退出合唱的引導,不斷地訓練學生,從而達到合唱的最終效果。
  總之,合唱教學作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小學音樂教師必須對組織合唱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深化并及時更新對音樂合唱教學的觀念,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以及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階段,調動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通過多種途徑改進合唱教學模式,組織合唱形式,引導學生熱愛音樂,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鄒美鳳.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北方音樂,2018,38(22):204-205.
  編輯 段麗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84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