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小學生而言,數學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門學科,想要讓孩子們更迅速地吸收知識,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關鍵。數學是工具學科,對孩子們以后的發展將帶來不可取代的助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有效性  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049
   在新課改的落實下,國內的教學理念也不斷推陳出新,得到了本質性的進步,不光教學內容更加充實、豐富,課堂效率也出現了立竿見影地提升。小學是奠基的黃金時期,孩子們具備出色的可塑性,而數學則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鍛煉他們的思維,更為出色的新時代人才。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學中缺乏靈活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想要保障教學有效性,就離不開豐富、靈活的教學措施。不少老師已經嘗試著憑借多媒體等設備,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動力,以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光靠這樣的做法,還不足以斬獲預期的教學成效。在學習的道路上,學生才是主體,而老師們要扮演引導者的身份,把知識灌輸給孩子們。然而,很多老師還沒能打破舊觀念的桎梏,把目光局限于課本,顯得十分死板、僵化,又無法立足于客觀條件,改善教學規劃,把課堂節奏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而孩子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又無法自主改變這樣的局面,只能被動聽從老師的安排。總的來看,老師沒能致力于心態、方法上的培養,讓孩子們形成獨立學習的習慣,過度依賴老師,這無疑拖累了他們成長的步伐,讓教學品質大打折扣。
   (二)教學活動過于形式化
   想要學好數學,得到最大的進步,光靠背誦是不夠的,讓孩子們妥善運用知識,才是這門學科的出發點。那么,老師們就要憑借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們的實踐水準得到鍛煉,把握教學的重心,打造專注、熱烈的學習氛圍。就實際情況來看,老師們也缺乏銳意進取的精神,創設的情境十分落后,只是一味仿照現有的案例,無法做到與時俱進。而這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們沒有理想的實踐平臺,讓教學活動根本無法發揮出理想的作用。
   (三)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
   在國內,小學每堂課僅有四十分鐘,在這樣緊湊的節奏下,想要讓預期的教學規劃順利落實,就要仔細掌握好課堂時間。而在筆者看來,應當留有十分鐘的復習與檢驗環節,把大半的時間用來講授新知識,這也是最為妥當、均衡的規劃??删蛯嶋H情況來看,老師們很難把握好側重點,過渡環節占用了太多的時間,讓教學的節奏被打亂了。顯然,太過拖沓的節奏,會讓孩子們很難調整狀態,甚至產生排斥、抗拒心理,不愿吸收新知識,這也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擾,極大程度地拖累了教學品質。同時,這種較長的過渡時間,將會占用課堂教學中其他部分的時間,使練習和驗收的時間大大減少,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受到影響,練習較少,這也是教學質量較低的表現之一。
   (四)教學中信息化運用不科學
   國家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小學教學課程標準中雖然提出了要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鼓勵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目前,各中小學都已經實現了計算機的教學應用以及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并且教師在運用信息化工具時也顯得較為靈活,相應的教學軟件也得到了大力推廣,但是,對于數學教學活動中信息化產品的應用還存在嚴重的盲目性,大部分教師只是簡單地為了使用信息化產品而實施教學,這樣本末倒置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與實際教學活動沒有結合在一起,對信息化產品的使用的不科學也導致了小學數學教學的低效。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任何教學活動都是以教學目標作為實施基礎的,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以及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利用科學的手段,制定出階段性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風向標,教學目標要具備科學性和實用性,科學實用的教學目標需要教師能夠對教材內容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掌握,在教學進度的不同時期,教學目標的層次感都要體現出來,教學活動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重視教學中的情境設置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處在開發階段,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理解上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在數學教學中設置輕松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小學生由于其年齡的階段性特點,很容易被吸引到教師所設置的教學情境當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教學情境的設置要做到游刃有余,準確地引導學生進出情境,這樣才能夠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
   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教學主體已經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以及運用的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地改變教學觀念,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選擇學生能夠接受,并能夠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式。
   (四)教學內容生活化
   每一個學科都是為了日后在生活中能夠學以致用,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工具學科,更要加強學習與生活的結合,教師要重視將生活中的細節加入到學習內容當中,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容易理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實現學以致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苗素杰.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29:111.
   [2]游俊峰.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5,02:154.
   [3]江春.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3,26: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51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