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情感教育的開展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一門情感色彩濃厚的人文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通過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深厚的人文情懷,促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情感理解能力的提高,在情感教育中獲得更多的正能量,通過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傳遞正能量。本文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融合情感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開展實踐
情感教育側重于教學過程化中和諧、積極、融洽的情感氛圍營造,結合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引導學生產生正確、積極的情感,強化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和健全人格。情感教育涵蓋了課堂激趣、成功激勵、文化審美、創造創新等多重因素,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實現語文新課改精神的重要途徑。在情感教育中有利于實現更和諧的課堂互動,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效率的提高,為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拓展一條心理。
一、小學語文課堂融入情感教育的作用
1.加強師生互動與溝通
小學語文課堂情感教育的實施,有利于形成更和諧高效的師生互動,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以情感為紐帶構建其課堂互動的橋梁,能夠使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師則能夠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思想變化等情況有更及時、準確的理解,從而制定更科學的教學計劃,實現語文課堂的持續優化。[1]
2.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小學階段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充滿情感的激勵和肯定往往能夠使學生受到鼓舞,進而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合情感教育,有利于形成更積極的激勵氛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2]
3.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在情感教育的驅動下,學生會感受到教師親切和藹的態度,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多安全感和班級歸屬感,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也會因此具備高度責任感,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中不斷創新。具有親和力的學習環境能夠激發教師的教育靈感,促進其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二、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重視情感教育
語文新課改精神強調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小學階段則是學生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改變以往語文教學中注重知識灌輸的教育方法,將情感教育融合在課堂教學當中,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情感的感染力,提高情感教育的熏陶作用。例如在國慶節前后,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講述新中國建立和發展中的小故事,讓學生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祖國的繁榮富強,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精神,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實現情感教育的滲透和感染作用。
2.深入了解課本中的情感因素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對于情感的發掘和理解能力較差,因此,教師需要結合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有重點、有步驟的開展情感教育,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帶入自己的情感,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學習中,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凄慘、無助的心情,以此激發學生的同情之心。同時對比自己的幸福生活,更有利于學生“知福、惜?!保谜湎Ы裉斓男腋I?。在這樣的情感引導下,能夠實現教育情感和人文情感的雙向升華,進而以積極的情感激勵學生好好學習、不斷進步,情感教育比普通的思想教育更有滲透效果,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充分發揮情感的引導、激勵和融匯作用。
3.創造教學情境
情境是情感的承載環境,在小學語文情感教育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更生動的情感體驗情境,以此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層次,建立起寓情于境的全新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有更深入的情感探究,促進學生情感感知能力的提高。例如在《頤和園》一課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游園”情境,讓學生跟隨多媒體“暢游”頤和園,通過視頻、音樂、解說、圖片展示等多元綜合形式,有利于學生更全面、更充分的了解頤和園的秀美風景,在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中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尊重創造的積極情感,在這樣的情感激勵中,有利于學生與課文之間形成共鳴,促進語文課堂情境與情感的深度融合。[3]
4.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
情感與生活密切相連,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情感教育中,還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更真實、更生動的情感體驗,同時還能夠實現語文教學的移情作用,也就是將情感體驗價值融合與生活實踐中,以此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可貴的沉默》一課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多的理解、感受親情,培養學生正確的親情觀,懂得感恩父母,感受到父母的愛和付出,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在一起,如學生課下了解父母有什么心愿,如何幫助父母完成心愿等,這樣的活動形式有利于將情感教育具象化,實現課上課下的積極互動,促進學生情感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
結語
情感教育如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道清泉,能夠浸潤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感受積極、正面的情感熏陶,從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將情感教育融合與日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發掘教材中的情感滲透因素,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情感體驗能力豐富語文課堂,以此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情感體驗的完善,將人文情感滲透與教學環境中,實現語文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李茂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6(32).
[2]呂立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5(11).
[3]吳文廣.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