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經典,是傳承至今依然光彩熠熠的文化遺產,而古詩詞教學則是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文化與文明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就應該重視古詩詞教學,使學生更多地了解我國古代文化,提高語文素養。為此,文章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前言:古詩詞是我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古代文人墨客在文學研究方面的成果,也是我國各階段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涉及的基礎性內容。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漢語的語言和語法也產生了相應的變革,所以古詩詞在語言運用和語法表達方面和現代漢語有著巨大的差別,這樣就給學生的古詩詞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在字詞理解和內容剖析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古詩詞的理解和學習難度也就尤其大。這就需要擔任著知識傳播者角色的教師群體,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不同階段的大綱要求,做好教學內容的規劃和教學方法的安排,從而獲得古詩詞教學的最大成果。
  1 反復吟誦
  語文教學,一直很重視誦讀。俗話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正說明了吟誦的功效。尤其是古詩詞特有的音韻之美,更適合古詩詞的誦讀。尤其是反復吟誦的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感知詩詞的音調美和詩詞中特定的意境,還可能引發學生的想像、聯想、體驗和感受,潛心品味詩詞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魚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無窮樂趣。作為老師,我們要成為引領學生朗讀的組織者、合作者和促進者,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上承傳統教育之優秀經驗,下接現代教學理論的“活水”,給學生設計安排一些新奇點,采用各種形式的吟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積淀。比如筆者在教學張繼的《楓橋夜泊》時,首先是要學生找出詩中描寫景物的八個詞,根據自己的理解,描繪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滿天的飛霜、驚叫的烏鴉等),讀出自己的理解。其次是教師描繪意境:一個深秋的夜晚,一輪明月高掛,灑下清冷的光輝……學生誦讀古詩并說說讀后的感受。再者是補充介紹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讓學生說說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張繼,此時此刻是什么心情?帶著這樣的心情再讀這首詩。最后是師生共同吟誦詩句,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和情感。
  2 借助課外書,了解背景
  古詩詞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它雖然短小精悍,但是濃縮成了精華,其中的含義非常豐富,意境非常遠大,往往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這些深層次的含義,僅僅通過字面意思是很難全面理解。必須經過詳細了解詩人生活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征和本人經歷,才能透過字面意思觸及詩人的內心世界,理解詩人所表達的真情實感,從而達到學懂古詩詞的目的。平時,我就引導學生到學校圖書館去查閱相關方面的書,以上諸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 合理聯想,深入理解
  古詩詞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為其運用了精煉的語言而達到了生動的意向,營造出作者當時的氛圍,讓讀者進入遐想之中。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于古詩詞意境的重現,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學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時,這是一首著名的描寫春天景色的詩歌,作者從側面描寫了春天的景色。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開”,給學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間,為什么敲不開門呢?教師可以讓學生設想一下,詩人敲不開門的原因是什么呢?學生開始積極探索這個原因,是外出了呢?還是在院子里干活沒聽到敲門聲呢?這樣一來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耙恢t杏出墻來”一句,為什么只看到一枝紅杏?院子里還有什么景色?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歷,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長茂盛的蔬菜,開滿鮮花的果樹,還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叢還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這是“一枝紅杏出墻來”引發的思考,由點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滿園春色。在這樣的想象過程中,一方面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 運用多媒體進行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距今年代較為久遠,小學生年齡小,對這些內容并不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聲像圖文一體的特點,使古詩詞這個古色古香的文化藝術能夠與時俱進,通過多媒體使學生更容易接受。例如,教學《山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圖片,導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葉構成的和諧優美的山林秋色圖,進而讓學生體會石徑的曲折、山勢的高峻,感受“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的和諧之美、靜謐之美;并用滿山紅葉那鮮艷、美麗的景色來展現“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美感,使學生能進一步感受到滿山紅葉的美,給深秋季節帶來熱烈氣氛,有感而發“不是春光勝似春光”。最后又浮現出有層次的畫面:遠處有一座寧靜的山莊,秋色正濃,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伸向遠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煙裊裊,近處,夕陽下的楓葉一片紅艷……學生從美麗、形象的畫面中得到美的愉悅,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
  總之,古詩文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可以很好的啟迪學生智慧,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凈化學生情感,是我們民族千百年來燦爛的文化結晶,是我們精神的寶貴財富,對小學語文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教學時,我們要根據小學生認知心理發展,正確把握好古詩文所包含的情感,采用趣味性較強,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符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了小學生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陳雅芳.趣味教學法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作用.神州,2014(6).
  [2] 于 迪.小學語文詩歌教學研究.渤海大學學報,2012年(5).
 ?。ㄗ髡邌挝唬涸萍袑W小學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5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