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凝聚了我國長達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的精髓,在小學語文中滲透傳統文化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以及人生價值觀念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然而,隨著外來文化的涌入,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越來越淺薄,甚至有一些學生對傳統文化絲毫不了解,這無論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還是傳統文化的認知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成為目前主要的教學任務。
  傳統文化 小學語文 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141-01
  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許許多多智者精神財富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中華傳統文化值得中國人民繼承和發揚。怎樣能夠真正的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已成為教育人員所重視的問題。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呢?
  1.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觀念,逐漸形成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首先,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從小培養孩子熱愛祖國語言意識,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其次,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借助古代圣賢的典型事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起到了促進的作用。第三,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很好的抵制外來文化對學生思想和心靈的沖擊,促進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形成。
  2.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的策略
  (1)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
  在小學階段,通常提起傳統文化這一概念,學生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學生們僅是模糊的認為傳統文化就是來自于古代時期的詩詞、詩歌與文章這類現實存在的物質。但是傳統文化其實是中華民族經歷幾千年發展所孕育出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其不僅是物質的體現,也代表著中華民族精神,是形成現代文明的基礎。遺憾的是,如今的小學生對其理解逐漸局限為教材中的“李白”“白居易”“杜甫”等幾位常出現在教材中的詩人?,F代學生的生活早已被網絡和較為淺顯的文化包圍,傳統文化正隨著時間慢慢遠離人們的生活。對于學生來講,學習所謂的“傳統文化”僅僅是為了更加從容的應對考試。所以,為了從根本上改善這一現狀,教師應該強化學生對于真正的傳統文化的理解,讓學生學會在日常的生活中體會傳統文化,比如,在學習端午節知識時,學生對端午節有一定的了解,不過了解的程度有限,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向學生簡單的介紹屈原文章以及其中表達的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和深厚的愛國情感,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篇古詩前,先讓學生充分了解古詩作者和時期,再讓學生了解這首古詩是作者當時由于遠在他鄉,對親人思念時所寫,最后引導學生分析古詩背后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內涵,使學生真正的理解中華文化及其中豐富的內涵。對“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句教師可以先提示學生其中隱含著一個傳統風俗,在課下要求學生自主查閱相關資料,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學習到中國傳統文化。
 ?。?)培養學生誦讀傳統文化的習慣
  在傳統文化中,詩詞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教師應充分利用好這部分內容,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其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課前朗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說明了閱讀積累的作用,充分做到熟讀后,就能領悟其中蘊含的含義,只有讀書積累到一定數量,才能吸取眾多優秀的文化中的精華,實現自身的進步。教師可以定期舉辦朗誦比賽、演講,讓中國傳統文化在無形之中得到傳承,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提高寫作和閱讀的能力。教師也要利用好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中通過帶領學生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感情的進行朗讀,引導學生感悟情感,體會其中蘊含的文化精神,讓學生在其中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的素養。
 ?。?)從社會實踐中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
  文化首先來自于生活,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祖先們在一代一代的不斷變化中形成的精神財富,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又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其不僅有經典的代表還有普普通通、實實在在的生活。人們的言行和一舉一動中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體會傳統文化的另一有效方法就是走出課堂,走進生活。我國的傳統節日正是歷史發展的結晶,例如,在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教師讓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識基礎再查找相關資料、參觀有代表性的建筑。在此基礎上經過整理可以以手抄報、黑板報的形式在班級內交流,學生們相互討論春節的風俗,例如,貼對聯、放爆竹、吃餃子和守歲。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了解其他傳統節日的課外實踐作業,這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素質教育不斷普及的現代,傳統文化已成為其中至關重要的部分,語文是承接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要將傳統文化充分滲入到小學語文教學的每一個階段,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實現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完成好教育目標,在各類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培養出具有中華民族精神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陳瑞珍.探析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快樂閱讀,2015,18:93-94.
  [2]楊海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6(04):24.
  [3]祁晶焱.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學習(上),2015(04):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7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