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幼兒音樂教育中的興趣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音樂能使人迸發出心靈的火花,對于幼兒更是如此。良好的音樂教育能使幼兒積聚靈感,催發情感,激活想象,是幼兒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對于幼兒的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們應以培養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建立一個教學過程生動、教學方法靈活、教學評價寬容的教學體系,讓幼兒成為音樂的主人。
  幼兒 音樂教育 方法
  【中圖分類號】G 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050-01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一句話“音樂是世界的語言”,在音樂的國度里,人與人是沒有差別的,這是一種超越了國家,超越了種族。超越了年齡的一種“語言”。音樂教育本身對幼兒智力的開發是有著重要的影響的。幼兒對事物或活動的興趣多是由外部因素激發的,而且也多是直接興趣和短暫興趣,但是如果教育得當,這些直接和短暫的興趣就會逐漸發展成為間接興趣和穩定興趣。幼兒的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活動中培養的。
  1.隨時播放音樂,創造良好的音樂環境
  天天播放音樂,讓幼兒成天泡在音樂里,逐漸慢慢的泡出孩子的音樂興趣。在每天清晨,孩子們進入教室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可以反復播放歡快的幼兒歌曲。讓幼兒在輕松的音樂環境中自由活動,在午餐和午睡前,播放柔和、舒緩的鋼琴曲來穩定幼兒的情緒。在離園時,則用節奏較快的輕音樂來歡送幼兒。讓這些音樂對幼兒活動環境進行渲染,對幼兒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幼兒在活動中自覺與不自覺的接受音樂的熏陶。
  2.進行節奏訓練,培養音樂情趣
  幼兒藝術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的,是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中參加無數次的藝術活動中得到發展的。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針對這一特點,一方面通過拍手、拍腿、踏腳的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是為幼兒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同時在活動室內,布置音樂角,引導幼兒自己擺弄節奏樂器,熟悉節奏樂器的音質、音色,幫助幼兒自己從敲打節奏樂器的活動中辨別各種樂器聲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導幼兒自己去探索,敲打節奏。教師要注意觀察了解他們喜歡什么樂器,喜歡什么樣的節奏和聲音,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使用各種節奏樂器,鼓勵他們多聽、多練、多感受。如學習《什么樂器在歌唱》,準備小鈴、小鑼、小喇叭、小鼓,讓幼兒用這些樂器進行節奏練習。通過練習讓幼兒感受了各種樂器的音質、音色。通過有節奏的訓練,聯系這些樂器的特點,培養他們對音樂節奏活動的感受力、表現力和興趣愛好。
  音樂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對幼兒的發展也起著積極的作用。我們要讓幼兒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如下的大雨和小雨能讓幼兒認識一些樂器,如串鈴、鈴鼓、鼓、沙鼓。讓幼兒選擇適合大雨和小雨相匹配的樂器,這樣不僅讓孩子通過歌聲和小樂器表現了對大雨和小雨的感受,同時在探索中學習了不同樂器的敲擊方法。
  3.設計好教學語,增添音樂的特有情趣
  活動組織的音樂教學語,是指在音樂活動中點綴性的音樂語言,如活動前后師幼問好等常規,就可用音樂的形式來表現,放一段歡快的音樂讓幼兒做律動,表示音樂活動開始了,既可突出音樂活動的特點,又可激發幼兒的興趣,還可間接傳授知識。
  節奏語,即用拍擊身體動作來表示,用在活動中,可以使幼兒感受音樂速度、力度等,培養幼兒節奏感,這對歌曲進行打擊樂可發揮較大的作用。
  手勢語,即用老師的手勢代替語言,它可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通過手勢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兒及時傳遞和表達出內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內涵。
  體態語,體態語通過教師的動作表情傳遞給小朋友,能起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應,一般來講,主要是眼睛和臉部的各種神態和表情,它以無聲的語言向幼兒表露和傳遞內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堅定的目光和洋溢歡欣的笑臉,能使幼兒情緒激昂,精力倍增。
  4.在教學活動中,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首先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選擇好一首幼兒樂于接受又感興趣的歌曲,看它是否適合幼兒現在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具體可以再教學活動中采用跟唱的學習方法。以往的釋放教唱中,多數教師采用教一句,幼兒模仿學一句的方法,這對于小班年齡的幼兒還可以,但是到了中、大班階段,簡單的模仿形式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嘗試跟唱學習,避免反復學唱帶來的枯燥感,而且多所學歌曲的內容記憶深刻。
  教師的教學情緒對幼兒學習情趣的產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許多教育工作者成功的經驗。尤其是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情緒更能影響幼兒的學習機會。如教師的情緒飽滿,則幼兒情緒容易亢奮;教師情緒低落,則幼兒學習興趣下降。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誦歌詞,并充滿激情地講解歌曲,都能使幼兒產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良好的情緒不僅可以把幼兒愉快地帶入音樂的歡樂天地中去,而且能使幼兒更加主動地模仿歌曲中各種小動物的神態與動作,有興趣地參與角色扮演。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啟發幼兒學習,用良好的情緒感染和激發幼兒體驗歌曲的情感。
  總之,音樂賦予幼兒的是開心,是快樂,只有讓幼兒把更多的精力和樂趣投入到音樂活動中,才能使他們的童年充滿音樂的色彩,才能更好的創造未來。幼兒是音樂活動的源頭,一切音樂都產生于幼兒的內在需要。所以讓孩子們在感性的帶動下,體會韻律,學會知識是幼兒音樂教育的目標。好的音樂教育能讓幼兒感到快樂、安全和舒適。它不僅可以開發智力還可以鍛煉情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發展幼兒教育。
  參考文獻
  [1]王婷婷.幼兒音樂教育游戲化的思考[J].新課程(上),2017(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1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