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音樂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是問我:今天在幼兒園都學了什么呀?這時候要是我能唱一首新的兒歌,媽媽肯定高興壞了。可見,幼兒音樂在家長們心目中,不能說是最重要,但應該是最初衡量幼兒在園是否有學到東西的標準吧。
而受我媽媽影響,我從小學習鋼琴,似乎和音樂,也有著不解之緣。從我在幼兒園上班開始,就一直負責音樂教育這一塊,一晃眼,也9年了。
幼兒音樂教育主要包括歌唱活動,韻律活動,打擊樂器演奏和欣賞四個方面,其中進行的最多的是歌唱教育形式,它是指用正常的嗓音來演唱有旋律,有歌詞的歌曲以及能夠有節奏朗誦,唱名游戲等。幼兒要想學會歌曲,必須理解歌的內容,熟悉旋律,這就必須需要教師的引導,尤其對于一些歌詞比較復雜難理解的歌曲,及時有效的引導以及年齡是幼兒歌唱活動成功的關鍵。那么教師如何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使孩子們用心、用情,主動地積極地投入到歌唱活動中,自然地唱出動聽的歌聲?這成為我們研究的問題,下面就談談本人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感受。
一、歌唱活動中的指導策略
?。ㄒ唬┻\用圖、指偶的方式提示策略
該策略就是教師出示與歌曲有關活動的圖畫通過先聽音樂的方式,再出示圖,引導幼兒仔細聽歌曲,說出歌曲中的內容,理解歌詞,老師在運用手偶的方式一步步的讓幼兒進行理解歌詞,在奧爾夫歌曲《小烏龜》,我在活動中先運用了聽音樂的方式,再出示圖以及手偶來幫助幼兒理解,通過幼兒先聽到看圖再到手偶與圖的配合,在運用一些打節奏來理解這首歌。讓幼兒理解歌曲,通過幼兒一邊唱,一邊看圖,如果忘歌詞的話,圖還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ǘ┦种赣螒蜻w移策略
該策略就是指幼兒把自己已有經驗遷移到現在的活動中,例如:歌唱游戲活動“兩只小鳥”,從一只手遷移到另一只手,讓幼兒通過手指遷移的游戲,提升孩子對歌曲的興趣。
?。ㄈ┻\用動作,讓孩子記憶歌曲,愛上唱歌
反復跟唱、學一句唱一句……等傳統單調的歌唱方式會磨滅幼兒對唱歌的興趣,在活動中利用動作表演的方式來吸引幼兒學唱歌曲,將動作與歌曲相結合,通過動作潛移默化的讓幼兒熟悉歌詞內容,從而自然跟隨音樂旋律歌唱。
?。ㄋ模┌l聲導入
發聲練習在幼兒歌唱教學中起到主導地位,兩者是相互依存的,發聲練習有很多種,問候式的、節奏式等等,可以用不同形式進行發聲,從發聲中讓幼兒更快的進入歌唱部分,因此教學中的發聲練習是很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的。
(五)以情景導入
在大部分的歌曲中,老師們會根據幼兒的喜好進行一些有趣的導入,比如利用情景的導入,孩子們的活躍性會更強一些,當然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我們會在歌詞內容的反應中選用一些稍微簡單且又有情景和事件的歌曲,這樣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怨适碌男问綄?
孩子們最喜歡故事了,而有些故事往往它都帶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在里面,當一些歌曲比較難理解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歌詞來創編一些故事,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理解歌曲,另外,孩子也喜歡故事,所以也可以讓孩子更快的掌握歌曲,學習歌曲,理解歌曲,并用自己的形式表現歌曲。
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歌唱教材
在歌曲內容的選擇上,不僅要考慮幼兒的興趣,還要從幼兒的生理特點出發,考慮到歌曲是否適合該年齡段的幼兒演唱”。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目的是為了抒發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所以,我們教學時,就應把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充分的表現出來。針對這一點,我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注意從情感入手,引導幼兒對音樂作品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對音樂的表現力。
三、歌唱活動中教師的范唱
幼兒還沒有能力視唱,聽唱便成了幼兒學唱歌的唯一途徑。因此,教師的范唱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中關鍵的一點是:范唱要以清唱為主。
一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音樂是情感藝術,音樂教育是發展幼兒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唱歌又是音樂活動中幼兒表達情感的主要形式。在聽唱過程中幼兒同樣需要和教師進行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師在范唱時就要從幼兒的情感發展特點出發,把幼兒當成親切的聽眾,像幼兒一樣懷著極大的熱情,富有感情地唱幼兒喜歡的歌曲,并帶著表情去歌唱歌曲,讓幼兒覺得更貼近,縮短與老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這就要教師離開琴,走近幼兒,和幼兒面對面地唱歌,把唱歌的技巧、歌曲表達的思想感情,以親切的態度充分地表現出來,以感染幼兒,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發展其積極豐富的情感。同時,教師還要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促使幼兒與教師一起唱歌。
二是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不斷的發展以及在教學中有了更多的想法和引導幼兒學唱的方法,可以說幼兒園音樂歌唱也有了更深的研究,從而更突出了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游戲性、活動性、綜合性等特點。因此,教師在組織音樂歌唱活動時,隨時有可能要帶著幼兒邊游戲邊唱歌,邊表演邊唱歌,邊打擊樂器邊唱歌,這些都需要教師離開伴奏,自由、自如地更隨和的演唱,讓幼兒覺得歌唱歌曲是一件非常美妙的學習。
四、幼兒歌唱時的伴奏
伴奏能增強歌曲的表現力。幼兒唱歌時的伴奏運用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首先是教師范唱要以清唱為主,但這不是絕對的,可以考慮在幾次范唱中穿插運用伴奏。范唱中的伴奏要簡單,突出主旋律,不能妨礙幼兒聽清曲調。其次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唱歌的熟練程度和演唱形式來安排伴奏。對不同年齡的幼兒安排不同的伴奏。如小班幼兒注意易受干擾,感知水平低,音樂的感受力和音準能力弱,為小班幼兒設計的伴奏顯然應以旋律伴奏為主,突出歌曲的旋律,以便幼兒感知和模仿。
總之,多元的歌唱教學方法,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歌唱活動變得更有趣,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豐富幼兒對音樂感情。當然,歌唱的教學方法有很多,需要我們不斷的創新和探索,在“有效”的策略的引領下,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