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交互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社會的飛速發展,帶領著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物質層面的需求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滿足,開始轉向更高的需求層次——精神需求,因此,隨之而來的便是審美需要的滿足。音樂,是滿足審美需要的一大因素,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音樂教育,從幼兒園開始,便開始了對孩子音樂藝術細胞的培養,遵循著音樂教育,從娃娃抓起的原則。同時,幼兒是兒童心理、生理成長發育的初期,音樂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初步的認識世界、感知世界,為孩子將來的情感發展、認知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由于幼兒時期的孩子意識發展還處于萌芽狀態,因此,對其進行音樂教育時,尤其需要注重教育方法。研究表明,將游戲與音樂教育有機結合,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方式。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教育;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52-01
  眾所周知,教育需要從小開始,音樂這一類的藝術教育更需要從小開始,孩子越早接受音樂教育,越有利于孩子感性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孩子自身情感的表達,有利于孩子認識世界、了解世界。但,對于幼兒來說,其各方面的發展都處于初始階段,沒有一個完善的音樂學習意識,很難控制自己的學習思緒,因此,把游戲帶到教學中,能夠很好的幫助教師吸引孩子的目光,利用幼兒對游戲感興趣的天性,推動英語教育的前行。同時,游戲化音樂教育既能夠幫助孩子發展思維又能夠幫助孩子發展肢體動作協調能力與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從小便走上全面發展的道理。
  一、游戲化音樂教學的方式
  在教師開展游戲化音樂教學前,首先需要明其概念。簡單來說,便是在音樂教學課堂上融入游戲,讓游戲引導教學,利用幼兒無意注意意識強大,吸引幼兒的無意注意,達到教學目的地方式。相對于普通的音樂教學來說,此種教學方式不僅僅能夠更好的抓住孩子的思維,又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減少有意識的控制思維集中所帶來的大腦精神疲勞,減輕幼兒的腦力負擔,使得其大腦在課堂上的工作時間變得更持久。如此一來,幼兒能夠更好的體會音樂、享受音樂、愛上音樂,這與音樂本身存在的意義不謀而合。教師在運用此教學方法時,首要條件是了解幼兒的心理、生理發展特點。其次是對孩子進行課堂觀察,找到孩子情緒的變化規律,找到孩子課堂積極性較高的時間段與課堂積極性較低的時間段,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做出調整,在孩子注意力較為集中時,以教學活動為主游戲為輔,在孩子注意力較為薄弱時,以游戲為主教學為輔。在教學的導入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吸引孩子的學習興趣,帶領孩子們進入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帶領學生了解孩子學習音樂,放松神經;在教學結束時,教師可以利用游戲來復習所學內容,加深孩子們的學習印象。因此,游戲可以被帶入到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并且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游戲化教學是一個十分實用、十分高效的教學工具,懂得工具的構造是合理使用此工具的前提條件,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此工具的用途。
  二、游戲化音樂教學的要求
  1.游戲內容簡單方便操作。
  游戲音樂教學的主要對象是幼兒,因此,幼兒在這個教學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基礎,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基礎。從幼兒本身來看,此“基礎”還處于萌芽發展階段,思維不具有持續性、復雜性,在開展游戲活動時,游戲過于復雜不僅僅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還會大量消耗孩子的精神力,嚴重的還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對音樂學習產生陰影,這完全背離了我們音樂帶給孩子美與享受的初衷,背離了游戲化音樂教學輕松愉快的初衷。所以,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教師設置游戲時需要遵循簡單的原則,例如拍手、舉手接歌詞等,簡單的游戲便于理解、易于操作、耗時短,更符合幼兒階段的孩子心理、生理生長特點。
  2.給予適當的休息時間。
  經過調查發現,不論什么年齡階段的學生,都不能在課堂中保持持續的注意力,高中生的課堂集中注意力也僅為30到35分鐘,何況是年齡較小的幼兒。注意力持續集中本身便是個十分消耗體力、花費精神的動作,幼兒的體能有限、精神有限,因此,其給教師提供的課堂發展的基礎有限。教師需要做到保存孩子的體力,保孩子的精神思維實力,在課堂上,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狀態,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精神疲憊,立馬停止教學活動,組織孩子進行休息,為下一次的教學活動打好物質基礎。當孩子狀態恢復后,再開展教學活動。孩子是教學的中心,教學圍繞孩子而展開,在教學中首要考慮的便是孩子,其次才是教學。
  3.創設教學環境。
  在游戲化音樂教學是,帶領孩子進入所學內容的情景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手段,在情境中,幼兒能夠更好的感知教學內容。同時,情景教學能夠培養幼兒的想象力進而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例如,在教兒歌《走、走、走》時,教師可以先詢問孩子有沒有去郊游的經歷,并邀請孩子分享自己的郊游體驗,帶領孩子進行回想。其次,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播放有關郊游的視頻動畫,帶領孩子進入到郊游的情境之中。這對記下來兒歌的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幫助孩子切身體會兒歌中所表達出的郊游樂趣。
  三、結語
  總的來說,音樂是帶給人類美好的天使,幫助人找到自己情緒的宣泄口,得到心理上的慰籍。因此,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有利于其人格的養成,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幼兒教師在音樂教學上進行創行,利用游戲與音樂互交測量,幫助幼兒為未來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夢飛.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交互作用的意義[D].浙江師范大學,2013.
  [2]董青.論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的結合[J].音樂時空,2016,05:148+126.
  [3]藍素芬.開展音樂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自主發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1):109-1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6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