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高初中生的寫作質量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的基礎
  閱讀是寫好作文的基礎,有了較為豐富的基礎知識積累,形成了良好的語感,寫起作文來自然下筆自如、文理暢順。但在教學中,有些教師忽視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僅憑幾節作文課就讓學生進行有限度的寫作訓練。更為嚴重的是,有些教師把閱讀和寫作完全剝離,寫作只是以應付考試為目的,更談不上平時的閱讀與寫作的結合了。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從根本意義上講就是要使閱讀與寫作一體化,這應當說完全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正如專家所言,“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是一條飽滿的生命的寫作河流”,這告訴我們,沒有閱讀基礎,寫作就會缺乏題材、語言、篇章、表現,寫作文時就會感到無所適從。對于創新性寫作,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就像墻上蘆葦根底空;但如果學生只是一味閱讀,而不去進行一些寫作的實際操作,不去邊讀邊寫或者是邊寫邊讀,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得不到提高的。所以,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符合學生學習語言的規律,也符合語言的訓練梯度,將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教師都必須讓學生知道自己讀得怎樣、寫得如何,應該如何改進,更要讓學生樂于改進。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二、現實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當前,應試教育正向素質教育轉變。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尋找一條適合作文教學的改革之路呢?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的充實是沒有止境的?!睂懽麟x不開生活,同時服務于現實生活,作文只有扎根于現實生活的沃土才能成功。學生面對的世界是寬廣的、豐富多彩的,如何引導學生深入家庭、學校和社會體驗生活,寫好源于生活的作文,是語文教師的職責。
  家庭中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矛盾和得失、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等等,只要學生日常注意體驗,便可信手拈來,皆可寫成文章;學校的環境、紀律、校風和師風等都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如學生心目中的教師的性格如何、講課如何、對學生怎樣、舉止行為如何等都可成為學生議論和寫作的題材;自己班上的同學,有的孤芳自賞、自憐自愛,有的熱情如火,有的喜靜獨處,如此等等,千姿百態,如能細細道來,便是一篇好作文。
  社會是一個萬花筒,也是一個大染缸,小到花草蟲魚、鄰里瑣事,大到國家大事、社會熱點焦點;學生自身的苦樂、喜憂、愛恨,娓娓訴來,一部洋洋灑灑的感情歷程,就是豐富的創作素材。
  “作文要寫真人真事,說真話,才會感人?!薄罢鎸嵤浅晒Φ囊话?。”很多學生在作文時靠的是“編”:寫家庭的作文,“家丑不可外揚”,父母的懦弱、粗暴、蠻橫、恣肆,這些在作文中是見不到的;寫學校題材的作文,學生心中有桿秤,“寧愿編,不可得罪老師”。作文是陽光下的鏡子,明亮而耀眼,只有寫真事、說真話,才能真正反映現實生活。只寫其中的一面,不但限制了學生的視野,而且會養成他們圓滑世故、虛偽自私的性格。所以教師應該解放思想,放開手腳,發揮主導作用,打消學生的思想顧慮,鼓勵、支持學生寫真事、說真話,讓作文素材源于生活、反映生活。
  三、創新思維是寫作的血肉
  作文是作者思維的寫意,是作者充分發揮個體能動作用的創造性腦力勞動成果,是最具有主體個性特征的精神產品。凡是成功的、令人喜愛的好作文,都自然地融合了作者特有的人生經歷或者生活體驗,表現了作者獨特的思維方法及對事物的真知灼見,閃爍著作者獨有的智慧之光,體現著作者自身的態度、愿望等。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培養思維能力?!白魑氖且粋€復雜的心理過程,從積累到構思,再到成文,需要運用觀察、感悟、體驗、想象、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智力活動,作文過程是人的這些能力——感知力、思考力、想象力、感悟力提高的過程?!币虼?,作文的訓練,從本質上說就是對人的訓練,而思維的開放程度直接影響著思維品質的形成。新課標也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通過寫作實踐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分析和綜合等基本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從當前的作文現狀來看,學生的作文主要表現在思維單一和思維定式上,或立意浮于表面,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或審題不準,寫得偏頗。其實,人的思維不能只是單向的、有規律可循的,更應該是多向的、豐富多彩的,這樣人的思維才能更敏捷,思路才能更寬廣。所以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方式,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使學生的習作充滿理性思維的光輝,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文選材的創新,要著眼于材料的“新”,“新”即體現它的價值,要注意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材料,如眾人矚目、眾說紛紜的各種社會現實情況、看法、意見等。材料的創新是一篇好文章的鮮明特點,但并非任何新材料都能寫出好文章,還要看它是否具有內在的價值。因此既要抓新材料,又要深入挖掘材料所具有的價值,使筆下的文章既避免俗套,又有較強的思想性、針對性。
  其次是寫作方法的創新。寫作方法是指一篇文章主要運用的表現方法,如象征、對比、襯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揚先抑等。
  不同的文體還有不同的寫法,“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認識。日常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寫出別具一格的作文,關鍵在于如何開拓學生的思路。教師要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不被習以為常的看法所左右,不迷信權威,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觀點。當然,多角度思考問題不是漫無方向的,它要求作者不拘泥于思維定式,不人云亦云,但需要正確理解材料內涵,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選準角度。
  總之,寫作需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而扎實的基礎知識源于持久的閱讀,源于深入體驗生活。教師要有創新思維,并將創新思維引入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迸發創新的火花。因此,只要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不斷創新,就能提高初中學生的作文質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4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