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提”作文教學嘗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我們淮南市花家湖學校是一所煤礦子弟學校,老師面對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由于生源面廣,學生學前教育存在很大差別。為了平衡差距,提前進行語言表達訓練,我大膽地進行了“注·提”作文教學嘗試:即在學生入學之后六至七周,已熟練掌握漢語拼音情況下,我緊緊抓住這一時機,提前起步,以音代字,提前寫作,有效實行“注·提”作文教學,不僅使學生比普通班級學生作文提前了1~2年,而且收到了發展語言,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實際效果。下面談一下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具體做法:
一、以音代字,提前寫作
漢語拼音在“注·提”實踐中是一種代行漢字職能的過渡性讀寫工具?!耙砸舸郑崆皩懽鳌钡南葲Q條件是學生熟練掌握漢語拼音。在教學中,在學生入學六至七周后,已能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的情況下,結合學生具有的口語能力,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漢語拼音或拼音加漢字的方式寫“拼音作文”。同時,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摩仿課文構成形式寫有題目、開頭、經過、結果的較完整的拼音作文,以使學生在開始學寫作文的啟蒙階段便站在較高起點之上,對作文有正確的感性認識。隨著漢字識字量的不斷增加,拼音會越來越少。到了二、三年級,一般學生才學會寫片斷的時候,我班學生已具備熟練地寫一篇完整的小作文的能力了。
二、以“練”為核心,激發興趣培養作文能力
少年兒童喜玩愛樂,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愛說好動,思維活躍,想象力強。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根據少年兒童天真活潑的個性特點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活動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作文的原動力,在興趣培養起來以后,教師要適時適度提出作文要求,這一點很關鍵。要努力把握時機適時提出合理要求,讓學生知道寫什么,怎么寫并樂意寫。如果要求不得當,學生寫不好,就會產生心理負擔,從而打擊了他們的作文積極性。
我在平時教學中時這樣做的:
?。?)玩玩寫寫。利用輔導課二課及課外活動,帶領學生做他們喜歡得各種游戲。如:丟手絹、畫鼻子、老鷹抓小雞、小白兔鉆樹洞等。每玩一次都讓學生把游戲過程及場面具體寫下來,然后再讀給大家聽一聽,看誰寫得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言之有序。寫得好的,給予及時表揚和鼓勵,使每個學生都知道好作文是什么樣的,好在什么地方。
?。?)做做寫寫。少年兒童喜歡小制作,讓他們動手動腦做些形態各異的小玩具。如:小飛機、小坦克、小手槍、小帆船、小房子等。然后要求學生將制作過程記錄下來,鼓勵他們把由小制作引起的聯想寫成文章,學生個個爭先,興趣盎然。
?。?)看看寫寫。自然美具有極大的誘發力,學生走出校園,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會產生一種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感覺。高山大河、古今建筑、飛禽走獸、鮮花碧草,不但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還能激發起他們表達美的愿望。因此,有效地組織學生春游踏青、夏令露營、秋日登高、冬天賞雪,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拍照片、過電影,用彩筆畫圖畫,他們都樂在其中。
?。?)聽聽寫寫。組織學生收聽廣播和每天的電視,“新聞聯播”,要求把聽到的重要新聞記錄下來。另外要求把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里聽來的動人故事,以及從老師那里聽到的寓言、童話、笑話、故事等講給大家聽,然后讓大家把聽到的故事寫下來記在本子上。當他們每人翻看著自己記錄的“作品”時,心里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三、“注·提”作文教學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高起點,寬要求。小學階段作文訓練主要是讓學生認路、入門,是“描紅”。正因為如此,必須對學生進行早期的“規范”作文教學,讓學生作文在上“形式”上高起點、嚴要求。但是,在內容上應體現寬要求的原則。小學早期作文能從無到有便是一個進步,一個飛躍。老師要充分肯定他們的首創精神,珍惜其勞動成果,因勢利導,扶助其走上“正規”。而不能提出過高要求。一般地說在作文內容上應以“健康、無害”為宜,盡量凡放開要求,這時培養他們寫作能力和興趣是十分有趣的。
?。?)作文教學要向生活化貼近。學生剛學作文,教師往往覺得內容“沒有意識”是正常的。要及時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素材。按素質教育要求,讓作文真正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讓學生真正成為作文的主人。這樣學生的作文意識會不斷增強。
?。?)及時引導學生作文走向規范化。在學生對作文感性上有了明確認識基礎上,教師要及時抓住時機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以使學生作文及時科學化和程序化的軌道。本著循序漸進、形式多樣的原則,把每次作文訓練內容化解為一個個具體操作“點”,從而使作文教學進入程序化、規范化的境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1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