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轉型的調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我國體育事業迅速發展,體操、藝術體操、蹦床等項目得到了更廣泛的宣傳和普及。然而,由于體操類項目的特點,運動員運動生涯普遍偏短,在沒有足夠準備的情況下被迫退役,從而走向勞動力市場,進入社會。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2014—2017年度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退役運動員的年齡、文化、就業意向等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影響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轉型的主要因素為訓練管理體制造成運動員忽視文化學習、安置政策后續保障力度不足、缺乏系統職業培訓。
  關鍵詞:退役運動員  體操類項目  安置  問題  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a)-0219-02
  近年來,優秀運動員退役轉型問題愈加受到社會關注。由于運動員在訓期間缺乏職業教育,文化程度相對低、綜合技能欠缺、角色轉換能力差,加之長期訓練比賽受傷病困擾,很難與社會融入,群眾對運動員的認可度不高,運動員退役就業形勢不樂觀。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轉型為例,目前,針對運動員退役轉型,主要從退役安置、職業轉換模式以及轉型期的心理狀態分析三個部分開展研究。
  1.1 研究對象
  以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轉型為研究對象,江蘇省體操類項目分別為江蘇省體操隊、江蘇省藝術體操隊、江蘇省蹦床隊和江蘇省技巧隊四支省隊,以這四支隊近4年退役運動員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中國知網和南京體育學院圖書館查閱大量國內外有關優秀運動員退役轉型和退役就業方面有關的論文、期刊、書籍、雜志等文獻,較全面的了解有關本次課題的研究現狀,通過整理與分析,從中獲取重要信息,為本論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針對江蘇省體操類項目近四年已就業成功的退役運動員進行調查,近四年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總人數為55人,現已就業成功人數25人,自主創業成功人數2人,本文針對已就業成功和自主創業成功的退役運動員發放總份數為27份,收回27份,問卷效果有效,通過了解運動員退役轉型就業情況及看法,獲取與本研究相關的資料。
  1.2.3 專家訪談法
  通過與體操類項目的教練員、領隊和相關訓練單位及主管部門如江蘇省體育局人事處、江蘇省體育人才服務中心、南京體育學院人事處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訪談,征求其建議,深入了解目前國內退役運動員安置情況,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2.4 數理統計法
  對收集到的各項信息,運用Microsoft Office 軟件,將近四年江蘇省體操類項目優秀運動員退役轉型情況進行匯總、整理,對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轉型的因素和原因做出統計,制出圖表,找出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運動員在退役轉型方面存在的不足。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轉型的現狀分析
  2.1.1 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人數情況
  本人通過統計訓練單位每年上報的體操類項目退役運動員官方數據,并結合現實情況做出進一步分析。2014—2017年這四年里,2014年退役人數較多,主要原因是2013年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結束之后,有大批量的運動員因年齡、傷病、求學等原因,在第二年選擇退役。由于體操類項目較冷門,出成績難度大,易受傷,因此每年的進隊運動員數量偏少,在此情況下,隊里不得不做工作盡量留住現役運動員。
  2.1.2 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退役運動員就業情況分析
  圖1所示,其中繼續從事原來專項教練員崗位的占比最高,這表明了最適合運動員退役后的職業依舊是自己的老本行,這也說明了運動員的職業技能單一,選擇其他崗位就業成功率低,故依舊選擇從事原先專項相符的教練員崗位,但現留守在教練員崗位越多,崗位名額飽和的可能就越快,運動員退役就業的問題就會逐漸放大。下表針對2014—2017年退役和享受組織安排的人員進行了說明。
  絕大多數體操類項目退役運動員需要依靠自己到勞動力市場擇業,也同樣反映體操類運動員獲得優異成績的難度較大。
  3  影響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轉型因素分析
  3.1 運動年限和成績的影響
  體操類的項目骨骼柔韌性要求高,從小啟蒙時間相對其他運動項目要早很多,在幼兒骨骼發育前就開始進行少兒基本功訓練,如果等發育之后再進行基本功訓練骨骼發育定型后續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因此,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運動年限較短,退役時的年齡偏低,基本都在20歲左右。
  一般而言,運動員取得比賽成績越好、比賽級別越高,其名氣就越大,擇業時相對更容易,反之則會很困難。
  3.2 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退役運動員學歷情況影響
  如表2所示,江蘇省體操類項目2014—2017年退役運動員文化程度人數最多則是本科或本科在讀階段共42人,占總比76.4%。而高中或高中在讀階段的人數為12人,占總比21.8%。研究生或研究生在讀階段人數卻只有1人,占總比1.8%。由此可見體操類項目退役運動員的文化程度普遍是本科階段,在當今就業競爭力極大的環境下,還是沒有很強的競爭力的。
  3.3 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的影響
  根據有關統計,這四年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職業轉換培訓情況并不樂觀,2014—2017年四年退役的總人數為55人,報名人數合計22人,實際參加人數合計15人,占四年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總人數的27.3%。江蘇省各訓練單位對運動員退役后的職業技能培訓也非常重視,我省退役轉型工作在全國處于領先,江蘇省體育局每年暑期都會舉辦“江蘇省優秀運動員職業轉型培訓班”,培訓內容也逐漸豐富,更有針對性,但轉型培訓的時間是有限的,培訓時間短、次數少,受到熏陶的效果未能得到鞏固。
  3.4 訓練管理體制的影響
  運動員進入省隊進行專業隊訓練時就要遵守省隊的專業化管理,以專業訓練為首要任務,為省隊、國家爭奪金牌為目標。招收進省隊的運動員,文化學習的日程就有了調整,一周的一、三、五上午進行文化課學習,其余時間都是專業項目訓練,等于說進入省隊一周的文化學習時間只有三個半天,長期的大強度訓練,很多運動員都會受到傷病的困擾,為了專項訓練達到更好的狀態,甚至申請赴外地封閉訓練,這樣文化學習就會受到影響,只有全年停課,全力以赴備戰比賽。
  4  結語
  綜上調查,影響江蘇省體操類項目運動員退役轉型的因素有退役安置政策、運動成績、文化程度、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正確的引導運動員對自身的認知度,找準自己未來的社會地位,推動運動員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規劃的全面能力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 楊春偉.轉型期我國運動員社會保障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08.
  [2] 李燕榮.我國退役運動員職業轉換模式剖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1(36):112-113.
  [3] 徐志萍.山東省優秀運動員退役轉型期心理壓力源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4.
  [4] 劉微娜,季瀏,劉學濤,等.國外運動員退役的綜述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1):7-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29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