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化師生關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學校教育中,師生關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質量的成敗,也影響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因此我們不僅要改善師生關系,而且還要優化師生關系,使師生關系在相互交往中得到更和諧的發展,從而順利實現教育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熱愛 理解 尊重 賞識 批評 文化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95-02
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關系,良好協調的師生關系是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因此,每一個教師應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努力,那么如何使師生關系達到最優化呢?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熱愛學生、無私奉獻是前提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熱愛學生,因為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一個缺乏愛的教育是沒有希望的教育,教師只有對學生真情付出,教育的影響才會滲入他們的內心,教育的效果才會持久,從這個意義上說,熱愛學生,無私奉獻愛是優化師生關系的前提。熱愛學生、無私奉獻,就要深入學生生活,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經常和他們談心,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還要做到嚴在該嚴處,愛在細微處。犯錯是學生的天性,要做到不袒護、不護短,不放任置之,要嚴厲批評教育;學生遇到困難和問題時也要及時給予幫助和解決。更要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需要我們為之付出全部的心血,精力,真情,乃至生命。
二、理解和尊重學生是基礎
尊重與理解是師生關系得到優化的基礎,是每一位教師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理解和尊重學生,需要教師在學生取得成功時給予贊揚,遇到挫折時給予鼓勵,贊揚和激勵一定要適度、恰當,才能實現教育的目的。理解和尊重學生,需要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要給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理解和尊重學生要發揚民主,信賴學生,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平等,人格得到尊重。理解和尊重學生還需要教師走進學生,深入學生,和學生多談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從中知道他們的喜怒哀樂和興趣愛好,從而適應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變化的情緒,從交談、交往中發現學生的某些真實的心理,有助于進行教育。
三、賞識和批評是關鍵
把握好賞識和批評的“度”是優化師生關系的關鍵。教育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賞識和批評是教育的兩翼。要做到賞識和批評教育有效。首先要做到信任學生,寬容學生。堅信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巨大的潛力,都有閃光點,都會成功,同時也承認,每個學生的潛質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存在著個體差異,學不好,犯錯誤是難免的,所以我們要“勵其長、容其短”,給予學生最大的信任。其次,激勵學生,期待學生。經驗告訴我們,每一個學生都需要表揚,需要激勵樹立自信心,我們要輔捉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多肯定、少否定,用贊許的眼光去對待每一個學生,達到激勵和期待的目的,從而使賞識和批評教育有效。
四、教師的文化素養和能力是保證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既是對師者的贊譽和也是要求,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有高尚的品行,還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因為只有具備這樣的素養和能力才樹立起相對的權威性,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從而激起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同樣也為優化師生關系提供保證。一個老師自身素養的高低,對于學生能力和素養起著保證的作用,“一朝聆教誨、終身銘師德”,說的就這個意思。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和能力。一是要提高師德,增強個人的人格魅力。塑造學生的靈魂,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師德,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人格魅力,影響自己的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在平常多加強自己的語言,行為、舉止,做事、為人等方面的素養,要求學生做到的就是必須首先做到,達到為人的楷模,利用師德強烈的示范性,使學生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二是要加強學習。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不斷的給自己充電,與時俱進,個人才能有信心、有尊嚴做到胸有成竹。三是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要善于駕馭課堂教學,就必須鉆研自己的專業知識,研究教法,提高教學效率。四是教育教學的綜合能力。教師要善于處理教育教學的雙邊關系,合理分配課堂教學內容,科學的分配課堂教學時間,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難點,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總之,在學校教育中,師生關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學質量的成敗,也影響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因此我們不僅要改善師生關系,而且還要優化師生關系,使師生關系在相互交往中得到更和諧的發展,從而順利實現教育教學的目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