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網絡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網絡技術發展迅速,網絡媒體依托計算機設備開發商提供的技術和設備支持,進行音視頻的存儲、處理和傳輸。網絡媒體相比傳統媒體有明顯的優勢,傳播范圍廣,保留時間長,信息數據龐大,高職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優勢,提高思政工作質量。
【關鍵詞】網絡媒體 高職院校 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81-02
高職院校以培養實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為主,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社會培養需求的人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的重任,是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現代化建設人才的重要基地。
一、網絡媒體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價值
?。ㄒ唬┚W絡媒體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新平臺
近年來不少高職院校將教學和實踐相結合,使用網絡媒體開展各種活動。傳統媒體環境下,思政教育主要靠教師和學生的面對面交流,需要制定的地點和時間。網絡媒體環境下,可以實現實時教育和遠程教育,思政教育工作更加靈活多樣。網絡媒體平臺中包含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信息具有開放性,任何人都可以接收網絡中的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同時也可以自己上傳信息,與別人分享。
(二)網絡媒體為思政教育提供更多教學資源
網絡媒體是現代教育中教師可以使用的良好的教學工具?;ヂ摼W的發展使人們進入信息時代。網絡媒體擁有海量資源,同時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各種各樣最新的資源。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選擇,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拓展教育內容,選擇有趣的教學資源吸引學生,向學生傳達最新的政治形勢,同時在資源選擇的過程中思政教育工作人員也可以不斷提升自己。使用網絡媒體資源,能夠獲得更多關于思政教育的方法和工作開展的手段。從網絡媒體中獲得的思政知識也可以傳遞給學生。網絡媒體賦予思政教育工作新的時代內涵[1]。思政教育工作人員運用網絡媒體資源,能夠改變傳統教育局面,高職院校的學生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無形中接受最新信息,拓展眼界,與教師形成良性互動。
二、網絡媒體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帶來的沖擊
?。ㄒ唬_擊教育的權威
網絡媒體的迅速發展和應用,使學生獲得知識和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和多元化,高職學生大多對思政類課程不感興趣,而且傳統教學方式也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對學習思政知識感到枯燥無味。一些教師教學手段落后,教學內容平淡,不能與時俱進,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的頻率高,甚至常常缺課。多元文化的異質情境沖擊著教師的權威,影響思政教育工作的進行。
(二)多元沖擊下價值觀扭曲
在現代網絡媒體的傳播下,西方價值觀很容易滲透到高職學生中,導致學生思想混亂,價值觀出現偏差,比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高職學生的意志還不完全堅定,價值觀也在尚未定型時期,容易被西方腐朽思想侵蝕,扭曲自身的價值追求和生活態度?,F實因素制約著學生的行為,思政教育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消極影響因素比較少。但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網絡世界中弱化了法律底線和道德底線,由于缺乏現實生活的約束,在網絡中出現許多不負責任的言論和行為,這些都沖擊著學生的思想。許多高職學生還不成熟,身心都在成長時期,缺乏辨別真假言論的能力,信息素養較低,可能在網絡世界中思想受到侵蝕,放縱自己的行為,甚至違法,在不良信息的影響下迷失自己。
三、網絡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運用策略
?。ㄒ唬┩ㄟ^網絡媒體改善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
網絡媒體優勢明顯,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徑,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員要深入研究網絡媒體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途徑,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積極使用網絡媒體。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不足,要改進教育方式,促進思政教育的多元化,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教育工作。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播放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紀錄片等。在校園的宣傳媒體上進行思政教育,使用校刊、廣播等向學生進行傳播。使用高職學生喜歡的容易接受的網絡媒體平臺進行思政教育,比如一些社交平臺微信微博等,都可以作為思政教育工作的平臺,拓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范圍,吸引學生參與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影響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積極探索新型網絡教學方式,比如采用慕課教學、翻轉課堂、微課等方法。作為一種在線教育模式,慕課教育與傳統教學完全不同,慕課平臺包括網絡教學資源系統、網絡教學傳輸和交互系統、管理系統等。高職院校可以建立慕課平臺基礎設施,為學生提供優秀的線上課堂資源[2]。微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推動了教學模式的改革。微課是用五分鐘到八分鐘的小視頻闡述知識點,強化教學重點和難點,能夠增強教學內容的主題性。思想政治教師可以使用微課動畫或者視頻,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方便學生理解,而且可以使學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翻轉課堂是學生在課下觀看網絡視頻學習,課堂上答疑解惑。思想政治理論是人文社科類的課程,理論難度不大,更加重視理解知識、應用知識,學生可以在課下通過觀看視頻學習,然后在課堂上解決重點和難點,討論社會熱點話題,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政治素養,同時加深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
(二)通過網絡媒體豐富思政教育內容
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有直接的關系,高職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注重豐富教育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機和互聯網不斷普及,學生上網的越來越多,也更容易受網絡內容的影響。高職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生活動態,通過各種網絡媒體渠道,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抓住學生思想上的需求和誤區,及時通過思政教育進行補充和糾正。通過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政教育內容要和學生精神追求相結合,培養全面的高素質的人才。思政教育內容不僅要有經典課程,也要與時代發展緊密聯系,關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的好人好事,以這些時事熱點融入教學內容中,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認同感。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近,從學生周圍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和鼓勵學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ㄈ﹦撔螺浾撘龑Х绞?
高職院校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學生處于價值觀選擇的困難境地,這與網絡信息和思政教育引導的不一致有關。網絡媒體上的信息會影響主流價值觀的引導。高職院校在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以學生的需求和問題為導向,避免引起學生的反感。通過網絡視頻、才藝網絡展示等,將一些宏觀的思想和價值觀向學生傳播,注重傳播的生活化和具體化。將網絡媒體和傳統媒介相結合,引導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正確認識社會發展中的負面。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與國家的大政方針相結合,使學生將個人理想的實現和國家發展相結合,支持和關心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發揮學生的作用。
總之,在信息時代,機遇和風險并存,高職院校要發揮網絡媒體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構建新的教育教學方法體系,創新教學內容和方式。結合網絡的本質特征和技術屬性,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應對各種思想的挑戰,改革和創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孔祥慧.新媒體對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分析及對策[J].山西農經,2017(16):116.
[2]王紅.“微時代”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新載體的探索實踐[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