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個人理財規劃》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現代化改革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闡明了《個人理財規劃》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該課程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信息化  個人理財規劃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F830.5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45-01
  一、《個人理財規劃》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快速發展與應用,我國的信息化社會正在形成,網絡環境更加發達,在線教學資源也愈加豐富。在國家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要求要持續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整合,將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入融入教育全過程,推動改進教學、優化管理、提升績效。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使之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學習、生活中的問題能力成為必備的基本素質。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學模式要隨社會的發展而變革,教學的平臺不再局限于傳統課堂本身,教學的內容也不再局限于教材,當前高職課堂教學所表現出來的智能性、開放性、交互性等特征越來越明顯。社會的變革致使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模式和學習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各種網絡終端的出現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真正意義上的互動成為現實。
  《個人理財規劃》是高職高專院校金融、投資與理財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課程內容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綜合性主要表現在其包含的專業知識就涉及到財務、金融、經濟等諸多學科,同時也要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進行理財分析和投資規劃,實踐性非常強。以上特點決定了以講授和示范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需求,為了實現多位一體的人性化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必然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出現適應性變革,只有使用信息化教學方法才能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股票投資交易中,K線趨勢、MACD、KDJ等移動平均線指標分析都要結合實盤操作為學生進行講授,而基于網絡的信息化教學能夠使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股市行情變化,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其他投資理財部分比如基金投資、債券投資、期貨投資等投資都需要學生進行實盤模擬操作交易,這就要求此部分課程內容需要在實訓室給每位學生配備單獨的電腦聯網操作才能切實掌握各種交易操作方法。
  二、《個人理財規劃》課程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對信息化教學方法理解不到位
  這部分問題主要體現在很多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就是簡單的在授課過程中利用計算機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學,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先進教學設備的功能,只是簡單的將這些設備當作課本、黑板的替代品,對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具有隨意性,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尚且不足,未能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違背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初衷。
  2.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明顯滯后
  目前,《個人理財規劃》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相對滯后,對現有資源的利用也相對不足,同時也缺少對該門課程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因此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存在信息資源缺乏現象,授課教師對基于信息化技術的實踐教學模式研究開發不足,在實踐應用方面就更少。
  3.信息化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目前,該課程的理論部分知識較多,信息化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相對薄弱。大部分個人理財課程的實訓環節均以模擬軟件為主,通過學生利用模擬軟件實踐操作、虛擬交易等達到實訓目的。不過模擬軟件與實際工作軟件在內容和操作要求方面都有不少差距。同時,由于大多數教師的實際工作經驗不足,缺乏相關軟件操作技能,以致于不少課程內容只是停留在理論講授層面上。
  三、高職個人理財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建議
  1.加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實現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代化,首先需要提升教師隊伍的信息化素養,指導并培訓教師如何正確利用信息技術來設計并上好每一堂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主要是指通過在教學實施的整個活動中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學生知識和技能學習。它是“教師教學能力”在信息化環境中的轉化,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主要構成要素包含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設計、實施、教學管理和評價能力、信息化職業實踐能力以及信息化環境下自我發展能力[1]。隨著教學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新的理論和新技術不斷出現,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師信息化培訓時,應該與時俱進,根據最新的信息化教學理論和技術更新培訓內容,完善培訓形式,真正實現培訓的實用性、高效性。
  2.明確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目標,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將信息技術與高職《個人理財規劃》課程整合,原有的教學模式信息化,并在其基礎上創新,改變原來的簡單輔助教學觀念,打造信息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作為強大的認知工具,從而實現提高學習效果的目標。在實踐教學中,除了使用傳統的市場實地調研、情境模擬、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以外,還需要開發和使用仿真模擬教學軟件,以此增加學生體驗仿真理財平臺的途徑。
  3.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
  借助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與教育技術相結合,將課程資源進行有效的信息化整合,建設《個人理財規劃》課程共享型學習資源平臺,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開發微信公眾號平臺、網絡第二課堂平臺。主要內容應涵括其課程標準、教學課件、視頻、練習題庫、案例分析資源庫、證券從業資格證、助理理財規劃師等考證題庫以及網絡考核題庫等; 學生在日常課堂學習之余,還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終端登錄學習平臺,實現實時在線“課堂學習”。此外,任課教師還可以將重要知識點制作成微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滿足了他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綜上所述,通過提升師生的信息化素養,將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有效整合,建設符合高職學生的學情的《個人理財規劃》課程的信息化資源庫,創造出由學生自主探究、互助學習以及資源共享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主動適應現代信息化社會發展,并能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各種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也是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張艷,高校新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3): 63-65.
  作者簡介:
  黎秋華(1983-),女,廣西南寧人,經濟師,講師,從事金融類專業教學,研究方向:區域經濟,投資理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1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