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高校工程造價專業中,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是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政策性、綜合性、技術性和專業性[1]。就目前教學形勢來看,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還存在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實踐能力差、成績考評不合理的問題。這些問題若不予以解決,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和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會造成一定的阻礙?;诖?,本文就如何改善這一現狀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校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U72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35-02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是一門具有很強綜合性和實踐性課程,主要培養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計量與計價文件編制問題以及掌握建筑制圖、建筑材料、施工技術與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的結合的應用型人才,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勝任造價員等崗位的工作[2]。要想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必須要對當前高校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本文由此展開論述。
一、優化課程教學目標
在傳統的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目標。在這一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教師不斷給學生灌輸知識,而忽視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新形勢下,教師應當改善這一局面,變單一的知識目標為知識、能力和素質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就知識目標而言,應當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有關于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的規則,包括清單計價規范計算規則和定額的計算規則,此外還要掌握工程量清單報價以及工程造價文件的編制方法。就能力目標而言,應當要求學生能夠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對小型建筑的工程量進行計算,還能夠單獨報價工程量清單以及對工程量清單進行獨立復核,此外還要掌握完整的建筑工程造價文件的編制方法。就素質目標而言,應當要求學生養成負責、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對于完成的投標文件以及造價文件的準確性有所保證。此外還要使學生形成團結協作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教師只有科學樹立教學目標,才能確保教學活動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灌輸式教學法。這種教學背景下,學生處在完全被動的狀態,對知識的吸收率比較低。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新形勢下,教師必須要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這個基礎上使用多元化、新穎化的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境創設教學法等教學方式。相對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這些教學方式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牢牢掌握課程理論知識。
三、增加實踐教學比例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課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教師必須要落實的教學任務。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今后走上社會能夠順利適應崗位環境,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之中,而不是只會“紙上談兵”。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比例,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就筆者個人教學經驗而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能力訓練,比如以學校周邊諸如別墅、小學等建筑工程為訓練項目,進行建筑面積、基礎工程、主體工程、屋面工程、裝飾裝修工程等單體預決算的模塊教學。第一步帶領學生進行手工算量,第二步進行Excel表格算量,第三步進行軟件算量,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在畢業后能夠和企業真正實現零距離對接。
四、完善課程教學評價
在傳統的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采取終結性考核方式,也就是只關注學生的期末成績。這種考核方式不利于學生有針對性地改善自己,而且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時期下,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采取終結性考核與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兩者各占50%。其中,對于過程性考核成績還應當進行進一步細化,如編制工程量清單計價文件的學習成果占總考核成績的30%,編制工程量清單文件的學習成果占總考核成績的20%,工程量計算單學習成果的考核成績占據總考核成績的50%。終結性考核則是以期末的筆試成績為主,將這兩者有效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一個高效的課堂需要科學的教學目標、多元先進的教學方式和健全的教學評價體系。加上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和綜合性課程,所以教師要協調好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比例,確保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訓練,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伍嬌嬌.《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的“四位一體”式教學改革實踐[J].價值工程,2016(28):184-186.
[2]陳晨.淺談高職院校《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改革[J].電子制作,2014(23):1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