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廠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針對當前食品工廠設計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優化理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性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食品工廠設計;教學改革;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0-0095-02
食品工廠設計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其綜合性很強,而且有很強的實踐性。隨著新形式“新工科”理念的推進,食品工程專業教學更加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學目標是培養該專業畢業生初步具備“食品工程師”能力,能夠在畢業后適應并獨立開展相關工作[1]。
從去年開始,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開始IEET工程教育認證,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對食品工程設計進行大幅度的改革,使其更具有“工程”特性,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基礎理論學習,強化工程技能方面的訓練。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教學改革,讓學生具備應有的工程設計能力,最終結合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完成工程師綜合素質基本訓練。
一、課程特點[2]
食品工廠設計作為食品專業的主干課之一,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基礎知識以及專業技能進行食品工廠設計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課程設計,學生應具備以下技能:(1)能夠查閱食品工廠設計相關資料及搜集分析數據,能學習和借鑒資料中食品工廠設計案例,并靈活運用到自己的課程設計中;(2)食品工廠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學生能深入工廠,將課堂理論應用到工廠見習中,這有助于學生順利開展課程設計;(3)在設計過程中,在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這兩方面要綜合考慮,找到其平衡點;(4)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繪圖能力;(5)最終能夠提交一份文字簡潔明了的工廠設計報告。
二、存在問題
食品工廠設計在課程建設及教學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教學手段單一、落后。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填鴨式”為主,這種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式接受知識,導致老師上課筋疲力盡,而學生學習積極性卻很低,教學效果低下。(2)注重基礎理論學習,忽視實踐性教育,導致該課程工程性質弱化,學生工程設計能力不佳;(3)近年來,食品行業發展迅猛,技術更新換代快,任課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導致教學內容與現代食品工業發展知識上的脫節,部分工藝知識落后于現代食品企業的實際應用。
三、改革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所在的教研室對食品工廠設計課程進行了改革,目的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培養新時期的有創造性的工程技術人才做準備。
1.修訂課程大綱。課程大綱是本專業培養計劃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各門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教師選用教材、組織教學的依據,也是上級部門進行教學水平評估的主要依據。韓山師范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立足于粵東食品行業的發展,以培養地方性食品技術人才為目標,動員全體教研室教師,并聘請食品企業一線高級技術人才,進行教學大綱的修訂,使其緊跟當前行業發展的步伐。修改后的食品工廠設計課程大綱更加注重基礎性、與時性、前瞻性,突出了食品工廠設計理論教學體系的基礎性、整體性;課程設計注重實用性和創新性相結合[2]。食品工廠設計課程設置總學時為54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6學時,課程設計18學時,同時安排有1周的工廠見習。從這個課程大綱可以看出,食品工廠設計不但注重基本理論學習,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學生順利開展課程設計,且設計作品更合理化[3]。
2.更新教學內容。筆者選用了由張國農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工廠設計與環境保護》作為教材。該教材根據現有國標行標,并從工廠設計實際出發,適合于應用型教學。教材詳細介紹了食品工廠設計,全書共9章,依次闡述了基本建設程序及工廠設計的組成、廠址的選擇及總平面設計、食品工廠工藝設計、工廠輔助部門設計、工廠衛生安全、公用系統、三廢處理、基本建設概算、技術經濟分析。內容全面,重點有所突出。
雖然這門課,筆者已經教了9屆學生,但每次授課前,都要反復認真研讀教材,以便對基本理論的講解萬無一失;同時查閱相關資料,以獲取最新的國內外行業發展資訊,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并及時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傳遞相關信息。通過這些努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明顯提高。
3.改變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轉而采用“啟發式教學”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性教學,并引導學生用創新性思維去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4,5]。另外,在每個階段知識點講授接受的基礎上,開展一些課堂討論。如在講解生產車間工藝設計時候,選用上面幾屆同學中部分具有設計缺陷的車間平面布置圖,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該設計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通過這些設計案例的分析與討論,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4.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由于該課程屬于交叉學科,涉及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原理、機械制圖、食品工藝學等,如果只是紙上談兵,許多學生對課程內容理解能力有限,學習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很難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因此,我們利用學?,F代的教育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增加工廠圖片和影像資料,使課堂內容變得豐富多彩,且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由我系雙師型教師和對外邀請的企業高級工程師開展工廠設計講座,講解他們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設計的圖紙,結合各自的寶貴經驗,分享給學生,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效,深受學生的歡迎。
5.實踐教學的改革。構建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需要的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是高等教育質量工程改革的重點和熱點[5]。食品工廠設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進行課程設計之前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主動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強化學生的課程設計能力。(1)校內有食品工程中心,建設形式完全按照食品工廠設計生產方式設計,開設有4個食品工藝研究方向,分別為軟飲料工藝、高溫瞬時殺菌奶制品生產工藝、發酵面制品生產工藝和天然植物資源有效成分提取方向。在相關食品工廠設計的理論教學結束后,帶領學生去工程中心實地見習。學生結合理論課程的學習,在見習過程中提出疑問,由指導教師進行專業解答。學生在工程中心,可以利用現有的工藝生產線開展食品加工的實際生產,為后期的工廠設計收集相關的工藝數據。(2)除了上述校內見習外,我們還會安排學生進入當地食品企業進行為期1周的見習。另外,每年暑假,食品教研室的教師都會帶領大學三年級的學生深入周邊食品企業,給予相關企業進行技術上的指導,同時增加自身的工廠實踐經驗,使食品工廠設計跟上食品行業發展的步伐。
四、結束語
新的教學改革方案我們實施了2年,得到了學生的歡迎,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通過上述改革,學生學習食品工廠設計的興趣普遍提高,認為食品工廠設計課堂教學生動有趣。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們還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方面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黃亮,鐘海雁,任國譜.《食品工廠設計》課程體系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09,(10):24-25.
[2]陳良,章超樺,吳曉萍.《食品工廠設計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J].科技資訊,2009,(8):157-158.
[3]韓宗元,劉云囡,李曉靜,等.“食品工程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農產品加工,2016,(4):72-74.
[4]衛吉良,潘秋生.“食品工廠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農產品加工,2016,(6):81-83.
[5]尚永彪,夏楊毅,李洪軍,等.《食品工廠設計》企業現場教學方法初探[J].西南農業大學報,2010,8(3):195-19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6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