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學診斷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臨床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觀察分析超聲學診斷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33例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均采用彩色超聲診斷。采用統計學分析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正確診斷符合率、錯誤診斷率以及超聲特征。結果: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正確診斷率為100.00%(233/233),錯誤診斷率為0.00%(0/233),正確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錯誤診斷率(P<0.05);233例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中有100例包裹性胸腔積液(占42.92%),85例肺底積液(占36.48%),35例肺葉間積液(占15.02%),13例其他(占5.58%);233例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中有140例發生在左側胸腔(占60.08%)、有83例發生在右側胸腔(占35.62%)、有10例發生在雙側胸腔(占4.29%),各組數據所占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聲學診斷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臨床價值比較高。
【關鍵詞】
超聲學診斷;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臨床價值
近年來,相關研究資料顯示肺結核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發展趨勢[1]。大多數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在經過針對性治療(抽液、抗癆)后能夠使胸腔積液消失,最終治愈;但是也有部分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在結合針對性治療后無法控制胸腔積液滲出狀況,無法治愈[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233例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所有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均采用彩色超聲診斷。233例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中有150例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48.26±12.12)歲,平均體質量為(65.36±14.45)kg。
1.2 方法
所有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均采用彩色超聲(采用GE-LOGQ400 型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5.0MHz)診斷,取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坐式,縱橫掃查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背部肩胛下線、腋前線、腋中線以及腋后線。讓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展開雙臂或者雙手抱頭,充分增寬肋間隙,利用呼氣和吸氣等加以動態觀察。所有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均經過3~6次彩色超聲復查。
1.3 觀察指標
分析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正確診斷符合率、錯誤診斷率以及超聲特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兩組間的療效比較用χ2檢驗,兩組間的構成比較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正確診斷率和錯誤診斷率分析
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正確診斷率為100.00%(233/233),錯誤診斷率為0.00%(0/233),正確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錯誤診斷率(P<0.05)。見表1。
2.2 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病變類型分析
233例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中有100例包裹性胸腔積液(占42.92%),85例肺底積液(占36.48%),35例肺葉間積液(占15.02%),13例其他(占5.58%)。
2.3 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病變位置分析
233例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中有140例發生在左側胸腔(占60.08%),83例發生在右側胸腔(占35.62%),10例發生在雙側胸腔(占4.29%),各組數據所占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結核性疾病是全世界范圍內公認的常見疾病和多發疾病,胸腔積液一般被分為以下兩種類型:1)漏出液;2)滲出液[3]。滲出性胸腔積液以惡性胸腔積液、結核性胸腔積液較為常見。及時且準確地找到胸腔積液的發生原因,才能夠讓胸腔積液患者早日得到診斷和治療,積極改善胸腔積液患者的預后效果[4]。由于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生存時間不夠長,所以加強對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正確診斷顯得尤為重要。
胸腔積液一般是從壁層毛細血管滲出的,其中有85.65%左右的液體被臟層胸膜的肺靜脈毛細血管所吸收[5]。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胸腔積液循環率為30~75%/h,一般情況下,每天有5~10L液體循環會通過胸膜腔。在診斷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過程中,彩色超聲診斷方法顯著優于其他檢查方法。
本研究結果顯示,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正確診斷率為100.00%(233/233),錯誤診斷率為0.00%(0/233),正確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錯誤診斷率(P<0.05)。彩色超聲診斷方法能夠更為靈敏地發現肺下或者肋隔角積液問題。本研究結果顯示233例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中有100例包裹性胸腔積液(占42.92%),85例肺底積液(占36.48%),35例肺葉間積液(占15.02%),13例其他(占5.58%)。包裹性胸腔積液常見于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肩胛間區,呈現半圓形無回聲區,近胸壁處基地比較寬,內側也較為光滑清晰且具有完整比較厚的包膜。但是由于沉著大量的纖維蛋白,加上受到反復感染刺激,所以導致腔內透聲比較差。
本研究結果顯示233例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中有140例發生在左側胸腔(占60.08%),83例發生在右側胸腔(占35.62%),10例發生在雙側胸腔(占4.29%),各組數據所占比例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好發于胸腔右側,由于右側位置比較低,受到呼吸影響,少量積液時采用X線診斷方式以出現漏診情況。采用超聲檢查能夠全方面且多角度地動態觀察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充分改變體位,移動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胸腔積液,積極改善超聲窗。部分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患者受到呼吸影響比較大,因此需要臨床醫生加強觀察,從而進行正確診斷。
參考文獻
[1] 周麗麗.超聲學診斷結核性局限性胸腔積液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17):386.
[2] 姜淑娟.肺炎旁胸腔積液與膿胸的診斷與治療[J].臨床內科雜志,2015,32(10):657-659.
[3] 董振宇.超聲光點分布密度相對值技術對胸腔積液性質的診斷價值[J].廣東醫學,2015,(22):3509-3511.
[4] 凡堂.胸腔積液合并肺不張的超聲成像分析[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5,31(01):77-79.
[5] 黃道政.超聲多平面法定量高齡危重患者胸腔積液的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6,25(09):800-8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