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與核磁共振診斷股骨頭壞死患者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股骨頭壞死作為一種在臨床顧客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近些年來發病機理幾率不斷升高。這種疾病屬于骨關節疾病的范疇,主要是優于股骨頭受到損傷或者內部供血出現問題造成骨髓或者細胞死亡,最終導致股骨頭的生理結構出現問題。本文將就CT和核磁共振在診斷股骨頭壞死方面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
【關鍵詞】CT;核磁共振;股骨頭壞死;臨床
【中圖分類號】R44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5-0151-01
【Abstract】femoral head necrosis (femoral head necrosis), as a common disease among clinical customers, has been increasing in pathogenesis in recent years. This disease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bone and joint disease, which is mainly superior to femoral head injury or internal blood supply problems resulting in bone marrow or cell death, and ultimately lead to the femoral head of the physiological structure problems. 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Key words】 CT;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clinical
引言:
研究發現,引發患者發生股骨頭壞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風濕病、血液病或者由于燒傷造成的?;颊咴诎l生這種疾病之后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長時間持續性疼痛現階段在在臨床診斷中主要采用CT和核磁共振兩種方法。因此,對著兩種方法進行研究對該疾病的精確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就此進行研究。
1 研究資料和研究方法的選取
1.1研究資料的選取
選取的2016年到2017年之間我院收治的懷疑患有股骨頭壞死的患者100名。究統計分析患者年齡發現,其中男性患者54名,女性患者46名,年齡分布介于25歲到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歲。其中由于風濕病引發的患者有30名,由于血液病引起的患者有35名,由于燒傷引起這種疾病的患者有35名。通過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可以發現,在所有的研究對象中有95名患者確診為股骨頭壞死。本次研究的研究內容和研究過程都征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
1.2研究方法的選取
本次研究主要是對CT掃描和股骨頭壞死在確診股骨頭壞死方面的效果進行分析。因此要對患者進行CT和核磁共振兩種方法的檢查。首先,對于CT檢查,要求患者采用仰臥位,采用的設備為美國產的極速CT,各項參數為層厚度100毫米,層間距為10到13毫米。同時對病灶區與要進行5毫米左右的加層掃描。其次采用核磁共振進行檢查,采用的儀器為德國產的核磁共振儀。掃描序列為橫斷面T2WI TR400~4500/TE90~125 毫秒。然后進行冠狀掃描,掃描層厚度設置為5毫米到8毫米左右,對于病灶區域要進行3毫米的加層掃描。
2 檢查指標的選取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過將兩種不同檢查方式獲得的結果同手術獲得的結果進行比較,最終獲得檢查的準確率。同時通過對不同方法的敏感度和特異性等進行比較最終了解到不同檢查手段的優勢和不足。因此可以將比較之后方法的準確率、特異性和敏感程度作為檢查指標進行研究并最終獲得結果。
3 數據統計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對所有的數據資料采用SPSS12.0系統進行處理。對所有的數據資料要計算平均數和方差并進行對比。采用t值檢驗的方法對患者的所有計數資料進行比較,最后用p值確定存在的所有差異是否具有較好的統計學意義。
4 結果討論
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造成患者發生股骨頭壞死的主要原因時由于患者出現缺血情況。同時,這種疾病由于病程較長,發展速度較慢,在發病初期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因此在進行診斷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困難。很多患者由于疼痛而進行檢查時病情已經發展到中晚期,因此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臨床數據顯示,在發病早期進行治療回去的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對該疾病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在臨床檢查過程中主要時依靠影像學實現對股骨頭壞死的早期診斷。在一段時期,X射線掃描的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檢查中,這種方法雖然價格低廉、操作簡單,但是由于檢查的精確程度較低,因此存在較為嚴重的缺陷。在近些年來已經在逐漸被CT和核磁共振取代。
就CT掃描和核磁共振而言,CT掃描可以對患者進行分層次掃描,因此獲得的結果分辨率較高,連續性較強,可以為醫生在進行診斷時提供較為全面的影像信息,使得醫生能夠較好的了解到患者股骨頭的發病情況,對連串治療具有較大的輔助作用。但是,在臨床診斷過程中,核磁共振卻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這主要是由于其檢出率較高。核磁共振時采用電磁波作為檢測信號,因此對患者造成的輻射較小,不會產生較大的影像。同時隨著近些年來技術的發展,現階段核磁共振技術已經可以實現對患者的綜合性檢查,所獲得的相關參數也更加詳細,對股骨頭患者的發病情況交接也更加深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核磁共振可以對任意的股骨頭橫斷面進行掃描檢查,可以較為詳細的顯示出患者關節積液的情況。因此,相對而言核磁共振可以為醫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病理信息,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發現,采用CT檢查獲取的結果準確率能夠達到93%左右,這種方法的敏感度為95%左右,在檢查過程中表現出的特異性達到60%左右,同核磁共振相比各項數據都明顯較低,同時這種差異具有較強的統計學意義。因此,同CT相比,核磁共振可以產生較好的檢查效果,檢出率較高,可信程度較強。這一結果同以往研究獲得的結果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5 總結
本文通過對CT和核磁共振在對股骨頭壞死患者的臨床檢查方面進行研究可以發現,作為兩種較為常見的臨床檢查方法,核磁共振在對疾病的檢出率、敏感度以及特異程度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優勢,因此在臨床應用上具有較好的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何正平.CT與核磁共振對股骨頭壞死患者的診斷學價值分析[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3(6):52.
[2] 李艷明.股骨頭壞死患者CT與核磁共振診斷的比較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5,15(40):1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8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