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多層螺旋CT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對比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對比早期肺癌臨床診斷中多層螺旋CT以及X線平片的應用價值。 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于2018年2—11月期間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39例,所有患者入組后分別接受X線平片檢查以及多層螺旋CT檢查,以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比早期肺癌臨床診斷中多層螺旋CT以及X線平片的應用價值。 結果 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為39例患者均為早期肺癌,檢出率為100.00%;X線平片檢出率為66.67%(26例);多層螺旋CT的檢出率為93.31%(36例);數據對比,多層螺旋CT檢出率與手術病理檢出率較為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120 0,P=0.077 3>0.05);而X線平片檢出率與手術病理檢出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156 0,P=0.000 0<0.05);X線平片檢出率與多層螺旋CT檢出率之間同樣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862 9,P=0.005 0<0.05)。 結論 相對比X線平片而言,在早期肺癌臨床診斷中,多層螺旋CT的應用價值更為顯著,有助于早期確診患者病情,并為患者的后續治療提供借鑒,從而促使患者獲取更好地治療效果與預后質量。
  [關鍵詞] 早期肺癌;多層螺旋CT;X線平片;手術病理檢查;檢出率
  [中圖分類號] R730.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4(a)-000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and X-ray plain film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early lung cancer. Methods Thirty-nine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to November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nroll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X-ray examination and multi-slice spiral CT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of surgical pathology were gold. Standards, compared with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and X-ray plain film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early lung cancer. Results The results of surgical pathology were 39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lung cancer, the detection rate was 100.00%; the detection rate of X-ray plain film was 66.67% (26 cases); the detection rat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was 93.31% (36 cases) Data comparison, multi-slice spiral CT detection rate and surgical pathology detection rate are relatively close, the difference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120 0, P= 0.077 3 > 0.05); and X-ray plain film detection rate and surgical pathology There was also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outflow (χ2=14.156 0, P=0.000 0<0.05); there was also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tection rate of X-ray film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e, statistics. The meaning of learning is established (χ2=7.862 9, P=0.005 0<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X-ray film,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early lung cancer,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s more significant, which is helpful for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atients' follow-up treatment, thus promoting patients' access. Better treatment outcomes and prognosis quality.
  [Key words] Early lung cancer; Multi-slice spiral CT; X-ray film; Surgical pathology; Detection rate   肺癌屬于臨床發生頻率相對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主要誘發部位為支氣管腺體、黏膜。近年來隨著吸煙人數的大幅度增加,在男性惡性腫瘤中肺癌發病率已經高居榜首,由于病情進展較為迅速,且具有較高的惡性程度,很多患者確診時已為中晚期,不利于臨床治療,患者預后效果非常不理想。據有關資料表示,對肺癌患者行有效的早期診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而延長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探討有效診斷早期肺癌的臨床途徑具有非常顯著的現實意義[1]。該次方便選擇該院于2018年2—11月期間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39例,以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分析多層螺旋CT、X線平片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該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39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過手術病理檢查后確診為早期肺癌;②患者均了解該次研究內容并自行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重度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②合并其他臟器官疾病患者;③意識障礙患者;該次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審批合格。39例患者中有27例為男性,12例為女性,年齡最小的為45歲,最大的為77歲,平均為(58.72±7.53)歲;病程最短的為3個月,最長的為10個月,平均為(5.45±0.71)個月。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均為程度不一的干咳以及低熱等。
  1.2  方法
  X線平片檢查:選擇島津提供的600MA型號的X線檢查儀,攝取患者胸部后前位的掃描片。
  多層螺旋CT檢查:選擇GE寶石HD750型號的64排螺旋CT掃描儀對患者行低劑量肺部掃描,電流值設定成25 mA,電壓值設定成120 kV,層厚值設定成7.5 mm。若掃描期間發現患者肺部有結節存在,需要開展薄層重建掃描,重建厚度值設定成1.25 mm。若掃描期間發現患者肺部有可疑病灶存在,以常規劑量強化掃描可疑病灶,電流值設定成220 mA,電壓值不變,層厚值設定成5 mm。向ADW4.2工作站上傳重建圖像,通過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容積重建等技術對圖像進行處理,構建三維立體成像,進而由兩名專家醫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2-3]。
  1.3  觀察指標
  以患者的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記錄并對比多層螺旋CT、X線平片在早期肺癌臨床診斷中的檢出率。判定標準如下:①X線平片:患者肺部存在毛刺征、分葉征或是顆粒征[4]。②多層螺旋CT:若為早期中央型肺癌,管壁較厚,管腔較窄,腔內存在明顯的結節狀;若為中晚期中央型肺癌,管腔、管壁等存在明顯腫塊,管腔呈現杯口形、錐形戒斷以及鼠尾狀狹窄;若為早期周圍型肺癌,存在磨玻璃樣結節;中晚期周圍型肺癌,存在腫塊,有強化表現[5-6]。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期間,39例患者臨床影像學檢查數據均通過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采集、對比分析,數據記錄形式以計數資料(%)為參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為39例患者均為早期肺癌,檢出率為100.00%;X線平片檢出率為66.67%(26例);多層螺旋CT的檢出率為93.31%(36例);數據對比,多層螺旋CT檢出率與手術病理檢出率較為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X線平片檢出率與手術病理檢出率、多層螺旋CT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因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大氣污染等問題的影響,人們的生命健康面臨著較多的危害因素,罹患各種程度以及類型疾病的風險性非常高,例如肺部疾病。若患者罹患肺部疾病之后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或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預,導致病情持續發展,極易誘發肺癌[7]。肺癌作為世界范圍內具有較高致死率的一種惡性腫瘤,會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安全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一般情況下,肺癌病灶以腺體上皮肺部處或是支氣管黏膜上。早期肺癌具有較強的隱蔽性,臨床診斷難度較大,導致患者誤診、漏診的概率較高,導致很多患者無法及時確診,待病情可以確診時已發展為中晚期肺癌,患者早期喪失最佳治療時機,臨床治療非常困難,患者的生命安全難以得到有效保障?,F如今,肺癌臨床發病率持續上升,已經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第1位,觀察前人研究成果可知,肺癌患者患者的預后情況,例如5年生存率,或是10年生存率等均與患者確診時的病理分期存在密切的關聯性,即患者確診時病理分期越低,患者預后質量越好[8-10]。換言之,對于肺癌患者,只有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有利于患者獲取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而為患者的預后發展提供基礎保障,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臨床應用頻率相對極高的診斷方案有兩種,即多層螺旋CT、X線平片,該次為了探討有效診斷早期肺癌的臨床途徑,選擇該院于2018年2—11月期間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39例,以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分析多層螺旋CT、X線平片的應用價值,結果顯示,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為39例患者均為早期肺癌,檢出率為100.00%;X線平片檢出率為66.67%(26例);多層螺旋CT的檢出率為93.31%(36例);數據對比,多層螺旋CT檢出率與手術病理檢出率較為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120 0,P=0.077 3>0.05),而X線平片檢出率與手術病理檢出率、多層螺旋CT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156 0,P=0.000 0 <0.05;χ2=7.862 9,P=0.005 0 <0.05)。該檢測結果與劉珂石[11]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其研究結果中,多層螺旋CT的疾病檢出率達到92.70%,而X線平片的檢出率在68.32%左右,數據比較(χ2=6.579 3,P=0.000 0<0.05)。由此可見,多層螺旋CT在早期肺癌臨床診斷中具有較為顯著的應用效果。多層螺旋CT是現階段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影像學檢查手段,具有無創、快捷以及簡單等特點,可以對患者病灶相關內容進行清晰反映,例如病灶位置、病灶范圍、病灶對周邊組織的侵犯程度等,為臨床診斷以及治療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據[12-14]。雖然多層螺旋CT的早期肺癌檢出率相對較高,但其經濟成本也相對較高,而X線平片雖然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檢出率較低,但其經濟成本較低,而且臨床操作更為簡便,若患者臨床癥狀僅為發熱、咳嗽等,臨床可以通過X線平片對患者進行初診,若患者存在其他癥狀,再對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或是手術病理檢查[15]。   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診斷早期肺癌的效果明顯優于X線平片,但經濟成本較高不易于患者接受,因此初診可以應用X線平片,若患者存在其他癥狀,再對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或是手術病理檢查。
  [參考文獻]
  [1]  譚國光,歐艷荘,何瑞成.多層螺旋CT與胸部X線診斷早期肺癌的應用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7(3):126-129.
  [2]  范雪麗,時高峰,杜煜,等.多層螺旋CT掃描在早期肺癌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4):114-116.
  [3]  劉愛林.探究螺旋CT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6):127-128.
  [4]  朱曉峰,鄒志田,許傳斌.腫瘤標記物聯合多層螺旋CT在早期肺癌患者中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6):44-46.
  [5]  周娟,王磊,趙斐.多層螺旋CT檢查在周圍型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7,26(2):367-368.
  [6]  袁牧.多層螺旋CT檢查用于早期肺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5):2-3.
  [7]  田華.應用多層螺旋CT低劑量掃描對早期肺癌的監測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3):228-229.
  [8]  崔光輝.使用多層螺旋CT對肺癌進行早期診斷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3):140-141.
  [9]  曹鴻,王文生.多層螺旋CT和X線平片檢查周圍型肺癌對比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6,26(2):361-363.
  [10]  羅勁松,姜蓬.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在肺癌鑒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34(5):769-771.
  [11]  劉珂石.原發性肺癌CT與X線胸片表現的比較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4):120-122.
  [12]  王景順.多層螺旋CT在診斷周圍型小肺癌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研究,2016,24(10):222-223.
  [13]  程富兵.肺癌高?;颊叨鄬勇菪鼵T篩查的影像特點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6,14(7):68-70.
  [14]  李宇婷,張慧芬,吳立軍.小細胞肺癌的多層螺旋CT征象分析[J].醫學研究雜志,2017,46(1):39-42.
  [15]  劉博,袁建軍.64層螺旋CT在小細胞肺癌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1):49.
  (收稿日期:2019-01-05)
  正文主體部分之“討論”
  1.著重討論研究結果的創新之處及從中導出的結論,包括理論意義、實際應用價值、局限性,及其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等。如果不能導出結論,也可通過討論,提出建議、設想、改進意見或待解決的問題等。
  2.應將本研究結果與其他有關的研究相比較,并將本研究結論與目的聯系起來討論。
  3.不必重述已在前言部分介紹過的背景和在結果部分詳述過的數據或資料。不應列入圖或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575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