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和MRI檢查對子宮頸癌的診斷價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螺旋CT和MRI檢查對子宮頸癌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子宮頸癌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需進行螺旋CT和MRI檢查,回顧分析檢查結果。結果:螺旋CT聯合MRI的子宮頸癌分期檢出率明顯高于螺旋CT、MRI,針對直徑≤3cm病灶,螺旋CT準確率均明顯低于MRI、螺旋CT聯合MRI,而MRI準確率明顯低于螺旋CT聯合MRI,針對直徑>3cm病灶,螺旋CT聯合MRI準確率明顯高于螺旋CT、MRI(P<0.05)。結論:螺旋CT和MRI檢查對子宮頸癌的診斷價值均較高,但MRI診斷準確率更高,為了進一步提高診斷靈敏度和準確率,可將螺旋CT和MRI聯合檢查。
【關鍵詞】 螺旋CT;MRI;子宮頸癌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026-02
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多發于絕經期或育齡期女性,其發病原因與病毒感染、不良性行為等有關,一旦發病需及早進行手術治療,否則極易對女性生育功能和身心健康造成許多不利影響,因此需要采取安全、準確的手段,有效確定患者子宮頸癌分期,為臨床診治提供科學的參考和指導[1]。本實驗選取61例子宮頸癌患者,分析螺旋CT和MRI的診斷價值,詳細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宮頸癌患者61例,病理分期:Ⅰ期26例、Ⅱ期20例、Ⅲ期13例、Ⅳ期2例;年齡最小34歲、最大68歲,平均年齡(49.53±6.70)歲;病灶直徑:>3cm者24例、≤3cm者37例。所有患者在病理分期、病灶直徑等一般資料上無比較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進行螺旋CT和MRI檢查,螺旋CT:維持仰臥姿勢,指導患者憋尿,保持膀胱充盈狀態,并應用螺旋CT(東芝Toshiba 64排)由恥骨聯合下緣掃描至髂嵴,參數設置:層厚5—10mm、螺距為1、重建間隔0.5—2.5mm,采用軟組織算法B20f smooth進行重建,增強掃描應用非離子造影劑(碘海醇)經肘靜脈高壓注射,注射速度每秒2.5—3.5ml、注射量1.3—1.5ml/kg,并打開計算機造影失蹤技術,待掃描上界上緣5cm處腹部主動脈CT值為既定域值170—180HU后,需完成動脈期掃描,延遲65s進行實質期掃描,掃描結束后需將影像傳送到相應工作站;MRI檢查:幫助患者調整至仰臥姿勢,待憋尿且膀胱充盈后,應用GE1.5T超導磁共振成像儀由腎下極掃描至會陰水平處,在常規規矢狀面SE T1WI、TSE T2WI和矢狀面脂肪抑制T2WI完成加權掃描,采取體部相控陣線圈,層間距1—2mm、層厚5mm,增強掃描時,需經肘靜脈高壓注射對比劑(多它靈),注射速度每秒1.5—2.0ml、注射量0.1mmol/kg,并進行T1WI增強矢狀面、橫斷面掃描,參數與T1WI平掃相同。
1.3 統計學方法 由SPSS20.0軟件分析、處理實驗結果,x2檢驗計數資料,用(%)描述,若P<0.05,則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見表1,螺旋CT聯合MRI的子宮頸癌分期檢出率明顯高于螺旋CT、MRI(P<0.05)。螺旋CT檢查影像顯示腫瘤直徑1.5—4.7cm,平均直徑(3.20±0.71)cm,且典型宮頸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大和軟組織腫塊狀;MRI檢查影像顯示腫瘤直徑1.3—4.9cm,直徑均值(3.09±0.73)cm,且典型宮頸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大,病灶表現出不規則形態或類圓形。直徑≤3cm病灶:螺旋CT準確率為54.05%(20/37),明顯低于MRI67.57%(25/37)、螺旋CT聯合MRI89.9%(33/37),而MRI準確率明顯低于螺旋CT聯合MRI;直徑>3cm病灶:螺旋CT聯合MRI準確率為95.83%(23/24),明顯高于螺旋CT66.67%(16/24)、MRI75.00%(18/24)(P<0.05)。
3 討論
子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病情嚴重者極易出現不孕癥,最終影響到女性生育功能和身心健康,故需要做到早診斷、早治療,而螺旋CT、MRI均是近幾年臨床診斷常用的兩種影像學技術,螺旋CT具有操作簡便、分辨率高、成本低的特點,是患者診斷和治療效果評估的主要手段,且經工作站三維重建后能獲得多視角、多方位的圖像,從而清晰顯示出四周臟器侵犯與局部解剖結構[2];MRI與螺旋CT相比,具有更好的組織分辨率,且圖像采集信號更多,能進行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無任何放射性輻射,可直接表現出腫瘤病灶、四周組織等情況[3]。實驗結果顯示,螺旋CT聯合MRI的子宮頸癌分期檢出率明顯高于螺旋CT、MRI,直徑≤3cm病灶:螺旋CT準確率為54.05%,明顯低于MRI67.57%、螺旋CT聯合MRI89.9%,而MRI準確率明顯低于螺旋CT聯合MRI;直徑>3cm病灶:螺旋CT聯合MRI準確率為95.83%,明顯高于螺旋CT66.67%、MRI75.00%(P<0.05)。
總而言之,MRI檢查對子宮頸癌的診斷價值比CT高,檢出率和診斷準確率更高,若想進一步提高診斷效果,盡可能減少誤診和漏診,則可以進行螺旋CT和MRI聯合檢查,為患者臨床診治提供更科學的影像參考和指導。
參考文獻
[1] 蔣琴, 何冠南. 超聲與MRI在宮頸癌分期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6, 14(9):101-103.
[2] 張秋芳, 連鵬. 浸潤性宮頸癌術前CT及MRI診斷的臨床價值研究[J].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6, 14(4):104-106.
[3] 趙佳鑫. 多層螺旋CT診斷宮頸癌淋巴結轉移的價值[J].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6, 32(3):81-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