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CT平掃與增強CT檢查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對比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影像學檢查方法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方法 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均進行彩超、CT平掃與增強CT檢查, 觀察三種不同影像學檢查方法的檢查結果。結果 CT平掃和增強CT對急性胰腺炎的檢查陽性率高于彩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增強CT對急性胰腺炎的檢查陽性率高于CT平掃,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增強CT對重癥胰腺炎的檢出率高于CT平掃、彩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T平掃、增強CT及彩超顯示并發膽囊炎、膽管和膽囊結石者分別為15例(30.6%)、15例(30.6%)、23例(46.9%), 并發胰周明顯積液者分別為13例(26.5%)、14例(28.6%)、11例(22.4%), 并發腹水者分別為8例(16.3%)、8例(16.3%)、4例(8.2%);彩超對膽源性胰腺炎的檢出率高于CT,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種不同檢查方法對腹水、胰周明顯積液性胰腺炎的檢出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中, 要根據各種影像學檢查方法的特點充分、合理地利用, 必要時聯合應用, 以為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提供更有價值的依據。
【關鍵詞】 彩超;急性胰腺炎;CT平掃;增強CT;診斷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30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癥狀重, 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 若治療不及時, 則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正確診斷及治療, 對提高預后有重要臨床意義[1]。近年來, 隨著醫學影像學的發展, 彩超及CT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應用使其診斷水平大大提高。本研究中通過對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探討彩超、CT平掃與增強CT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接收的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持續的上腹痛、腹脹、發熱、惡心、嘔吐, 4例患者伴有黃疸, 7例患者發病前暴飲暴食及大量飲酒, 25例患者有膽石癥或膽囊炎史, 38例血尿淀粉酶升高。其中, 女20例, 男29例, 年齡25~72歲, 平均年齡(57.4±10.5)歲。
1. 2 方法 采用LOGIO E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GE公司), 探頭頻率3.5 MHz進行檢查, 患者取平臥或側臥, 空腹狀態, 重點探查胰腺及其周圍組織, 觀察腹腔積液、胰腺大小、內部回聲、形態等情況。CT檢查采取GE CT750HD排多層螺旋CT(美國GE公司), 掃描參數:250 mA, 120 kV, 螺距1.0, 層厚及層距均為3 mm。從肝頂部至腎臟下極進行掃描;完成平掃后進行增強掃描, 利用高壓注射器經肘靜脈以3.0 ml/s的速度注射對比劑碘海醇, 用量100 ml, 濃度300 mgl/ml。注入對比劑25~30 s后進行動脈期掃描, 70~80 s后進行靜脈期掃描, 180~300 s后進行延遲掃描。
1. 3 觀察指標 將彩超、CT檢查結果與臨床確診結果進行對比, 比較三種不同檢查方法對急性胰腺炎診斷的陽性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三種不同檢查方法檢出結果對比 CT平掃和增強CT對急性胰腺炎的檢查陽性率高于彩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增強CT對急性胰腺炎的檢查陽性率高于CT平掃,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增強CT對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檢查陽性率高于CT平掃、彩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T平掃對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檢查陽性率高于彩超,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CT平掃、增強CT及彩超顯示并發膽囊炎、膽管和膽囊結石者分別為13例(26.5%)、13例(26.5%)、23例(46.9%), 并發胰周明顯積液者分別為13例(26.5%)、14例(28.6%)、11例(22.4%), 并發腹水者分別為8例(16.3%)、8例(16.3%)、4例(8.2%);彩超對膽源性胰腺炎的檢出率高于CT,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種不同檢查方法對腹水、胰周明顯積液性胰腺炎的檢出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彩超表現 彩超顯示急性胰腺炎表現為胰腺腫大, 呈局限性或彌漫性增大, 邊緣輪廓清晰, 胰腺內部呈片狀低回聲。對于重癥患者, 表現為內部出現不均勻強回聲及低回聲, 胰腺明顯腫大, 邊緣模糊, 腹水明顯, 胰周出現液性暗區。
2. 3 CT表現 CT顯示急性胰腺炎表現為胰腺腫大, 呈局灶性或彌漫性增大, 基本均勻強化;邊緣毛躁, 密度均勻或不均勻, 可正?;驕p低;部分可見胰周積液。增強CT掃描顯示胰腺均勻強化, 無低密度液化壞死區。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表現為體積明顯增大, 均勻強化, 伴有出血壞死, 表現為斑片狀、點狀或大片狀低密度灶;形態不規則, 輪廓模糊;胰腺周圍脂肪層消失。增強掃描時, 正常胰腺組織強化, 壞死區無強化。
3 討論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多種病因導致胰酶被激活而引起的突發腹痛及血、尿淀粉酶升高等一系列癥狀, 早期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對提高其預后尤為重要[2]。
彩超檢查是一種非侵入性檢查, 具有經濟、靈活、迅速等特點, 掃描區域及掃描角度不受限制, 能大范圍和多角度進行掃查, 能全面顯示胰腺及周圍臟器, 便于發現胰腺本身的病變, 又能了解肝膽等周圍組織及整個腹腔情況;然而其容易受氣體和脂肪的影響, 對于腸管擴張積氣及肥胖患者, 超聲對胰腺的顯示會受到限制, 但其能重復多次檢查, 無X線輻射[3-5];因此, 彩超檢查可作為臨床檢查和隨訪的首選。CT檢查分辨率高, 不受腹腔脹氣及體型的干擾, 能清晰顯示胰腺及其周圍組織器官, 對診斷急性胰腺炎有明顯的優勢。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診斷上, 增強CT檢查在顯示小范圍病變方面較CT平掃更加敏感和精確, 且能了解胰腺的壞死程度, 還能觀察到有無并發癥發生及胰外侵犯的范圍[6, 7]。但CT檢查也存在X線輻射、費用高等局限性。本研究結果顯示, CT平掃和增強CT對急性胰腺炎的檢查陽性率高于彩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增強CT對急性胰腺炎的檢查陽性率高于CT平掃,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對于急性胰腺炎, 采取增強CT掃描進行臨床診斷具有更高的檢出率, 臨床價值更高。急性胰腺炎的發病中膽源性胰腺炎可占40%左右, 伴有膽囊結石者約30%~60%, 重癥胰腺炎患者可達63%。本研究中, 彩超對膽源性胰腺炎的檢出率高于CT,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超聲對并發膽囊結石、膽囊炎的檢出率高于CT, 這與管唯唯[8]的文獻報道的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增強CT掃描能有效檢出胰腺病變, 對急性胰腺炎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但其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而在臨床中, 要根據各種影像學檢查方法的特點充分、合理地利用, 必要時聯合應用, 以為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提供更有價值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許東明. 增強CT和彩色超聲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比較.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15, 24(10):1115-1117.
[2] 羅旺啟, 蔡衛東. 增強CT、MRI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分級中的診斷價值. 浙江創傷外科, 2016, 21(3):545-546.
[3] 武佃江. 彩色超聲與增強CT在急性胰腺炎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影像技術, 2016, 28(2):25-26.
[4] 趙龍, 劉梅. 增強CT和彩色超聲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比較.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8, 2(11):59-60.
[5] 江發良, 林彩虹. 增強CT和彩超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應用比較. 中國當代醫藥, 2016, 23(26):106-108.
[6] 王健. 彩超、CT平掃與增強CT檢查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臨床對比研究.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8, 2(6):22-24.
[7] 高萬青. 彩超CT平掃與增強CT檢查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效果. 母嬰世界, 2016(2):41.
[8] 管唯唯. 對比分析增強CT和彩色超聲在急性胰腺炎診斷中的應用. 臨床研究, 2017, 25(2):44-45.
[收稿日期:2018-10-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0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