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應中心管理難度的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基層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題。因為基層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結構復雜、文化層度差異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只要加強人心的管理和科室文化建設,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就會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人性化的管理;文化建設;理想的效果
消毒供應中心“兩規一標”的出臺,對消毒供應中心無論在管理上、技術含量上、人員要求等方面都提出非常高得要求,加上醫院各級領導及各臨床科室醫務人員意識與“兩規一標”要求未同步。這就給消毒供應室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如何來保證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感控質量。確保工作順利開展,讓科室所有的員工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是每位管理者值得思考的問題。
1 消毒供應中心存在的管理難點
1.1 醫院各級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認識不夠
雖然近幾年來,出現因醫院感染事件引發的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醫療界相關人員的重視,幾乎是每個醫院都在對消毒供應中心進行改進、擴建和新建[1]。但由于醫院對消毒供應中心投入跟不上,認為消毒供應中心不斷地支出未給醫院帶來任何經濟效益。只有精神獎勵而無物質獎勵要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的確是一個難點之一。
1.2 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學習能力和意識不到位
由于消毒供應中心本身年齡偏大,學歷也比較低,原本都是到消毒供應中心養老的,沒有學習動力和能力,也沒有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動力,這個年齡的護理人員也不想有更高的追求。加上新進設備、儀器引進,致使她們為難而退。
1.3 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結構復雜
就我院而言有護理人員8名(護師2名,主管護師5名,副主任護師1名),平均年齡45.2,還有3名正式工人,10名合同工人,平均年齡也在43歲左右。學習能力、操作能力等的參差不齊及性格特征的差異,要讓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人盡其才,有一種良好的心態及心情投入到工作中來的確是一種挑戰。
1.4 消毒供應中心的創收問題
由于“兩規一標”的出臺,對十大環節的質量控制提出高標準、嚴要求,要達到高標準必然要增添很多設施、設備、和物資。特別是各種監測、各種包裝材料、各種清洗劑及質量追溯系統等等每月的消耗是相當大,但也是必須的。讓醫院領導看不到直接的利益,對待消毒供應執行的態度、在待遇上的分配等就比較低。
2 管理難度應對措施
2.1 培養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敬業精神
2.1.1 職業素質的管理與培養
所謂素質是指人的生理、心理、職能、知識、職業道德。醫學模式的轉變對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結構和知識提出了更深、更廣、更高的要求,消毒供應中心護士應具備特殊的職業素質。
2.1.2 雖然供應中心不直接面對病人,但他們提供的物品對病人的康復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要讓他們樹立以病人為中心、以滿足病人的基本需要為宗旨。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信心。
2.1.3 消毒供應中心工作雖然平凡,但與千家萬戶的悲歡離合息息相關,能到供應中心應該感到榮幸和責任重大。供應中心工作繁多,大多數是在無人監視下操作。必需具有精湛的技術、高尚的責任感、自覺遵守各項工作制度與操作流程,要具有很好的慎獨精神才能確保做到高標準、高品質、高質量。在一舉一動中體現護士的高尚情操。把這種思想無聲無息的融入到我們的工作中去。使自己的價值真正在本職崗位上體現出來。
2.2 人性化管理
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結構復雜,能力參差不齊,性格差異特別大,對待每一個人的方式各異,比如:人的性格特點不一樣,那么生產進度、對待工作的態度、對待工作質量的理解就不一樣,有的人溫和、做事慢,仔細,對待事情很認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講效率,缺乏質量意識,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內向,有了困難不講給科室管理者聽,對新事物、新的知識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積極主動,但好動,喜歡在工作場所將閑話,作為他們的管理者,就不能用同樣的態度和方法領導所有的人,應當區別對待(相對公平的前提下),對不同性格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他們能“人盡其才”。消毒供應中心的護理人員都是四五十歲的女人,在家里都要做飯、洗衣等家務活,所以每到上午11點40分過后,每個人心都是慌得,急著回家,這個時候不放他們走,就算人沒有走,工作質量也非常差。所以我不強調他們必須到點下班,但接近下班時間必須把手頭的活保質保量的干完。于是采用彈性排班,來解決實際問題。
2.3 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在醫院的知名度
2.3.1 加強自身的學習,嚴格執行各項制度、職責、嚴把質量關,讓每一位醫務人員通過使用我們為其提供的重復使用的器械、物品滿意。每月不僅要與臨床科室進行溝通而且還進行滿意度測評,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持續改進。改變消毒供應中心過去在醫務人員心目中的地位和看法,得到他們的認可。
2.3.2 積極參加醫院、市上舉行的各項有益活動,比如一年一度的長跑比賽、各種節日舉辦活動、在醫院院報上積極撰寫有關消毒供應中心的稿件等等,提高消毒供應中心的知名度。
2.3.3 加強培訓,每年都要送相關人員到上級醫院培訓學習,積極主動參加消毒供應中心舉辦的各種品質會議,對一些難點主動向上級醫院的老師學習和請教。在醫院主動要求安排繼教講課,目的是讓更多的醫務人員了解消毒供應中心,認識消毒供應中心。
2.4 團隊文化的建設
一個團隊是否優秀不是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板。這就是“木桶理論或者水桶效應”,所以我們采取分層次培訓,來提高供應中心綜合素質。擬定分層次培訓計劃,對培訓講課進行合理化的安排,對培訓結果進行考評,實行獎懲[2-3]。
總之:目前基層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確存在諸多問題及管理難點,但只要我們采取積極有效管理方法,就會減少或消除目前的困境,走向充滿活力和陽光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夏晗.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方法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18):4219-4220.
[2]李海云.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3):00254-00254.
[3]王云,孟遠霞.消毒供應中心規范管理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4):105-1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