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 優化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在培養口腔醫學技術本科人才的作用。方法 以勝任力為目標,在口腔醫學技術本科理論教學、技能教學、人文素質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實踐,并對該專業現狀和發展進行思考。結果 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能夠進一步優化本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以素質為核心、以能力為本位,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知識和技能靈活應用的專業學生,適應社會產業對口腔醫學技術人才的需求。結論 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貫穿到口腔醫學技術本科教育教學過程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 口腔醫學技術;崗位勝任力;職業素養;專業教學;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R7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3(c)-014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ost-competence in the training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stomatology. Methods With the aim of competency, reform and practice in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skill teaching and humanistic quality training of stomatology technology. Think about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 Results With the aim of post competence, we can further optimize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train professional students with quality as the core and competency-based, with high professional quality,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adapt to the social industry of the stomatology. Conclusion With the aim of post competency, it is an effective training mode for th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stomatology.
  [Key words] Stomatology technology; Post competence; Professional quality; Professional teaching; Training mode
   勝任力一般指的是某一工作中卓越成就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潛在的深層次特征[1]。臨床崗位勝任力是指醫療服務中熟練運用溝通技能、學術知識、技術手段、臨床推理、情感表達、價值取向和反思行為,以求所服務的個人和社區得到優質服務[2-3]??谇会t學技術是一個朝陽專業和產業,該專業的畢業生是到義齒加工企業、矯正修復體公司、口腔醫療器械公司從事義齒研發和制作、工藝的發明和改良、口腔設備及口腔材料發明和改進等工作。這就對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專業的畢業生提出了新的崗位能力要求。該專業畢業生不但要熟悉口腔和牙齒的解剖生理功能特點,更要有熟練的動手能力,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思路并最終解決問題。專業培養的目標和手段要緊密地和產業企業的要求結合起來,不能培養眼高手低的理論高材生,也不能只是企業流水線上的熟練工人。經過深入企業調查,和企業管理人員訪談,構建和確定口腔醫學技術本科畢業生的最核心的崗位能力為:①復合型理論知識,要熟悉口腔醫學尤其是牙齒頜骨的形態功能等,也要熟悉高分子化學、材料學、美學等方面的理論;②熟練的操作技能,懂操作,會操作,能夠解決實踐中的問題;③以溝通、審美、合作、創新為主的綜合能力。
   我國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起步較晚,口腔修復技師主要靠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培養。改革開放將口腔瓷修復技術,鈦鑄造技術,精密附著技術,種植義齒修復技術,CAD/CAM技術引入我國,帶動了口腔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隨著人群口腔保健意識和口腔治療水平的提高,社會在需要高素質口腔醫師的同時,也需要高水平的口腔技師。此外,隨著醫療高分子化學、口腔材料學、口腔設備學和口腔美容學等學科的發展,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義齒公司的技師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我國口腔醫學技術人員的培養層次低,專業相關知識、專業操作技能、自我知識更新和適應行業發展變化的能力等即崗位勝任力與崗位要求相距甚遠,不能適應專業發展的新要求。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本科教育急需發展,2005年,四川大學率先面向全國招生??谇会t學技術本科專業培養體系大部分院校還是參照醫學培養模式即公共課程部分、專業基礎部分和專業部分。而口腔醫學技術是理學范疇,注重的是知識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培養的是實用型“技師”人才[4]。泰山醫學院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專業2013年起面向全國招生,該校以勝任力為目標,對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專業教學體系進行了一些探索,總結如下。
  1  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導向,調整理論教學模式,夯實專業基礎知識
   口腔醫學技術本科教育培養的是技師,既能勝任口腔修復、正畸工藝的各個流程和操作技術,又能夠對實踐中的如流程革新、技術發明、材料合成等進行思考,從而解決問題,促進口腔工藝技術的提升。夯實專業理論是勝任力的基礎。通過課程體系的分段“整合”、教學內容的整體“融合”,使醫學、工學知識在學生身上得到有機“復合”。我們在教學中不斷調整課程體系:①打破三大塊模式,融入更多的實驗、見習、實踐課程,精簡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類課程,增設高分子材料學、醫用分子材料學、美學、口腔醫學美學、數字圖像處理、口腔醫學概論等課程,加大三大教學模塊之間的銜接和融合。②實施模塊化教學,將相關課程、實驗重復課程模塊化[5]。以口腔材料學為例,除前三章總論部分外,課程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分別為口腔內科學材料、口腔修復學材料。由于以上兩門課均有涉及相關材料的實驗課,所以可以刪除口腔材料學實驗課,將口腔材料學理論課拆分至兩門課相應章節同時授課。③調整理論、實驗課時比達1:2,更多地在實驗實踐中學習,培養動手能力。   2  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導向,培養學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提升技能水平
   學生的操作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培養出的學生必須能動手,會動手。圍繞這一核心目標,逐步落實早實踐、多實踐、反復實踐的原則:①實驗教學改革,將可摘局部義齒工藝學、固定義齒工藝學、活動矯治器工藝學等課程教學搬到實驗室中,以實驗教學為主,在做中學,先預習,再到實驗室實驗,最后帶著疑問和實驗心得看書、看課件,教師答疑。②見習模式和見習方法的研究,開學初專業教育放到義齒加工中心或相關設備公司,大一寒暑假即開始預見習,學生到廣州、深圳、東莞、青島、日照、泰安等地的義齒加工公司觀摩學習。③實習模式研究,大三下學期開始實習,更多的融入產業,實習時間延長至18個月。反復的實踐,使學生對口腔工藝流程、義齒加工儀器設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備了較高水平的技工操作水平和崗位勝任力。
  3  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導向,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培養口腔醫學技術本科生,人文素養的提升是其基本能力。國內口腔技師的水平與國外優秀技師比較,最大的差距不是技術學習和應用方面,而是突出地體現在內在的人文知識、專業素質及基本功的欠缺上。學生的人文修養、美學修養、交流和溝通能力對其技能水平的提升意義重大。如技師加工的義齒,不僅僅是產品,更應該是藝術品,從美觀、使用、舒適度、個性化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教學過程中:①開設醫學心理學、口腔醫學美學、修復工藝質量管理課程;②選修醫患溝通、大學語文、奇石鑒賞等課程;③舉辦見習、實習講座,請有關專家和技師現身說法,交流義齒加工過程中的好于壞、得與失;④鼓勵學生參與教師和企業的科研項目。通過各種環節,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綜合分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思維和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達到學生理論學習、實踐能力、科學創新能力全面提高的培養目的[6]。
  4  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辦好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本科教育的幾點思考
   ①口腔醫學技術與口腔醫學在名稱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但二者理學學位與學士學位的區別對學生的就業方向、志愿報考等影響是十分重大的。是否考慮使用口腔工藝技術等名稱也需廣大同行討論。
   ②加強專業思想教育,減少生源的流失。學生入學后,真正清楚口腔醫學技術和口腔醫學的區別后心理落差較大,轉專業率高,如該校2013級轉專業率為29.4%,2014級為28.0%,這說明學生對口腔醫學技術的專業認可度不高。同時,口腔醫學技術畢業生轉行率較高,很多人對本行業滿意度不高[7]。王洪生[8]指出,口腔醫學技術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不一致的達到50.6%,62.7%的對目前的工作不滿意或一般滿意。入口和出口兩方面都不甚滿意,說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本科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才培養方向和定位還需進一步的明確。
   ③是否設立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本科教育的準入制度,實地考察師資、實驗培訓條件、實訓基地、圖書等,嚴格本科辦學的準入??谇会t學技術本科專業在2013年之前全國只有10余所院校開設,近幾年有井噴趨勢,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紛紛申請設置該本科專業,教學水平良莠不齊,培養的人才也不一定具備勝任崗位的能力,嚴重影響了該專業的社會地位。對這樣一個相對精細化的朝陽專業,辦學的準入要求是否要更嚴格、更苛刻。
   ④細化口腔醫學技術本科教育的培養標準,加快研究生培養。目前口腔醫學技術有統一的教育教學的標準和要求,按照高等教育和產業對接的要求,是否盡快組織高校、企業、畢業生代表進一步研究、細化教育教學標準。另外,口腔醫學技術的研究生培養高校非常之少,加快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會對本科教育起到一個促進作用,也會對其專業地位有一個提升,也會對口腔醫學技術本科教育教學反哺,加快其發展。
   ⑤盡快完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本科教育的教材體系。目前還沒有一套適用于該專業的全國高等教育統編教材。有的院校使用自編教材,有的使用高職高專教材,為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必須以勝任力為目標,精選、完善適合人才培養需要的專業課程及實驗教材,形成知識配套、結構合理、內容協調、特色突出的口腔醫學技術教材體系。目前,該校已編寫《口腔解剖生理學實驗教程》,擬編寫《口腔素描學》和《口腔修復工藝質量管理學》等理論與實驗教材。
   ⑥加強知識復合型教師隊伍建設。目前從事口腔醫學技術教學的教師主要都是臨床修復的醫生,師資隊伍知識結構不能夠完全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谇会t學技術專業教師不能只是理論型的教師,而是懂教學、懂生產變革、懂經濟的知識復合型人才。理論知識要豐富,動手操作和科技變革的能力更要強化。選派教師定期到企業進行實踐,同時聘請企業一線專業技師進校參與教學工作,逐步建成與企業聯系緊密、規模穩定、人員互動、水平較高的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9]。
   ⑦加強高水平實驗室、實習教學基地建設。手工操作技能是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實踐中的一個重要特點。實驗室、實習基地的建設對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實踐來說也十分重要,但學生動手,勢必要材料消耗,教學成本較大,實驗室、實踐基地要考慮成本,難免影響學生的技能培養。如何拓展實踐技能實訓空間,建立實驗室情景模擬教學環境是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課題。
   綜上所述,國內口醫學技術本科是一個新設置專業,目前還沒有成功的辦學模式可借鑒,也沒有成熟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供參考。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構建適應學科特點及自身系統科學、完整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開展具有“校企緊密合作,產學研用互動發展”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科學作風、綜合分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其創新和實踐能力水平,實現其知識、能力、思維和素質的全面發展,以崗位勝任力為培養目標,優化、構建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將勝任力培養貫穿到教育教學過程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探索。
  [參考文獻]
  [1]  徐鵬,陳俊國.基于勝任力的臨床醫師培訓需求分析[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8,35(5):471.
  [2]  王璐,陳明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崗位評價因素研究[J].現代醫院,2018,18(9).
  [3]  趙維維.基于崗位勝任力的情景教學法在助產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8(27):145-146.
  [4]  董偉.探析口腔醫學技術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2015,2(12):12-13.
  [5]  王偉杰,李達生,李葛洪,等.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課課程整合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9):65.
  [6]  張凌琳,于海洋,葉玲,等.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口腔醫學本科生精英培養模式探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3,31(2):104-106.
  [7]  張華坤,歐祥林,楊東東,等.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育觀察:上旬版,2014,3(25):83-84.
  [8]  王洪生.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畢業生工作現狀[J].職教探索,2013(364):179-180.
  [9]  馮桂芝,孟凡云,李艷華,等.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施—以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2):21-22.
 ?。ㄊ崭迦掌冢?018-12-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1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