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勝任力模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勝任力模型是一種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勝任力結構,對于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將簡要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型構建的過程及應用路徑。通過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為企業任職者構建完整的素質模型提供參考。
  關鍵詞:勝任力模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疲軟,我國民營企業處于發展周期的低谷之中,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需要企業資本的有效運轉,并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的建設。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下,企業的長效可持續性發展需要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的轉型發展需求,基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應積極探索出創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基于勝任力模型改革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價值及意義。
  1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存問題
  1.1人員選拔缺乏科學性
  現階段,民營企業的人員選拔缺少科學性,主要通過篩選簡歷進行判斷,并與人力中心進行面試,依靠招聘的經驗及感覺選擇人員的錄用,缺少量化及質化的人才選拔方式。企業的人員選拔方式中,尚未結合員工的試用期表現進行綜合分析,員工能力評判缺少科學性,評判方式較為單一。首先,企業的人員招聘模式缺少合理性,人力資源招聘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盲目習慣及隨意性,人力資源存在與職位能力要求不符的情況。其次,企業對于人力資源的篩選準備工作不足,并未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及崗位需求,無法保證人力資源的質量,繼而導致人員流失的問題加重。
  1.2培訓工作缺乏針對性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應對于員工進行科學的培訓,是提高人力資源效率,并增強員工對于工作認同感的重要路徑。首先,多數企業對于員工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培訓模式較為單一,尚未建立規范化的配套培訓機制,無法切實滿足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的需求。其次,企業缺少對于員工的準確認知及深入了解,培訓計劃及培訓方式的選擇缺少針對性,針對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制定實用性較低,更多流于形式主義,與企業的人才需求方式不相符。
  1.3評估模式缺少系統性
  當下,企業的評估模式較為單一,單一地認為績效管理工作為績效考核,對于職業崗位的定義不準確,存在績效管理及評估模式不規范的問題。首先,部分企業的考核工作處理,缺少結構化的交流,企業員工對于工作的績效要求不明確,無法準確找到自身的業績與企業績效標準之間的差距,導致考核評估工作無法有效發揮應有的價值。長此以往,考核缺少正效應及正能量,將會影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健康有效發展。其次,企業的人力資源評估工作中,在角色的分配上存在較大的誤差,多數公司普遍認為績效管理工作是人力資源的工作內容,導致績效管理工作缺少實效性。
  1.4薪酬分配缺少合理性
  多數企業的人力資源薪酬分配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首先,在員工福利待遇層面有待完善。健全的員工福利制度是調動人力資源積極性,增加員工對于企業及工作熱情的重要路徑。企業的員工福利制度不完善,將導致員工的工作熱情降低,績效成績較差,企業也無法降低人員流動帶來的高成本。其次,現代化企業普遍存在薪酬標準缺少競爭力的問題,薪酬機制的整體缺少公正性。若企業的內部晉升渠道不健全,多數的員工將會失去工作的熱情與激情,對于職業生涯的發展規劃呈現消極狀態。最后,企業的薪酬制度與企業的績效相掛鉤,并未實際體現出個人工作的成績,易導致員工出現對薪酬制度的不滿情緒。
  2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式的構建過程
  2.1職序與序列劃分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式的構建,在職序與序列的劃分研究內容中,主要包含崗位分類及劃分等級、具體方式。首先,崗位的分析是企業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基礎及前提,也是構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式的首要條件。企業人力資源崗位分類主要為職能體系、業務體系,其分別對應后勤崗位及一線崗位,崗位的等級劃分為直線式。職能部門中根據工作性質、服務對象的不同,將具體設置相關聯的崗位,并按照崗位的性質進行責權劃分。其次,企業的崗位劃分主要采取評價中心方式、調查方式及小組討論方式,針對不同層級的溝通了解,獲取相應的信息內容,并經過具體分析總結,打造出與企業的發展規劃相適應的勝任能力模型。
  2.2能力素質的提煉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式的構建,需要針對企業能力素質進行提煉,其中主要的方式為組建工作小組、前期調查及宣傳與收集資料分析等。第一,勝任能力模型構建的前期準備活動之中,需要企業組建相關的工作小組,小組主要由具有人力資源管理能力的負責人構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小組主要負責勝任能力模型的建立工作,并負責指導后期勝任能力模型的使用及推動。第二,企業需要充分了解現有的人力資源狀況與各種需求,明確企業人力對于勝任能力模型的認知程度及理解程度。在企業實現勝任能力模型落實之前,應進行相應的宣傳,傳播勝任力模型的運用知識及價值。第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式的構建,應積極收集企業的相關資料,并制定出企業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針對人力資源確立勝任力模型。
  2.3能力素質的評級
  企業的勝任力模型實施階段,需要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能力素質評級。首先,企業應積極提取出勝任能力的指標,針對有代表性的群體進行信息收集,并確保收集的信息具有準確性。企業的人力資源勝任能力指標主要包含: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監督管理、日常財務、審計工作等。勝任能力指標的過程,應根據崗位的績效考核指標進行分層設計,以便于區分優秀績效員工與普通員工的核心能力。
  3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型的應用路徑
  3.1基于勝任力的人員選拔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式的構建,應基于勝任能力指標進行人員選拔?;趧偃文芰χ笜说氖袌鲱悊T工選拔中,主要根據工作崗位的績效,以及員工具備的勝任特點與行為能力進行判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型,對于員工的價值觀念,以及工作能力將做出準確的判斷。第一,在員工的應聘者的判斷中,參考崗位勝任力標準內容,預測應聘者的未來預期表現,并做出相應的選用決策。在人員的選拔過程中,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應按照勝任力特征結構的知識與技術內容,對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判。第二,在人員選拔的過程中,核心動機與人格特質較難進行評估與判斷,通過勝任特征中社會角色及自我概念內容,為企業的人才選聘提供經驗借鑒,并為企業的人員流失及資本損失鋪墊基礎。
  3.2基于勝任力的人員培訓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式的構建,需要企業基于勝任力模型基礎之上,建立健全人員的培訓機制。第一,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機制的完善,需要明確企業的崗位職責劃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以勝任力為基本框架,規范企業的人力資源的崗位設定,一種為人員導向的職務分析、一種為適應組織發展需求。按照勝任力模型明確崗位職責,將實現“人”與“崗位”的最佳分配。第二,基于勝任力模型構建的人員培訓機制構建,應基于目標的完成、績效的提高及能力的評估為標準,幫助員工有效完成績效目標,提高綜合素質及能力。針對人員的培訓內容主要包含崗位工作、時間管理及執行能力。優質的人力資源需要具備較強的時間管理觀念,準確地區分出緊急事件及重要事件,對時間的投入與產出進行有效分析,設計出工作中的優秀順序。在企業的工作計劃執行過程中,需要具有較強的執行能力,針對工作目標制定出可操作的工作方案。
  3.3基于勝任力的評估體系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式的構建,應明確出員工的績效及能力發展目標,通過員工勝任力的有效評估,幫助員工了解職業生涯發展的機會。第一,企業的勝任力模型構建是區分優秀員工與普通員工的主要指標,可作為評估體系建設的考核標準。第二,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可基于勝任力模型對優秀員工進行肯定與鼓勵,并可幫助表現不良的員工改正工作。通過勝任力模型的實踐運用,逐步更新及完善企業勝任力數據指標庫的內容。
  3.4基于勝任力的薪酬機制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式的構建。企業的薪酬機制將更加科學及完善。企業薪酬機體系的構建,其中主要包含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及浮動工資。崗位工資的設定,取決于崗位的重要性,以及員工對于崗位的勝任力情況。浮動工資的標準,是員工基于勝任力績效考核的結果,有效地評價此崗位勝任力要求的完成情況。基于員工對于崗位的勝任力基本訴求,員工達到的績效水平直接決定薪酬的層級。在企業同一層級之中,當員工的績效達到勝任力的另一級標準時,對應的薪酬可自動升級,實現對員工優異工作表現的激勵。與此同時,企業的浮動工資與勝任力模型績效掛鉤,發揮勝任力模型對于員工薪資的重要影響作用。
  4結束語
  在我國經濟結構性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人力資源有效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企業需要準確認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確保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工作職責的轉型發展。在激烈的社會主義市場競爭環境中,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將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僅依靠崗位評級,將會導致企業薪酬機制問題,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進入僵化狀態?;趧偃瘟δP偷钠髽I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創新,將為企業吸引更多優秀的人力資源,促進企業的人力結構立體化發展,提高企業整體市場競爭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711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