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傳染病病房護理質量提升中分層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對比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分層護理模式在傳染病病房的護理質量的提升方面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于該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間在職的52名護理人員為該次研究的主要對象,其中男性2名,女性50名,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實驗組采取分層管理模式,觀察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的自我滿意度。結果 根據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理人員的自我總滿意度為69.23%(18/26),實驗組護理人員的自我總滿意度為96.15%(25/26),實驗組的自我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分層護理模式在傳染病病房的護理質量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的熱情,更好的滿足患者需求,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值得臨床的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傳染病病房;護理質量;常規護理;分層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3(c)-010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ratified nursing mode in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n infectious disease wards. Methods A total of 52 nursing staff who were employ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subjects of this study, including 2 males and 50 females,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stratified management mod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self-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aff.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total self-satisfaction of the nursing staff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69.23%(18/26), and the total self-satisfaction of the nursing staff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15%(25/26).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stratified nursing mod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infectious disease wards. It can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nursing staff,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ar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fectious disease ward; Quality of care; Routine car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類疾病,由病原體引起,且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傳染病的主要特點是有病原體,具有流行性,治療難度系數大且傳染率高。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交通十分便捷,且人與人的交往密切,各地的流動人口數量劇增,導致傳染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無疑給醫護人員增加了護理難度,加重了治療的負擔和工作壓力。傳染病病房中多數患者會出現緊張、焦慮等心理狀態,不利于護理工作的進行,對護理質量起到了直接的影響。為了提升傳染病病房的護理質量、改善感染病區患者的心理健康,醫療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對護士進行管理。分層管理模式是一個新型護理管理組織體系,主要是指根據組織層級劃分護士的職責,以此來界定其工作職能和規范其工作范圍,并將護士的崗位職責要求和分層管理相結合,盡量使其工作效率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中得到提升[1]。通過使用安全有效的護理方法,能夠明顯降低病房中患者的傳染概率,并可明顯提升患者滿意程度,對臨床護理有著重要意義[2]。該文研究深入分析研究分層管理模式在傳染病病房護理質量提升中應用效果,選取了該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間在職的52名護理人員為主要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該院在職的52名護理人員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其中男性2名,女性50名,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26名,年齡在21~44歲之間,平均年齡(32.8±1.8)歲,工齡在1.5~21年之間,平均工齡(10.5±3.5)年;按職稱分類:主管護師5名,護師12名,護士8名,副主任護師1名;按學歷分類:本科6名,大專10名,中專10名。實驗組26名,年齡在20~45歲之間,平均年齡(31.5±2.5)歲,工齡在1.4~20年之間,平均工齡(11.8±3.1)年;按職稱分類:主管護師6名,護師11名,護士7名,副主任護師2名;按學歷分類:本科5名,大專11名,中專10名。根據兩組護理人員的性別、年齡、職稱和學歷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具體管理內容如下:①了解護理人員的實際情況,如護理人員的應變能力、抗壓能力、工作經驗及工作能力等。②合理調配護理人員的工作,根據護理人員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工作內容。③管理人員隨著工作內容的變動適當調整護理人員的工作安排、交接班管理、床位管理等。
   實驗組采取分層管理模式。具體實施方法如下:(1)成立護理人員管理小組。①小組成員:護士長、責任組長、責任護士和輔助護士。②小組成員的任職資格:責任組長:具有主管護師與護師職稱,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且工齡在兩年及以上的護理人員,需具備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較強的溝通交流的能力、護理帶教能力及突發事件的應變和處理能力。責任護士: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且工齡在4年及以上,熟練掌握護理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較強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輔助護士:具備相關專業畢業證書、掌握護理相關的基礎知識。③小組成員的崗位職責。責任組長:及時了解并掌握傳染病病房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及身體的具體情況,負責檢查并督促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并定期檢查護理人員的護理記錄單的質量。責任護士:做好護理內容的落實,滿足傳染病病房中患者合理的護理要求。(2)實行合理的彈性排班制度。①管理小組的排班安排:根據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工作能力、抗壓能力、應變能力、工作職責等合理安排班次,實行彈性排班,即24 h責任與8 h在崗制度。②護理人員人數的管理安排:注意在醫院工作的高峰期要適當增加護理人員。③護理人員的休息管理:在滿足患者需求的基礎上盡量保證護理人員休息的時間和質量。④護理人員的交班工作管理:對護理人員的排班進行合理的新老搭配,并合理做好交接班工作。⑤責任護士的具體工作:與管床醫生一起查房,并指導、帶領本組護士完成治療、護理、健康指導、檢查等方面工作。
  1.3  評價標準
   采用不同護理管理模式后,以問卷調查方式調查兩組護理人員對自身的滿意程度,從操作技能、理論知識、服務態度、工作積極性等方面進行自評,滿意度分為三個標準: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的自身總滿意率。(總滿意率=十分滿意人數+一般滿意人數/總人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利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并加強分析,用(%)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護理人員的自我總滿意度為69.23%(18/26),實驗組護理人員的自我總滿意度為96.15%(25/26),見表1,實驗組的自我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傳染病與其他類別疾病最大的區別在于具有傳染性,其病原體能夠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傳染病病房屬于較為特殊的病房,病房內的患者均為傳染類疾病的患者,其病原體有可能傳染給他人[3]。因此,相關醫療部門應對患者進行有效地護理,滿足病房中患者的需求,提高護理質量。護理質量的影響因素是合理分配和科學管理護理人力資源,這直接關系能否提高醫院的工作質量[4]。分層管理模式是一項具有協調作用的護理模式,一方面可以保證患者獲得高效、優質的護理服務,另一方面還能夠增強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5]。分層管理模式注重明確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分配并監查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逐層實施護理工作管理。根據護理人員的具體情況安排工作,安排合適護理人員工作能力及水平的工作,有助于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工作能力,并進一步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根據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理人員的自我總滿意度為69.23%(18/26),實驗組護理人員的自我總滿意度為96.15%(25/26),實驗組的自我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分層護理模式在傳染病病房的護理質量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的熱情,更好地滿足患者需求,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值得臨床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啟蘭.探討比較不同護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傳染病病房護理質量中的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6):129-130.
  [2]  白術紅,王翠云,李玉榮.不同護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傳染病病房護理質量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4):108-109.
  [3]  李寧江.比較不同護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傳染病病房護理質量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8):276.
  [4]  趙婷,韓芳,楊丹.淺談心理護理在傳染科病房中的實踐體會[J].醫藥前沿,2016,6(30):273-274.
  [5]  陳少戀.不同護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傳染病病房護理質量中的效果比較[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2):2303-2304.
 ?。ㄊ崭迦掌冢?018-12-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1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