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應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05-01
  許多老師在教學中表現出對寫作教學的實質認識不足,初中英語寫作一直是英語學習中的難點,同時也是評價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方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外對外語寫作教學法的研究和實踐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寫作教學方法。而在中國,特別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教學方法策略也缺乏系統、深入的思考,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寫作教學缺乏重視。
  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過于依賴教材為每單元設計的寫作任務,在教學中存在“蛇尾”現象,寫作任務只是一帶而過,被布置為課后作業。絕大部分的課時都被用來講授語法,語言點等內容。這樣學生練得很被動,也很少有學生在課后認真去按要求完成。
  2.重視結果,輕視過程。
  綜觀中學英語寫作訓練現狀,可以發現大部分教師仍單純運用注重結果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反映了較傳統的教學理念。寫作訓練通常是通過范文展示各類篇章的句法和修辭規則,強調語法、拼寫和標點符號的正確無誤;側重關注培養學生連詞成句的寫作能力,讓學生使用多種句法形式、修辭手段和篇章結構來應付各種寫作要求;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只建立在最終結果的準確性上,而忽視學生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更談不上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了。其結果是學生仍然不得要領,寫作仍然不能令人滿意,長此下去,學生信心必然受挫,往往應付了事。
  3.評改方式單一陳舊。
  寫作教學的另一阻力來自教師對寫作所持的陳舊觀念和傳統作法。教師在學生寫作成文后進行批改,重點往往放在語法,詞匯,拼寫上,逐字圈改,耗時費力又收效不大。而且,許多調查表明,多數學生對教師的批改并不認真閱讀,教師的辛勤勞動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出現“教得累,學得苦,效果差”的局面。
  《新課標》指出: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聽說讀寫,聽說領先,讀寫并重,寫是進行英語交際的一個必備手段,然而這樣的能力培養不是靠臨陣磨槍就能見效的,必須要有有效的教的策略與學的方法,并持之以恒。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學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保持學生寫作興趣
  怎樣才能做到呢?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立有趣且有意義的寫作情景,如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續寫小故事,用打謎語的方式描寫人或物,然后讓同學猜等等。讓學生自己編寫英文故事也是一種好辦法。孩子們大多喜歡故事,抓住這個特點,告訴他們寫故事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只要他們愿意,他們也可以寫出圖文并茂的故事。學生們聽老師說他們自己也能寫故事,會很感興趣并且充滿信心。然后,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己編寫自己的故事,并配上插圖。
  二、教給學生正確的寫作方法
  仔細審題,明確要求.每篇作文都會有一定的要求,有的是通過文字給予說明,有的是通過畫面提出要求,因此,學生在著手作文時應通過審題,對所寫內容的體裁、格式、采用的基本時態做到心中有數。
  抓住要點,敘述流暢.不管何種體裁的寫作題,都會有幾個明確的要點,忽視其中任何一點,都會使整篇文章顯得不完整,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書面表達時要注意:(1)緊扣文章主題,表達清楚要求敘述的內容。(2)用自己擅長的詞匯和句型進行寫作,采用“某詞沒底,另找替換;某句有疑,尋求他法”的手段來恰當表達文章內容,保證全文的組織結構、句與句之間的并列、轉折和因果等關系、描寫中的時間或空三間順序等都能得到巧妙合理的設計。
  三、把握訓練寫作的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抓好基本功的訓練,在聽、說、讀的基礎上提高寫的能力.寫作是語言的輸出,應建立在語言材料輸入的基礎上,如果學生沒有關于主題信息的知識輸入,沒有正確的英語詞法、句法、語段和語篇結構特征等知識,就很難實現正確的語言輸出。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要想寫好作文,就必須抓好基礎。
  上面就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在教學實踐中,各種方法和措施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配合的。把握好這點,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初中學生用英語謀篇布局、用詞造句、自我檢查、自我修改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寫作水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3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