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語中學生聽力障礙成因及對應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聽力理解是通過聽覺器官和大腦的認知活動,運用語音、詞匯、語法和各種非語言知識,把感知的聲音轉化為信息的過程。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中考英語中學生聽力障礙的形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的心理因素及解題習慣的影響
在傳統的學習中,學生習慣于先語法翻譯再做聽力,這直接導致學生在聽音過程中強迫自己必須先譯再理解的“心譯”現象,然而聽力材料中有一些無用及干擾信息,如果逐詞逐句翻譯必然是浪費時間。尤其突遇一些難詞、難句時,學生手忙腳亂,大腦高度緊張,導致本來應該聽到的材料也變得困難。
應對策略:
1.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要讓學生明白在聽力材料中遇到聽不懂的詞句不必驚慌,學會聽懂有意義的語義群的句子而不是逐詞逐句心譯。不要糾結于某一處反而把后面的句子都忽略掉了。要敢于舍棄暫時聽不懂的地方。
2.培養學生多聽的習慣??梢月犛⒄Z新聞、英文歌曲,讓自己處于一個英語對話的環境中,慢慢適應西方人講英語的腔調及表達習慣。
3.注重聽力材料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教師要注重聽力材料選擇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最好是盡可能的還原真實生活中的場景。
二、語言知識障礙
語言知識的障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辨音方面的障礙。語言是有聲的,如果語音不準,對語句的語調又無法準確把握時,就會出現辨音的障礙,最終導致對聽力材料的整體理解偏差。
2.詞匯量不足導致的聽力障礙。在新聞、科技等聽力材料中出現的一些生詞或難詞,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文章的含義,因此平時詞匯量的積累對于聽力理解有著重大的意義。
3.文化背景的差異及對相關文化知識的欠缺。如果缺乏對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國家的社會制度,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及價值觀的了解,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勢必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應對策略:
1.注重幫助學生克服語音障礙。強調讀音,同時注意一些??荚~匯及同音異形詞的寫法。
2.區別好聽力理解中的詞匯教學及閱讀寫作中的詞匯講解。在聽力訓練或考試中,學生往往把注意力停留在某一個不懂或不會的單詞、短語上,瞬間注意力的片面集中往往會導致有效信息的大量流失。因此,我們在進行學生聽力訓練中既要強調詞匯的重要性,同時要教會學生在聽力中遇到陌生詞匯時,通過上下文的內容進行推斷分析。
3.注重強調文化背景知識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接觸和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聽力理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語言基礎、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實際,循序漸進,在日常教學中多使用一些真實的,反映西方文化的聽力內容,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吸收相關知識,準確理解語言材料的深層文化含義。
三、語境分析對英語聽力認知能力的影響
在傳統聽力教學課中,學生無須做任何預習甚至筆記,但能力測驗中,學生一遇到難句卡殼時,一緊張就把后面其他信息句都錯過了。一些學生反饋,聽力材料中的每一個句子都能聽懂,但對整個段落的內容包括作者的意圖完全沒有頭緒。其實以上問題的出現反映出學生忽略了聽力理解認知技能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語境分析。
應對策略:
1.注重聽前的準備。平時的教學中要訓練學生根據文章標題、段落的主題句進行預測。標題中所含的信息有時足以使學生能夠預測文章的大體內容。另外,要學會帶著問題去聽,根據答案的選項預測聽力材料的內容。
2.訓練學生根據談話雙方的稱呼、選詞、語調、發生時間、地點背景甚至是聽力材料的背景聲音來判斷對話的目的,并大膽預測。
3.讓學生學會利用關聯詞、過渡句、進行預測。
聽力理解的訓練不是一個“老師放錄音,學生做選項”的簡單過程。老師在聽力教學時要“備”好學生,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幫助學生克服語音、詞匯障礙,通過選擇貼近學生真實生活中的場景,補充相關西方文化背景的聽力材料,結合語境分析等聽力技巧的指導,提升學生聽力水平。
責任編輯 錢昭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