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小學英語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63-01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愉快教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育融合于教學中,融合于全部課外活動中,既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技能,又發展了他們的個體,真正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性,從而使教學生動、活潑,學生身心愉悅。教師要給學生打造一個愉快的世界一一使學生愿學,給孩子營造一個活動的天地——使學生想學,給孩子建構一個學習的模型——使學生樂學。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笨鬃拥倪@句話精辟地指出,“好學、樂學”即“喜歡學、樂于學”才是治學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愉快地學習方能取得最佳效果。“愉快教育”是國家教委積極支持和大力推廣的一項教改實驗項目,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育融合于教學中,融合于全部課外活動中,既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技能,又發展了他們的個體,真正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性,從而使教學生動、
活潑,學生身心愉悅。教師作為創設英語環境的靈魂人物,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在英語的自由王國里快樂飛翔呢?在這里我談一些粗淺的做法。
首先,要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耙匀藶楸尽钡睦砟钤诮逃缭絹碓缴钊巳诵?。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恰如布魯納所說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币虼宋覀儜酁閷W生創造思考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內容時,筆者避開了傳統的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講解式,而采用多媒體呈現迷路、問路的幾個現場情景,然后提出問題:假設是你,將如何進行問路、指踣?
學生分小組討論(Croup - work),接著每組向全班匯報,匯集各組方式后,再與教材中學生們的方法作比較。在學會技能之后,還讓學生聯系本校、本地區的具體地理情況,自編自演問路的情景。在教學中,學生非常積極,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bookshop”,還有的“Ask the W.C.”,氣氛特別活躍。這樣一來,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幫助他們跳出了被動灌輸的困境,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時,我們不妨進行一番“換位思考”。把學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學生很自然地用英語思考、很積極地進行英語語言輸出,相對傳統的灌輸式、封閉式教學方法而言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想而知。
第一,充分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遠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從網上下載的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采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教“Do you like b,aozi?”這一內容時,筆者就運用實物展示、課件輔助教學的辦法,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進行操練,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第二,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小學生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新教材中有裉多內容都涉及到學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們應適當地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內驅力自然逐步增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