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傳統教學模式的重構、有效引導策略的實施顯得至關重要。創設生活情境后,指導學生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內容,幫助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借此提高教學質量,使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起來,是數學教師的職責所在,后續實踐工作的推進才會變得異常順利。運用生活情境十分有效,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還能啟發他們思維的創新力和想象力。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生活情境的運用做了具體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運用研究;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71-02
引言
數學在小學教育體系中占重要的地位,數學知識的系統性研究,要求小學生善于活躍抽象思維,同時具備實踐能力。主動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后鼓勵他們“學以致用”的話,要比教師直接灌輸的效果好得多。他們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不斷創造,學科成績有更大的進步空間,掌握到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巧,不論是小組活動還是實踐活動都變得非常順利了。運用生活情境,數學有效教學,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指日可待。
一、教師做好導入工作,有效運用生活情境
導入環節運用生活情境,是激發學生濃厚興趣,調動他們探究積極性的必要前提。數學教師始終堅持以生為本原則,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一邊導入情境,一邊啟發學生,整體教學質量隨之提高,也方便各項人才培養計劃的高效實施。小學生是可塑之才,他們喜歡參與有趣的學習活動,但是生活經驗不足,閱歷不甚豐富[1]。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的數學思維高度活躍起來呢?筆者建議,我們教師應該運用多樣化的導入策略,讓學生們自覺躍入知識的海洋中;應該添加不同內容,使學生們意識到數學學科與現實生活有很大的聯系,產生了“學習數學即感悟生活”的意識,能夠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應該層層誘導,發揮溝通藝術,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性,在和諧師生互動關系的支持下,數學教育一定會創造出新的奇跡。比如,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的內容時,我為了優化導入效果,同時發揮出情境創設的重要作用,特意做了這樣的努力:第一步,拿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是什么?”生答:“錢!”再問:“錢還叫什么呢?”生答:“人民幣!”…“很好,你們都是聰明的小孩子?!薄叭嗣駧攀侵腥A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設計、印制和發行。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薄奥犕昀蠋熃榻B這些資料,你們想不想體會一下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呢?來,讓我們翻開課本吧!”導入效果非常好,學生們帶著濃厚興趣進行著下一步理論知識的主動探究。第二步,創設生活情境,簡化教學過程,或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不同面值人民幣的細節,組織“數一數”“選一選”游戲活動,要求:(1)看誰最快數完一定數量的人民幣。(2)誰能快速拿出老師指定面值的人民幣。課堂因此煥發活力,在生活情境中思考實用的數學問題,更利于小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任務非常重,要教學生相關概念,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要想方設法鍛煉他們獨立思考,擴大他們的想象空間,最終達到情境升華的目的。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運用生活情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及時表露個人情感,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數學教師考慮好了這一點,小學生才有機會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明天[2]。比如,課堂學習《加減法》一節知識點時,可以提問“16+15=?”給學生預留下充足的計算時間。有的學生計算速度慢,有的學生計算結果不對,此時,就要模擬生活情景,使教學變得樂趣無窮。告訴學生:“我們平時都會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有一天,你看到一個小玩具它標價16元,另一個好看的筆記本它標價15元。你讓媽媽買給你,媽媽給了你100元要你自己去收銀臺付賬。請問,筆記本和小玩具共計多少錢呢?你應該給媽媽找回多少錢?”數學在學生眼里不好學,但是,真正涉及他們的實際生活就不一樣了,他們回憶購物經歷,“要我算”變成了“我要算”,不僅僅使計算效率有了更大程度的提升,計算結果也越來越準確了,數學的數學課堂事半功倍。
三、主動回歸生活實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數學知識源自生活,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告訴他們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3]。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先找到數學概念與生活實際的關系,再在案例中分析、實踐中反思,想一想如何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戰自我,才可以成為高素質的全能型人才,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貧w生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應將創新教學元素與素質教育理念融合起來,運用生活情境,更換授課手段,指導小學生解決不同的數學難題。比如,講授《比例》時,通過設置“探究新知”環節,主要培養學生掌握比例意義、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要求他們探索規律、小組討論,從而在數學的世界中自由成長。再如,講授《圓》時,可以播放一段比賽視頻,集中學生全部的注意力后,出示一副完整的跑道圖,鼓勵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積極討論:怎樣找出相鄰彎道的差距?相鄰彎道差距其實是誰的長度之差呢?…特定情境給了學生求知動力,他們解決的數學問題十分簡單,比較常見,就會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站得高、望的遠,小學生想要清楚地、真正地領略到數學的奧秘,就必須在基礎學習階段掌握更多的學習技能,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生活情境教學方式的合理運用,幫助學生積極思考、突破自我、感悟生活的同時,也讓他們的思維能力不斷發展,認知水平越來越高。數學教師們尊重學生主體意愿,利用生活情境等個性化的授課方式,在良好的課堂環境下有的放矢,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以及有效學習目標的達成而言非常有利,一直堅持下去,數學教育就會迎來新的輝煌,情境創設價值真正體現的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王軍夢,劉安康,黃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情境創設的價值研究[J].現代教育教學,2018,22(10)46-47.
[2]袁佳,劉洪昌.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有效運用途徑[J].陜西教育:教學,2017,15(08)50-51.
[3]任勇環.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24(01)72-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