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學校積極踐行新的教學理念,生活情境教學的理念深得學校與教師的認可。將生活中的情境融合到教學當中去,能夠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生活同時也能夠增加對學科的認識,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并據此探討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體應用策略,致力于提高其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教學策略
引言:小學數學科目的教學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們由小學數學向初中數學過渡,同時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傳統教育模式下的課堂教育氛圍過于枯燥死板,很難提高學生們探索數學難題的積極性,進而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方面大打折扣。近些年來,生活情境教學理念與多個學科不斷融合,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也提出了生活情境的教學策略,借助生活情境教學可以更好的探究小學數學知識的趣味性,進而發揮出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1小學數學教學問題及生活情境的應用
1.1小學數學教學問題
?。?)過于重視數學的演算能力
部分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期末成績而過于注重提升學生們的演算能力,這樣的教學活動往往建立在數學教材的理論基礎上,老師會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數學演算來證明理論的正確性。這樣的課堂很難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過于側重學生們的解題能力,對學生數學思維培養能力不足。
?。?)數學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
我國部分小學在數學教學中采用的方法較為傳統單一,通常由老師上課板書講解,然后布置習題加強訓練。這樣的教學手段缺乏趣味性,未能起到培養學生們學習數學的樂趣,因此很難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主動性。受教學理念限制,很多老師缺乏接受新興教學思想的意識,因此導致教學手段單一。
1.2小學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的融合應用
?。?)最小成本方案問題
小學數學在應用題中常見有設計最小成本方案的問題,在這類題的講解中可以充分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學生們在處理最小成本方案問題是首先需要理順思路,并根據情況來選擇數學問題類型,最終結合生活常識來解答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具體的成本規劃案例來幫助學生們理清數學邏輯關系,提高理解能力。
?。?)統計和概率
小學數學中統計和概率類內容本身就與生活息息相關,這一教學內容來自于生活。由于生活中經常用到數據的統計和概率的分析,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們深入生活,自主收集數據并學會對數據資料的整合分析,借此來加深對統計和概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幾何圖形問題
幾何問題作為小學數學內容中的難點,很容易成為學生們學習中的絆腳石,受邏輯思維限制很多學生難以理解幾何問題。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們自主畫出圖形,在畫圖的過程中學會自主構建集合模型,并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結合生活中的事物來加深對幾何問題的理解。
2生活情境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運用
2.1創建課堂生活情景
生活情境的教學模式,首先需要老師們創設生活情景,以此實現情景的帶入。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們的具體學習情況,并創設與生活實例緊密相關的小情景進行教學。在講解生活案例中慢慢引出數學教學內容,這樣不僅有助于降低學習的難度,同時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們。例如,老師在講解加減計算時,可以引入生活中買菜的案例,阿姨在買菜時拿了一定數額的錢,用這些錢中的5元買了西藍花,7元買了蘋果,剩下的八元錢用來買西紅柿,問阿姨買菜帶了多少錢?學生們在解答問題時,需要結合課本中的方程來羅列案例中的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深學生們對加減運算的理解。
2.2數學教學方法生活情境
小學數學在應用生活情境教學理念時,需要將教學方法積極創新,融入生活情境的教學思維。這要求老師在掌握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將生活常識融入到數學公式和數學問題中,以此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點。例如,在講解乘法時,老師們可以通過引入生活中剪紙的案例來進行講解。可以在課堂前提前準備好正方形的紙張和剪刀,在課堂中通過指導學生們按要求剪裁正方形紙張來實現對乘法口訣的理解掌握。相較于版書中一步步計算推到公式而言,這樣的教學方法更簡易,也更通俗,有助于學生們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會公式的推導和運用。
2.3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在為小學生開展數學教學中,老師們可以通過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同時有助于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掌握數學理論知識。老師們在教學中可以通過開展益智類小游戲來輔助教學,這樣不僅有助于將生活中的場景帶入到課堂中,同時能夠更好的激活課堂氛圍,進而起到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作用。例如,在講解概率課程知識時,老師可以事先準備一個紙箱和多個不同顏色的乒乓球,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們輪流從紙箱中抽取乒乓球來測算不同顏色乒乓球被抽到的概率。這樣的課堂教學更好地實現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助于學生們在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同時學會了概率知識的應用,這樣不僅降低了知識的難度,同時實現了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2.4 引導學生從生活信息中學習數學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不論是否通過電子產品,我們都能夠接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在這些信息當中,不乏有用的科技信息。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時,但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科技信息,平時要注意了解更多與數學有關的科技信息,在教授學生新知識時,可以將這些與新知識相關的科技信息傳授給學生,這不但可以提高課堂的質量,增加課堂的知識容量,還可以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在學習圖形或者角度的過程中,提問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和角度,在這種常見的生活問題的問答中,學生會通過這些問題來進行思考,進而有效學習到新的數學知識,并且會對之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3結束語
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通過運用生活情境策略,能夠更好的將課本理論知識通俗化,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難度。生活情境的教學不僅有助于激活課堂氛圍,同時能夠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通過引入生活情境的教學理念能夠更好的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和思路,進而起到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培林。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教學策略淺析[J]。新課程(中學)。2014(08):25-26
[2]鄭禮均。中學數學課堂生活情境教學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8(43):43-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