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古箏教學的創新策略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古箏是一種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典樂器,更在國家民族樂器體系當中占據舉足輕重地位,加強對學生的古箏教學,并把古箏教學作為高校音樂教育當中的組成部分是至關重要的??v觀當前高校古箏教學現狀發現在教學創新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不能夠適應古箏音樂改革發展的形勢,極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對古箏演奏的掌握水平?;谶@樣的情況,高校要大力創新古箏教學策略,提高對學生的演奏要求,也讓學生真正擔當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
  關鍵詞:高校;古箏教學;創新策略
  古箏這一古老的民族樂器,不僅具備悠久的傳承發展歷史,還具備柔和獨特的音質與音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古箏演奏對于各個方面的知識和技巧提出了很高要求,怎樣提高古箏教學有效性,保證古箏演奏質量成為了當前高校古箏教學要達成的目標。高校需要認真分析目前的古箏教學現狀,并對教學策略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古箏演奏觀念,使得學生將理論和實踐技法學習整合起來,主動參與古箏教學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從根本上提高古箏演奏綜合素質。
  一、高校古箏教學方法創新的意義
  長時間來高校在古箏教學當中選用的方法比較單一,過度強調理論灌輸式方法的應用,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補充學生在古箏理論和技法方面的不足,豐富學生音樂知識的積累,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把教師當作中心,讓學生長時間處在被動接納的學習狀態下,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感受。除此以外,傳統教學方法關注的是結果忽略學生在過程當中的收獲以及表現,導致學生不能夠轉換思路和創新思維,只能夠依賴教師。這些問題的存在均限制了古箏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導致古箏教學氛圍過于沉悶單調,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們必須廣泛深入的探討如何對高校古箏教學進行創新改革,走創新發展道路,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古箏學習需要。就目前而言,高校古箏教師要立足學生實際開展背景教學,先進行背景材料的呈現和背景的渲染,調動學生的古箏學習熱情。比方說,不少優秀古箏作品均來自于民間,與民間風俗習慣、語言、風格等密切相關,構成了古箏音樂的特色,但是如果作品脫離了這樣的背景就不能夠把古箏作品的本質內涵傳達出來。所以在補充了這些背景知識后,學生在古箏學習方面會更有動力。另外,運用枯燥單調的記譜方法會影響學生對古箏作品的理解,影響到學生的創新與發揮。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學習特征與規律的把握,引入情景教學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帶入到作品營造的音樂情境當中,激發學生音樂創造的激情和靈感,深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領悟。總而言之,高校古箏教學要把創新作為根本發展道路,對過去的教育模式進行徹底的變革,融入新的思路和新的教學方法,為高校古箏教育的長效發展提供創新動力。
  二、高校古箏教學創新的策略思考
 ?。ㄒ唬┘訌姳尘颁秩?,培育學生人文素質
  現如今我國教育發展講求的是推進素質教育,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為重中之重,從而推動學生全面成長和發展。古箏作為我國民族樂器當中的一個代表,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正好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育的載體,除了可以對學生進行音樂熏陶之外,還能夠讓學生的藝術素養和人文素質得到發展可謂一舉多得。很多的古箏作品包含著大量傳統文化要素,比方說典故、歷史故事等等,這些文化要素是對學生進行人文啟迪的有效方法,同時也可以拓展古箏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眼界??紤]到這樣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加強對古箏作品的背景渲染教學,也就是在音樂作品演奏教育的同時給學生講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其中蘊含的故事。
  (二)關注情感教學,培養學生良好樂感
  古箏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演奏質量,把古箏作品的核心思想以及主旨內涵傳達出來,要想保證古箏演奏的效果,最為關鍵的是要讓學生體會作品當中蘊含的情感,讓學生在演奏時把作品的情感傳達出來,也從側面體現出情感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古箏教學當中,不管是讓學生自主演奏,還是進行一定的示范指導,都需要強調要通過靈活運用古箏演奏技法傳達情感,讓學生在良好的情感熏陶當中加深對作品情感靈魂的感知。情感教學難度相對較大,需要教師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需選取學生樂于接受并且容易理解的語言和教學方法推動情感教學,讓學生感知情感,并學會在古箏演奏中表現情感。例如,在教學《梁?!窌r,為了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教師可先播放音樂,讓學生在聆聽之后表達自己的欣賞感受和欣賞中出現的一些想法。通過學生的大膽表達和師生之間就情感表現的交流,很容易加深學生對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細膩深沉愛的理解,有效把握古箏的獨特魅力與風采,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技巧,還學會了情感的表達。
  (三)突出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很多學生在古箏學習當中投入了強烈的熱情,對古箏充滿興趣和探索的好奇心。但是當新鮮感過后,不少學生就對古箏喪失了興趣,尤其是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往往會強制學生完成這樣或那樣的練習,使得學生長時間處在被動接受和被動練習的狀態之下,更加劇了學生的逆反情緒和不良的學習體驗。這樣的教學策略,不僅不能夠產生比較理想的教育效果,常常會適得其反。這實際上與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所處的地位和各自扮演的角色有關,如果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可以自主自由的進行拓展和創新,那么他們的熱情和興趣就能夠長久保持下去,假如一切以教師為中心,會讓學生喪失動力與信心,影響學習效果??紤]到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注意活躍教學氛圍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給學生自主自由的發展平臺,聆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自主感知古箏的魅力,自然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比如,在鑒賞《楓橋夜泊》時,教師要減少對學生欣賞古箏作品的干預,而是讓學生自由結組,在小組當中從多個角度出發探討這部作品,在思維碰撞當中加強對作品的鑒賞與感知。
  (四)加強基礎練習,奠定學生演奏基礎
  眾所周知,不管是演奏哪種樂器,基本功都是至關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古箏的演奏學習同樣如此。對于古箏這一民族樂器的學習,打好基礎是高質量演奏音樂作品的前提條件。但是很多學生認為基本功的學習過于枯燥乏味,常常不會主動投入到基本功練習當中,出現了基本功不扎實的情況,嚴重影響到了演奏質量。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基礎指導,在基礎技巧的引導當中選用生動直觀和趣味性強的教學方法,讓他們認識到基本功練習的重要性。在古箏基礎訓練當中,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手基本功訓練,尤其是關注彈奏時的手型、觸弦、指尖力度把控、用手靈活度等方面,把古箏的音色獨特性表現出來。其次,教師要注意糾正學生的彈奏姿勢。彈奏姿勢和古箏彈奏的效果以及內心情感的表達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保證姿勢端正準確才能夠發揮個人技術水準。假如學生在姿勢方面存在不端正的情況,教師需要給予耐心指導,并要求學生反復強化練習。最后教師需要在讀譜和記譜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扎實學生的基本功。尤其是要關注學生讀譜記譜習慣的培養,為學生塑造和表現音樂形象打下基礎。  ?。ㄎ澹﹦撛O學習情境,加深學生學習體驗
  古箏音樂作品并非只是單純意義上的音樂表現,還營造了一種良好的音樂意境和音樂氛圍,要想讓學生徹底突破中學習當中的難題,準確把握古箏作品營造的意境和傳達出的音樂形象,教師要積極引入情境教學法,給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和感受。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保證情境創設和古箏音樂作品的內容與風格密切相關,避免情境教學淪為形式。多媒體是營造教學情境和提高情境教學法應用效果的重要工具,所以高校古箏教師要完善自身的計算機操作技巧,掌握多媒體教學法的應用策略,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情境的創設。例如,在教學《臨安遺恨》時,為了讓學生理解這部古箏協奏曲作品,掌握樂曲表達出的內容和塑造的形象,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與岳飛抗金有關的視頻短片,把學生帶入到直觀情境當中,讓學生從中體會岳飛的愛國精神與愛國情感。這樣學生可以把情景內容和古箏作品對應起來,順利的突破古箏學習當中的重難點。
  (六)加強合奏指導,提升排練課程效果
  在高校古箏教學體系當中,引導學生個人彈奏古箏單曲是初級階段的一項教學內容,也是對學生進行獨立演奏能力扎實學生演奏基礎的重要平臺。但是想要讓學生對古箏有更加深刻的體悟,提高學生的學習層次與境界,還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集體演奏活動當中,讓他們在團體演奏當中領悟多人演奏的魅力,學會在集體演奏當中通過靈活運用技巧達到演奏和諧,把古箏音樂作品完美呈現出來。為了讓學生有合作學習的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層次,教師可以組織合作活動,并將其穿插到古箏教學課堂當中。在集體合奏時,教師先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把古箏和其他古典樂器結合起來完成一部作品演奏。為了鞏固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可以在樂器種類多少和曲目難度方面循序漸進的增加,不斷鞏固和完善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結語
  高校古箏教學在培育優秀古箏人才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想保證古箏演奏人才的質量,推動古箏音樂的傳承創新和可持續性發展,就必須從源頭著手抓好古箏創新教學,對過去陳舊單調的教學策略進行變革,有效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要,構建高校古箏教學質量保障機制。高校古箏教師在創新教學策略時要堅持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體驗的全過程,給學生提供自主發揮的平臺,從而培育出更多符合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徐玉蓮.論高師古箏教學的弊端及其改革之路[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14,14:50-52.
  [2] 陸媛媛.高師古箏教學的缺失及其路徑選擇[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6,28:210-2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4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