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是衡量學生知識水平和綜合素養的重要標桿,是展開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科目。而三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語文知識的黃金階段,語文學科教學中閱讀長期以來都是其中的關鍵環節,需要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做好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本文的研究從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拓展性閱讀教學的意義分析出發,探究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的策略,為小學語文老師提供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拓展閱讀;小學語文
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誠然,閱讀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學生成長和成才必備的素養。拓展性閱讀教學能夠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水平。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總結有效教學方法,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拓展性閱讀教學的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拓展性閱讀教學是升華閱讀教學的表現,能夠落實好語文教學觀并提升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加強語文課堂與生活的聯系,將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提升到新的層次,對于語文學科發展和小學生們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于落實語文教學觀
語文教學活動需要打破課本的限制,積極落實語文教學觀。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發展迅速的背景下,語文老師的閱讀教學要拓寬教學范圍,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時代淘汰,語文老師遵循核心素養的教學適當拓展閱讀教學內容,能夠實現語文教學和生活的有機結合,讓語文閱讀在情境下展開,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
2.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新標準中明確提出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單純的字面知識學習是淺顯的,在閱讀中需要從字里行間進行感悟文章,提升學生再創造的能力。拓展性閱讀活動下,小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并用新的見解分析問題,對于個人語文思維的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3.有利于加強語文課堂與生活的聯系
小學語文是一門與生活關聯度極強的學科,傳統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過于重視教材中知識的教學,忽視了語文學科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拓展是實現和生活的聯系,閱讀文章時不單純為了學習字、詞、句,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與生活相關的文化,成為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贏家。
二、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的策略
要做好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需要從課前預習環節著手,收集資料以進行課前討論,應用多樣化的措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建立拓展性課外閱讀,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1.通過課前收集資料來拓展閱讀
預習環節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是必要的環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和小學生的生活有關聯,但和學生的認知水平還是存在一定差距。對于一些晦澀難懂的篇章需要學生在課前做好材料收集工作,拓寬小學生的視野與知識面以實現對文章的理性認識,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的《游擊隊之歌》一文時,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課前收集《游擊隊之歌》誕生的背景并預習這首歌曲,對“游擊隊”這一特殊的組織有大致了解,在上課后組織學生進行小型的討論,對于學生理解文章有輔助作用。
2.通過激發興趣來使學生熱愛閱讀
第一,可以在啟發設問中來引導學生學習興趣。啟發設問對于充滿好奇心的三年級學生是極其有效的,閱讀的文章中總是能有學生知識的“盲點”,合理設問能夠讓學生迅速開動腦筋,掌握必要的知識。第二,要設置教學情境,提升小學生們對閱讀的積極]。情境是閱讀重要的因素,是激發小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學習《瀑布》一文時,為讓學生感受到瀑布雄偉壯麗的畫面,可以事先在課件中穿插著音樂、動圖或視頻等媒體形式,一改模式化的閱讀教學,在調動多種感官的情境閱讀教學中,學生能夠獲得美的體驗,油然而生一種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與敬畏,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3.培養小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這一段時間內,更重要的是將閱讀中學習到的知識與精神應用到生活與學習當中。例如,倘若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遇到陌生字詞,不能簡單地略過,而是要養成主動查字典、找資料的好習慣,鍛煉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內或課外的閱讀中學生遇到的優美且富有哲理的美詞佳句,需要實時記錄到積累本上,這是詞匯量和閱讀量提升的重要成果。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優美句子的結構和寫法,還可以教學生做一些文稿卡片,方便保存和翻看。閱讀習慣影響著學生的閱讀效率,面對一些好的文學作品,語文老師要認真品讀,或在書上進行標記,或邊思考邊寫出讀后感,表達個人對文章的看法與閱讀體會,在寫讀后感的方式中逐步提升學生閱讀表達能力。誠然,不同的個體思考問題的方式和閱讀的方式迥然不同,語文老師閱讀教學不是縮小因人而異的差距,而是要在尊重小學生個性前提下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語文老師要定期展開閱讀交流討論會,評選出公認的“閱讀小能手”并公開表揚,號召班級上其他同學向榜樣學習,激勵小學生向一些寫作報刊投稿,參加各種報刊雜志競賽,提高學生閱讀自信心,在閱讀中樹立信心并品嘗喜悅。
4.建立拓展性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本身就是課內閱讀的拓展,重視拓展性課外閱讀能夠做好補充,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具備自我意識,語文老師為學生創立讀書角并遵循資源的原則讓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書籍分享給他人閱讀,也可以利用布置課下閱讀任務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語文老師需要把控讀書角的書籍類型和閱讀難度,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課外拓展性閱讀還可以與課內閱讀進行關聯,推薦精美的文章。例如,在學習三年級的《揠苗助長》一文后,小學生認識到凡事不可過分求快,尊重現實和實際才是關鍵。如此趣味的寓言故事能夠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語文老師抓住實際,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其他有名的寓言故事,在寓言故事中獲得人生前進道路上的啟示。語文老師需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在授之以漁的前提下引導小學生用合理的方法來拓展無限的知識。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根本目標,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A教育階段的語文老師需要以靈活的思維和與時俱進的閱讀教學方法豐富語文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高難度,鑒賞能力和高質量的閱讀,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鐘鴻山.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J].新課程(小學),2017(6).
[2]盧耀珍.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J].基礎教育研究,2017(23):47-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