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指導策略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要求中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能夠重新回歸于課堂,回歸于學生。事實上,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就有指出:認真聽講、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教師進行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式。而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更多教師重視的是學生是否在課堂中有認真的聽講,是否有將各項任務圓滿的完成,忽視了小組合作在整個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因此,現階段的初中數學中,教師要將更多的目光轉移到合作學習之中,通過這種學習方式的運用來使得學生學習效率得到較大提高。
關鍵詞:小組合作 學習方法 教學實踐 指導策略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較為重要的學習途徑,正是充分的利用了不同客體之間的思維碰撞以及內心交流來進一步的推動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為學生進行一個學習方式的轉變,讓他們既能夠獨立的進行問題的思考,又能夠在互相的交流之中相互借鑒,彌補自己的不足,為他們構建一個自住平等的交流平臺,讓他們能夠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潛力?,F階段我國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運用的還是較為廣泛的,但是由于理論與實踐的缺失,使得大多數的教師對于自己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沒有進行充分科學的管理,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較為單一,內容固定化,學習的效率也不夠高。對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了以下探究。[1]
一、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提升自身素質
首先,我們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的提高,那么我們就要從教師這方面入手。合作學習并不是對于現階段的班級授課制度的完全否定,而是要通過新的教學方式來彌補舊的教學方式的不足,這個過程中,教師所要強調的是將課堂教學與小組教學進行緊密結合,綜合的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學習能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受授課的地位,他們沒有充分的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使得整個課堂的學習效果不好。而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的運用就能夠充分的調動班級中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對知識都有一個自我的認知,并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的碰撞與分享。另一方面,現階段的社會環境使得大多數的初中生身心已經有了一點成熟的跡象,他們在這個階段非常容易受到別人的動搖,于是教師就必須通過對自我能力的提升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下也可以進行相應的自我提升,通過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效率。
二、科學分組是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
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開端的順利施行,而這個開端指的就是合理科學的分組了。在很多情況下,一些教師對于學生的分組會以成績來進行定論,將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放成一組,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歸為一組,這樣的分組是不科學的,無法實現以優帶劣的目標。因此,在教師實際進行學生分組時,一定要綜合的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個性特征等,通過對小組分配的科學化來保證合作學習效率的最大化。在教師進行小組分配時,也要注意每個小組中學生個數,一般安排4到6個人作為一個小組,減少小組人太少而無法發揮合作討論的作用的情況,又能避免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能夠真正的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合作學習流程的培訓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保障。在實際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也需要對所有的學生先進行一個培訓,讓他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有一個準確的把握,確保他們能夠明確自己在小組中的各個任務,確保自己作用的最大發揮,從而保證整個團體中每個人都能夠盡職盡責。在進行組長的選拔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選拔的形式來進行,根據整個小組的名義來確定組長的人選,當然教師也要適當的結合學生的具體能力。而在小組的組長選拔出來之后,我們也不能忽視對小組規則的制定。在整個小組中,每次教師發布了任務就由組長來進行任務的分配以及發言順序的指定,在討論結束之后,就有組長舉左手示意,表示本小組的討論結束,并請求上臺展示。在展示環節,小組的展示一定要充分的結合整個小組的意見,并且要盡可能的簡潔生動,實現資源的共享,當一個小組的答案不夠完整,存在較大問題時,底下的同學也要及時的將相關內容記錄下來,在他們結束之后進行提問,而不是在小組發言的過程中打斷他們。
三、合作學習內容和時機的選擇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
在進行合作學習之前,教師一定要確保自己所發布到合作任務足夠的適應學生的具體情況,畢竟合作學習內容和時機的選擇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內容。教師在進行內容的選擇時,一定要充分的借鑒最近發展區理論,了解“難度大于個人,小于小組”的合作能力原則,使得自己所發布的小組任務既能夠高于小組內個人的水平,又能夠在整個小組的通力合作下得到完成,以此來保證小組合作的順利進行。在進行具體的內容設計時,教師也要保證自己問題的設計是有層次性、挑戰性的,同時,開放性的具備也能夠使得小組的討論變得更加有意義,充分的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四、教師的即時干預策略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決不能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指手畫腳而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性作用,通過及時的干預來保證他們小組合作的自主性以及順暢,畢竟小組合作學習的設立就是為了讓學生之間能夠進行更多的交流,通過他們來進行問題的解決,所以,教師一定要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地位。當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確實能夠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不斷發展,但是由于整個小組都是學生,他們在進行具體的問題探究時很有可能會偏離主題或是能力不足,此時就需要教師從旁指導,幫助學生進行一些點撥,引導他們回到問題的正途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要把自己當作小組的參與者、傾聽者、引導者,對于其中的對的地方及時的予以鼓勵,對于其中的問題進行適當的點撥引導,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2]
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集體的力量,讓他們在自我思維不斷提高的前提下進行合作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很好的吸收別人想法中的,有一部分對自己的思維進行一個糾正。對此,就需要數學教師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讓學生的合作學習變得更加科學、有層次性,及時地幫助他們進行內容的調整,推動他們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顧延豹.探究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J].才智,2018(29):100.
[2]田志.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8,7(18):96-9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