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智慧性、交互性、趣味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書包承載著學生時代最美好的回憶,然而在應試教育揮之不去的背景下,書包似乎成了學生沉重學習負擔的代言詞,增效減負成為新課改的主要方向。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滲透,電子書包成為減輕書包“重負”的新途徑,電子書包是信息技術和教育需求融合的產物,其產生引領了教育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變革。本文探討了初中科學課堂融合電子書包的具體思路,以期為初中科學課程高效課堂建設提供值得借鑒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科學電子書包學生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滲透和深入應用,如何以信息技術促進各學科課堂教學變革,促進學生的智慧學習和成長成為教學的新方向。這種背景下,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化教學終端,憑借其高效的交互性、趣味性成為智慧教學的新寵兒,基于電子書包的數字化教學能夠有效發揮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潛能。初中科學課堂應該積極探索新型的教學方式,以電子書包為契機打造屬于初中科學的智慧課堂。
  一、智慧性,以電子書包為學生減負增效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要承受很重的學習“負擔”,不僅必須將每堂課所需的教材、輔導資料裝在書包中,還要裝上文具盒、練習本、練習冊等,而學生每天需要學習好幾門功課,從而導致學生一定程度上“不堪重負”[1]。新課改下,學生的減負增效是學校教育工作升級的精要,部分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仍然沒有轉變過來,通過補課等手段進一步加大了學生的負擔,剝削了學生快樂學習的權利。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應用電子書包,則能夠有效地為學生“減負”,教師通過各種軟件程序將所要教學的知識“升級”成電子課件,最終匯集成電子書包,為學生提供一種“輕松”且具有趣味性的新的學習方式。
  比如在教學“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時,聲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看不見摸不著,給學生的知識內化造成一定的難度。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該定律的理解往往是差強人意?;诖?,教師可以將文檔、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進行匯總,如相關實驗視頻、學生生活中與聲波現象有關的視頻,將其上傳到電子書包的資源庫中,為學生的智慧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這樣,學生在脫離傳統課本和書包的前提下也能夠開展智慧學習活動,促進他們對知識的內化和吸收。
  二、交互性,以電子書包打造高效交互課堂
  電子書包不僅僅是一個資源存儲庫,它還具備豐富的立體功能,如資料查找、檢測反饋和信息交流等,是一個真正的多功能書包[2]。教師可以通過電子書包推送任何資料和任務,并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還可以通過針對性的上網設置讓學生遠離不良網站,讓學生通過電子書包完成寫作業、和其它學生以及教師交流,真正地在教師和學生間搭建一道有效交互的橋梁。
  在發布課后作業時,教師可以將作業任務上傳到電子書包中,推送給學生,也可以隨時查看作業完成情況,監督學生按時按量完成作業。同時,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碰到不懂之處,還能與教師和同學開展及時交流,在這種交互過程中為自己順利完成作業奠定堅實基礎。電子書包的應用既強化了教師和學生互動,使家長能夠更好地發揮“家庭教師”的作用,使學生課余時間能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同時也為學生課后與教師和其它學生溝通提供了暢通渠道,為提高作業完成效率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趣味性,以電子書包融入教學啟發性
  電子書包很好地結合了云系統的優秀模塊化處理能力,具有強大的資源處理和集成能力,具有傳統書包無法比擬的知識容量[3]。初中科學教師不僅可以運用電子書包將本校教師的優秀教學資源整合起來,還能夠將其他學校優秀教師的教學資源集成起來,實現資源的高度共享,為學生創造一個可以恣意遨游的知識海洋。此外,電子書包還具有自己的身份密鑰,能夠為每一個用戶提供一個專屬的個人賬號,每個用戶都能夠完成既定的意愿。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向學生布置任務,發布信息;學生可以利用電子書包查閱資料、觀看視頻、上傳作業等,實現科學教師向課外的有效延伸,充分釋放科學學習的趣味性。
  初中科學中具有很多啟發性的需要學生思考和探究的問題,利用電子書包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拓展欲望和好奇心,增加知識“供給”的同時體會科學學習的樂趣。比如,講授“多種多樣的生物”時,可以讓學生先在課外搜集相關信息和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并利用電子書包具有的投票功能投票,還可以打開電子書包的小組討論功能,為每名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所學所獲的機會,有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畏手畏腳”的學習弊病,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知識生成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結語
  新課改下,初中科學教學應該堅決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在為學生有效減負和確保教學效果間找到合適的平衡,減負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更加高效的學習,推動素質教育。在初中科學課堂融合電子書包,有利于營造更加豐富和立體的教學資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打造真正融智慧性、交互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高效科學課堂。電子書包以其豐富和優質的資源,全面的功能屬性、優良的操作性必將成為未來推動各學科教學改革的得力助手,在科學學科也有著廣闊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基于電子書包應用下的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10):35-36.
  [2]苗發軍.電子書包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設計[J].教育藝術,2016(4):12-13.
  [3]常旭鋒.基于電子書包的初中生物課堂混合式教學研究[J].教師,2018(2):65-66.
  作者簡介
  張靜(1987.05—),女,漢,黑龍江綏化人,本科,初級,上海市航華中學,研究方向:科學學科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3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