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幼兒學前教育的小學化誤區及對策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由于幼兒的年紀較小,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思維邏輯和思想觀念,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還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通過對現階段的幼兒教育進行調查發現,一些幼兒教師為了盡快提高幼兒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幼兒學生的心理需求,以提高學習成績為目的進行教學,對于幼兒學習存在誤導性作用,存在嚴重的小學化教學誤區。
  關鍵詞:幼兒教育 學前教育 教學誤區
  一、幼兒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教育是兒童整個教育生涯中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對兒童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兒童智力的發展也有重大影響。對于幼兒教育問題,家長應該制定一個適應兒童發展的、有計劃性、有目的性的教育目標,可以更好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幼兒學前教育大多是接觸一些簡單的文化知識,比如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唐詩宋詞,幼兒如果可以在教育中提前接觸到我國的傳統文化,那也相當于為日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兒童在教育時接受一定的傳統文化,比如詩歌、樂器、文字等,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讓兒童從小就可以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對兒童以后的成長發育都有著積極向上的作用。比如在學前階段,可以讓兒童接受一些古詩詞的學習,畢竟這些經典的名詩佳作在以后的小學學習中也會接觸到,如果兒童可以在學齡前階段就提前接觸,那么在以后的學習理解中,相較于其他的孩子也會較容易掌握。在幼兒學前教育階段,主要以培養幼兒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家長還可以在家里經常播放一些音樂,學習一些古典的樂器,培養幼兒的興趣和愛好。[1]
  二、幼兒學前教育小學化誤區
  在2017年提出的幼兒教育改革計劃中曾經指出,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身體狀況,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防止學前超齡教育現象,盡量克服幼兒園教學出現小學化教育現象。三到六歲的幼兒學生無論是心理方面還是身體方面發育都沒有完全成熟,對于應該做什么,怎樣去做完全沒有概念,幾乎是取決于家長和教師在平時的引導和教育,所以,對于幼兒園學生來說,教師的正確引導對于幼兒園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有直接影響。幼兒的年紀比較小,尤其是三到六歲的幼兒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對于三到六歲的幼兒,幼兒園教師應該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關注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學習狀況,以便于及時發現幼兒的身心健康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2]
  現階段的幼兒學前教育存在嚴重的小學化誤區,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關注幼兒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通過對幼兒學生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進行觀察發現,幼兒學生年紀比較小,在學習和生活中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所以在幼兒學前教育階段,教師的主要教育內容應該是引導幼兒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而不是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幼兒學生不僅在生活方面很難管理,在學習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幼兒學生由于年紀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接觸的新鮮事物比較少,在幼兒園學習中對于新鮮事物會產生濃重的興趣,幼兒由于年紀和性格等原因,童心比較重,在幼兒園階段好動、好玩,一旦和其他同學在一起接觸,會忽略掉學習,導致對教學內容接受較慢。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幼兒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強制性教育下,才會去完成原本設定的學習任務,在這種被動的學習狀態下,幼兒學習知識的效率很難提高。
  三、幼兒學前教育對策
  幼兒教育改革是一個長期任務,教師和家長的思維和觀念都會影響幼兒的學習和成長,對幼兒園學生進行學前教育,應該從兩方面重點關注。首先是幼兒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大部分幼兒學生在去幼兒園之前并沒有接觸過太多的人和事,對于身邊的人事物并不了解,通常來說,三到六歲的幼兒學生心理比較脆弱。關注幼兒學生的身心健康情況,需要關注幼兒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首先應該引導幼兒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成長過程中逐漸養成積極的心態,遇到問題時可以積極樂觀的面對,這對于幼兒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學前教育階段,幼兒的學習成績并不是最重要的,幼兒學生年紀比較小,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幼兒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幼兒學生進行健康教育,首先要在思想上進行正確的引導,不僅要引導幼兒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也要對幼兒的健康教育有所了解,以便在幼兒教育中根據幼兒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正確的積極的教育方案。[3]
  幼兒的身心健康教育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幼兒的身體健康教育,在幼兒園健康教育中,逐漸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徑,應該培養幼兒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對于三到六歲的幼兒學生來說,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基礎的日常行為,培養幼兒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包括幼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三到六歲的幼兒學生已經完全能夠自己吃飯、喝水,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的幼兒園學生還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才可以完成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小事,其行為和思想并不符合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基本要求。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和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實際條件,尊重幼兒本身的想法和意愿,合理的選擇某一項愛好和興趣著重的培養,并慢慢的堅持下去。有些學生由于在幼兒時期家長不注重培養其興趣和愛好,導致成長過程中,沒有什么專長,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么,不知道該把什么作為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也會覺得不夠充實,并且沒有積極向上的動力。對于這種情況的學生,家長和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決定一項實際的、可行的興趣,然后去報名參加這個專業的培訓教育課程,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并長期堅持下來,把它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下去。這樣會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目標、有追求。
  結語
  幼兒時期的孩子年齡還比較小,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在幼兒接受教育時,難免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幼兒教師應該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提高幼兒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陀婷.論兒童的潛能與兒童的教育——關于幼兒參加興趣班的思考[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14-16.
  [2]高余麗.試析興趣培養在幼兒鋼琴教育中的重要性[J].赤子(中旬),2013,(08):2-12.
  [3]徐瑞梅.淺析美術教育中培養幼兒興趣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2,(01):94-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5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