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經濟形勢下大學教育管理體制中的人性化管理運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經濟形勢下我國教育事業也發生很大變化,大學教育管理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開展人性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主要對教育管理人性化管理的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人性化管理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新經濟大學教育教育管理管理體制
  引言
  傳統的大學教育管理體制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對學生各方面發展產生了約束,導致大學教育管理效果不佳。人性化管理更加尊重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潛能,有利于營造輕松、和諧、開放的大學環境,對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應根據隨我國大學教育管理的實際情況,在大學教育管理體制中,科學、合理的引入人性化管理方式,不斷提高大學教育管理水平,從而促進我國大學教育的不斷發展。[1]
  一、教育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意義
  首先,其是助力和諧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和諧社會的建設是當下我國社會發展中追尋的一個關鍵目標,大學是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故此大學教育管理體制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角度上分析,大學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基礎,大學生接受良好教育,才能為社會和諧有效發展貢獻力量。人性化管理在大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在上述方面體現出一定價值,同時也能維護大學教育事業運行的和諧性與有序性,有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其次,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教育對象的角度上分析,大學教育主要是針對相應教育者應用的教學內容進行指導與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術所與綜合素質,這便是人性化的外在體現形式??梢姡诵曰芾淼膽?,有助于提升大學教學質量,這是當代大學發展的根本所在。最后,其有效迎合學生自身發展需求。從屬性上分析,大學教育管理工作的運行,是為教師與學生提供服務,協助學生接收更優質的教育;站在大學生的角度分析,接受更優質的教育,也是其自身有效發展的基本需求。故此,為迎合大學生自身發展需求,對大學教育管理體制實施改革與優化是極為必要的,全面貫徹落實人性化管理理念。[2]
  二、新經濟形勢下大學教育管理人性化策略
  1.完善“全面育人”,實現協同發展
  良好的管理體制與管理制度是保障和約束管理行為順利實施的基礎,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須要以提升管理質量、改善管理狀態為目標,完善“全面育人”的管理機制,實現全部學生的教育全過程管理,為學生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而為了更好地完成“全面育人”管理機制建設,管理者必須要深度剖析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及社會發展趨勢,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機制和管理制度,將教育教學與教學管理進行全面整合,賦予教師與學生發言權和表達權,深入了解全部教育管理參與者的真實想法。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學校行政領導及黨委領導應該共同牽頭組織學生管理委員會,在委員會框架內指定管理體系,管理委員會需要由管理者、教師及學生共同參與,明確各個成員的具體職責,同時建立考核機制,明確不同成員的具體職責。同時管理人員需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充分了解大學生們的具體想法和需求,有效開展全面的師生溝通,引導學生們思想發展方向。
  2.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開教育
  開放的社會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給他們帶來了思想上的沖擊。對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發揮意識形態對高校教育的促進作用,將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的教學工作中。
  3.采取人性化教育管理模式
  傳統大學教育管理理念當中合理的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必須要借助人性化管理思維,才能保障人性化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拓展大學教育管理操作流程方面內容范圍,發展與創新教育管理模式方面的內容。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僅充分考慮了教師的權益,而且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學生的全面發。通過充分利用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協調,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以及開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得學生能夠自覺的遵循學校的規章制度。另外,營造良好的人性化教育管理環境對實現大學教育體制人性化管理有著決定性作用。想要營造人性化教育管理環境需要學校與學生共同努力,相互協作,才能在大學校園中營造一個和諧、友好的大學環境。
  4.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硬性管理體制中,過度要求理性的管理方式,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和個性化發展,因此,在柔性管理體制中,管理者應該積極改變這一現狀,尊重并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梢酝ㄟ^號召的形式對群里展開工作,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個體展開工作,尊重學生的個性思想和個性發展,對其行為要給與積極的肯定和鼓勵。此外,開放性和多元化的管理措施還有助于打破傳統的溝通模式,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和壓力感,進而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健康成長。[3]
  5.強化教育管理制度的規范性
  在“以人為本”人性化理念的支撐下,大學傳統教育管理模式順利轉型,在課程改革、學籍管理、教學評價體系編制等方面有所體現。在構建新課程過程中,應重視對人文性的培養與構建,實質上就是將人文性教育與科學技術教育相結合,強化人才培養的多元性并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將人性化管理整合到學籍管理中,需靈活采用多樣化方式對學籍進行管理;在制定新興教學評價體系過程中,一定要在發揮學生主體性基礎上,強化師生間的互動性,建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人才教育模式,其能夠有效激發師生參與課程教學活動的能動性。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支撐與引導下,高校將會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性、人文性,培養出專業強、素質高、綜合性復合型人才,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輸送有效資源。
  結語
  大學教育管理過程中,不僅要注重人性化教育管理的應用,并且還要落實到日常管理當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須要從完善大學教育管理體制方面著手,全面提高我國大學教育管理體制人性化管理,為現代化社會培養更多德、智、美、體全方面發展的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利云.論大學教學管理體制中人性化特點的體現[J].高教學刊,2015(23):152-153.
  [2]鮑瑋.人性化理念下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03):60-61.
  [3]林鑫.獨立自由的人性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構建[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6,33(02):47-4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8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