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當前,一機集團站到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風口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靠人才和創新去贏得先機。
  這是觸及骨髓的深刻調整
  一機集團大力加強員工職業技能培訓,建立了由初中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兵器技能帶頭人、兵器首席技師構成的技能等級晉升序列,搭建起了技能人才成長階梯,形成了技能人才梯次格局,通過廣泛運用職業技能鑒定、創新成果評定、技能大賽選拔等方式,使技能人才及時晉升職業資格。
  圍繞公司生產經營,在公司層面開展了數控車工、數控加工中心、工具鉗工、焊接機器人、數控編程、履帶車輛駕駛員、造型工七個工種的崗位練兵技術比賽。全年各層次的培訓、練兵、比賽參與職工超過兩萬人次。
  這是另辟蹊徑的觀念革新
  一機集團通過實施“國家千人計劃”“自治區草原英才”“包頭市鹿城英才計劃”三大人才工程,凸顯出一大批核心技術人才。近年來,新增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6人、全國技術能手2人、中央企業技術能手3人、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3人;新增1支自治區“草原英才”創新團隊、1人被評為“草原英才”專家,新入選“包頭工匠”8人、包頭市“鹿城英才”專家23人。
  打造了4座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座自治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新增2座包頭市大師工作室,大師工作室數量繼續穩居兵器集團和自治區首位。
  這是高亢激昂的出征號令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一機集團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堅定不移地走人才強企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科學規劃,重點突破,整體推進,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技師和高級技師為重點,組建起多支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用新知識、新技能推動公司改革創新,不斷開創人盡其才、技術強企的新局面。
  有底氣——不做“學霸”,靠技能也能改變人生
  坦克車體近千條焊縫,他牙咬焊帽,單手完成;超薄鋼板焊槍繡花,14公里繁難焊縫無一處漏點……他便是被譽為“獨手焊俠”的大國工匠、全國技術能手、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技師、一機集團首席焊接技師盧仁峰。他在實踐中累計的多項創新成果得到了理論固化并逐步推廣應用:“金屬材料與焊接材料的選用匹配法”“特種車輛焊接變形控制”“帶水帶壓焊接技術”“HT火花塞異種鋼焊接技術”等多項成果獲得國家專利,熔化極氬弧焊接技術被應用到“神舟七號”推力系統。
  2011年,盧仁峰擁有了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一雙手,穩、準、巧,只要拿起銼刀,一絲不抖、干凈利落;一雙眼,明、銳、靈,只要盯準目標,結構圖便浮現腦?!?,是被評為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首屆“兵器大工匠”的一機集團鉗工張學海。張學海把鉗工這項機械行業中最基礎的工種發揮到了極致:他僅憑一雙眼睛、一把銼刀,平面加工就能精確到0.002毫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四十五分之一。
  2013年,“張學海創新工作室”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兵器集團關鍵技能帶頭人……這些頭銜和榮譽在趙晶參加工作的十五年里不斷的“砸”在了這個80后的頭上。趙晶,一機集團數控車工,是個不折不扣的“雙料”技能人才,經她研究設計突破的生產窄口近70余項,累計為公司節約資金300余萬元。
  2017年,“趙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牌子掛在了她工作了十五年的車間里。
  接地氣——科技成果推而廣之,垂直領域遍地開花
  在一線的實際操作中,提質增效與技術攻關藩籬交織,新材料應用與工藝優化煩惱疊加,當越來越多的生產制造與技術創新中亟待破解的問題浮出水面,就更加呼喚“技能大師”的力量。
  隨著“機器換人”的自動化發展進程,盧仁峰帶領他的團隊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車體自動化焊接方面。利用焊接機器人手臂與變位機的多軸聯動技術,目前已實現門窗口蓋類產品自動化焊接,逐步解決手工焊接操作勞動強度大和焊接質量不穩定的問題。其中某履帶軍品大部件自動化焊接率由20.8%提高到40%,某車體小部件自動化焊接率由10%提高到55%;輪式車體自動化焊接率由58.3%提高到90%。
  在面對安防車、坦克大賽參賽車、閱兵車輛等科研車型集中,外觀質量要求高、技術精度要求嚴、生產進度要求急的嚴峻生產形勢,張學海技能大師工作室承擔了自動裝填及動力輔助系統核心零部件科研試制任務,利用三維柔性夾緊平臺等設備和工具,定方案、找方法、做工裝,先后完成了8個車型39項新產品的科研試制任務,最大限度減少了科研試制費用投入,節約資金1200多萬元。
  為在生產中推廣應用前沿數控技術,趙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提出了“數控程序模塊在生產實際中應用”的研究項目。該課題主要針對各種基數大、規格多、工序繁、效率低、廢品率高的零件加工,采用編制宏程序的方法,將不同的規格數據作為程序變量,建立數控程序模塊,實現在一個程序下調整變量數據加工不同規格零件的目的,實現了數控程序模塊與實際生產的無縫對接。零件的加工質量得到了有效改善,其平均廢品率降低30%,單件加工時間由改善前的65分鐘縮減為5分鐘,加工效率提高10倍以上,班產量由從前的30件提高為80件,刀具費用節省30%,原材料費用節省5%,全年可節約47萬余元。
  有人氣——讓更多年輕人愿意學技能、喜歡鉆研技能
  隨著技能大師工作室在服務一線生產的作用日益凸顯,吸引更多的青年勞動者愿意學技能、喜歡鉆研技能、堅持提高技能水平,逐步形成了技能人才培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全公司工匠精神氛圍,使一機集團技能人才隊伍規模日益壯大,工匠精神漸入人心。
  “大家都可以做工匠,都可以自學成才”   為使一機集團廣大青年焊工技術水平得到質的提高,盧仁峰大師工作室成員在一機集團范圍內舉辦了技術講座7期共14個班;舉辦大師講壇一期,推廣大師及專家的先進操作法;累計對224名申報技術能手、技師、高級技師的人員進行培訓。工作室承接了一機集團原有“勞模創新工作室”“青年導師工作分站”、焊接培訓學校、焊接實驗室和新產品培育基地等機構的職能,以技能人才培養、工藝創新及技術攻關和新產品培育為主要工作目標,為公司的人才培養、技術發展和能力提升等工作提供保障。
  “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做不了多少,技藝的傳承需要學習、積累、再傳授的過程”
  作為身懷絕技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張學海深知先進技術只有被更多的職工所掌握,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他以“張學海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平臺,把生產設備搬進了教室,實行實景教學、現場教學,開創了兵器行業技能工人實操培訓新模式。在生產一線選拔具有培養條件的技能人員,通過“傳、幫、帶”和“學、練、賽”的培訓模式,著重培養公司急需的“一專多能”的鉗工、焊工、數控操作工,為公司各條生產線輸送高技能人才,并帶動了一大批80后、90后青工學技術的熱潮。
  “點菜式培訓,保證學到的技能能用、會用、管用?!?
  著眼未來,趙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以理論培訓與技能訓練、技術攻關與創新引領相結合的“雙結合”工作模式,利用每周六晚下班時間開展數控車在線加工軟件、加工中心在線加工軟件培訓,3D打印、工具鉗工等課程。此外,還開展了“點菜式”培訓,由一線職工自己提出技能培訓需求,工作室組織相應工種的專家成員進行針對性授課,通過有的放矢的培訓,保證學到的技能能用、會用、管用。
  回顧一機集團的發展歷程,我們深深的體會到,公司在困境中崛起,在危機中超越,無一不是靠人才來實現的。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一機集團將更加利用好、鞏固好這一優勢,更加注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加強技術合作交流,增強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優勢,向著科技強企道路全速前進,成為兵器工業建設世界一流防務集團的主力軍。(作者單位:內蒙一機工人報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42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