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困境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以對內地新疆少數民族研究位列,以內地的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適應性和學習困境產生的以及對策進行探索。眾所周知,在剛走進大學生活的大學生尤其是考入內地的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由于在語言、習俗、文化、食宿等差距較大,導致了學生壓力大,不知如何學習等現象。因此,對于加強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自主學習性能力具有十分必要,有助于豐富內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幫助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內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困境
中圖分類號:G75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19)04-0108-02
1 內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適應性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內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適應性觀察發現內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適應性較弱的情況比較普遍,主要表現為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入校后,很難適應新的學習環境,無法有效地自我調整,從而導致學習態度不積極,學習壓力過大,使得學習幸福指數低等問題[1]。
?。?)從經濟方面來說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大部分來自經濟比較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家庭經濟比較清貧。同時也因為血緣和地緣性的關系與外界交流很少從而形成了自己民族地區獨特的風俗習慣,在這種地理環境中學生之間的競爭壓力小導致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缺乏競爭性,在通過高考進入內地發達地區高校后,知識面和眼界都與內地大學生狹窄,思想也比較封閉,導致學生無法在短的時間內適應大學生活以及無法在與其他大學生在同一個起跑線競爭。(2)在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大部分接受的維語教學或者雙語教學的政策,因此所學文化內容要比普通高中的淺顯導致基礎較差。同時,由于經濟落后和家長的教育水平的偏低導致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再加上老一輩人把學習放在勞作賺錢之后的封建思想也導致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入校后出現學習跟不上,不重視課業等學習適應性弱等情況。(3)在維語教學和雙語教學的政策背景下,主要以維語教學為主,漢語和英語教學位次。所以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基本只與同族人交流,平時所說所寫都是維語。而在課堂上“漢語”是他們的第二語言,與此同時他們還要學第三語言“英語”。三門語言的學習加大的學生的學習難度也增加了學習壓力。在這種心理壓力下,學生逐漸會尋找與自己有認同感的學生來進行交流導致學生在于其他人交流時感到膽怯,不愿與其他人交流以至于出現無法適應大學生活和學習積極性無法提高等現象。
2 內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困境產生的原因分析
2.1 課堂教學原因
在一般的普通高校的教學流程中基本上沒有固定的教室,學生們也沒有固定的座位。在每學期中也沒有固定的任課老師,任課老師備課和上課的內容基本是按照教材來,而上課節奏也比較快。眾所周知,在普通高校的基礎課程都是在高中的基礎課程為基礎的進一步深入了解,與此同時在限定的時間內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每個老師都無法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制定特殊的學習內容和教學節奏。然而“課堂”對每一位學生來說都是學習的主要場地。因此,對于學習基礎差、理解能力弱的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來說會出現學習困難的問題。在聽課速度跟不上,上課內容學不會的情況下,他們學習越來越吃力,學習自信心越來越差,這必然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導致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從而成績直線下滑[2]。
2.2 個人原因
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進入內地高校之前,在家里和學?;旧隙际褂玫亩际潜久褡宓恼Z言,而在課堂學習中受環境所限以及教育水平的有限,因此漢語言了解水品基本上是“啞巴漢語”。所以,他們的漢語言水平普遍很低,在進入內地高校后的前期必然會出現聽不懂老師所講的課堂內容的問題,從而導致無法理解書本的內容。也是因為語言障礙的問題羞于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導致學習狀態長期處于被動狀態。此外,由于新疆少數民族地區不重視教育以及經濟落后等原因,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學習基礎也很差,學習方法不全面,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積極性不強,這些個人原因也會導致學習困境產生的原因[3]。
2.3 生活環境原因
每一位學生在進入大學生活之前都在父母的保護之下,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也不例外。有的獨立能力較強的學生一般很快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對于那些在語言交流上有困難的以及經濟落后導致教育水平較低地區的少數民族大學生來說很難做到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并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感到孤獨感和無助感以至于對大學生活心灰意冷。甚至由于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和內地發達地區的發展水品和民族文化習俗的差距過大,在生活上很容易與其他民族的同學產生沖突和矛盾以至于人際關系緊張等問題,這也極大的影響他們正常的生活學習[4]。
3 增強內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的對策
3.1 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在以上所述的背景下筆者建議學校和老師不能因為少數民族是少數就忽略他們的訴求,而是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因為是特質學生、弱勢群體更應該得到關注和關愛。只有通過因材施教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教學和輔導,才能真正解決他們學習困境的問題。對此老師在課堂集中授課之時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基礎性的問題請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回答,并給予積極的評價,提高與他們的教學互動,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據調查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更注重個人在群體中的作用,更希望得到鍛煉和展示的機會,更加渴望老師的贊揚和肯定。此外,學校應該加大教師課后補習的資金投入,教師也應該積極發揚奉獻的精神,在課堂之外,利用課余時間,給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基礎功課補習,制定一對一的教學計劃,并布置特殊的作業讓他們完成[5]。
3.2 提高教育管理的實效性
?。?)在針對內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時要積極了解他們的思想并給予指導,及時化解他們的問題,解決矛盾。應該加強對他們的制度教育,讓他們懂得大學的管理措施和規章制度,從而規范他們的行為,端正他們的思想,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方向;(2)應該教育中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樹立典型,幫助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端正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進取心,從而增強學習效果;(3)應該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培養。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應多鼓勵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并且多關心他們的學習情況,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積極性都會變強;(4)教師應幫助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制定針對性的學習規劃,包括課程目標、成績目標,能力目標等[6]。
3.3 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走進大學生活之前每一位學生都在父母和高中老師的催促下學習,新疆少數民族學生也一樣。在進入大學生活后會出現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如何加強自制力等問題。大學生活是自己對自己負責的生活,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都要靠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和自制力。對于學習很吃力的學生來說保持學習積極性和自制力非常重要。正如俗話所說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個科目的學習都需要日積月累,因此需要老師通過培養學生的自制力和積極性來讓少數民族大學生把握時間學習[7]。
4 結語
大學生活看似輕松但實際上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每個學生通過大學生活學習增強自助學習能力和自制力的重要場所。需要通過學校以及每一位老師的幫助下加強在內地的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基礎,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減少他們的學習困境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成長。
參考文獻
[1]趙旭東,王躍東.雙語教育背景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與社會適應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以西安市高校為主要調查對象[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06):47-55.
[2]張偉.跨文化視域內的新疆內高班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D].江南大學,2017.
[3]張文清.民族教育福利供給對內地高校維族大學生國家認同的影響研究[D].安徽工業大學,2016.
[4]阿衣努爾·艾在子.少數民族優惠政策影響政治認同的機制與效應[D].華東理工大學,2017.
[5]李文靜.少數民族本科生生活、學術與文化適應研究:A校的個案[D].浙江師范大學,2016.
[6]高苗.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英語專業的障礙與對策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5(23):166-169.
[7]艾尼瓦爾·亞森.內地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417.htm